《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绝对能算这两年最火的国内电影之一,上映之后互联网上到处都是“于适的肌肉”和“费翔的不老颜”,《封神》系列电影的呼声一直很高。
除了“好看的皮囊”以外,《封神》的故事和人物其实也相当有深意。学者张一南在《中国人的神神鬼鬼》中结合电影,分析了其中的几位重要角色。比如电影中对于殷郊的改编,反而比原著显得更好;哪吒的故事承载着中国人对于原生家庭的种种不满;纣王与妲己,是“大爹与小妈”的组合,而纣王之所以为暴君,不因他独断专行,而是谁的话他都听。
还有一周左右,《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就将在春节档上映,让我们重温一下《封神演义》世界中的那些人物。
本文摘选自《中国人的神神鬼鬼》。经出版社授权推荐。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有所删减。
01
殷郊:帮残暴的亲爹,还是仁义的朋友
电影《封神》一上来,姬发就说:“殷郊是我最好的朋友。”作为看过原著的,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是,怎么还能这么搞?这魔改大了。 毕竟在原著里,姬发跟殷郊都没说过话。
但是我稍微一转念,就意识到:“原来是想说这个!行!可以!我喜欢!”
《封神演义》讲的是弑父的故事,改朝换代的故事。姬发本来不是太子,最后却做了天子;殷郊本来是太子,最后却做不成天子。用他们做成一组相对的人物,有利于观众理解剧情,也有利于推进情节。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让他们做最好的朋友,可以增加戏剧冲突。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殷郊
当然,根据主题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在封神故事里选出别的人物来与姬发相对。主创选了殷郊,说明他们认为这一组矛盾是最重要的事。
姬发代表了一个上升的文明,殷郊代表了一个没落的文明。当旧的王朝覆灭,在某一刻,这两个文明总要相遇,这日月交辉的奇景,是普通人一生中很难见到的,是很有戏剧张力的。而当两个有血有肉的人背负着各自的文明相遇的时候,他们会如何相处呢?
明朝是一个唐型王朝,周朝是一个宋型王朝,我们不知道商朝是什么样的,但是照着明朝想象商朝,是很合理的。许仲琳(《封神演义》作者)生活在明朝末年,他已经能很真切地感觉到亡国的危机,大概能想象到明朝是怎么亡的。但是他毕竟没有真的见到明朝的灭亡,总有些想象会不准确。比如说,他就把殷郊的地位想得太低了。
在原著中,殷郊的地位比武王低很多。杀殷郊的时候武王求情,唯一的动机就是君臣大义,武王觉得对殷商王朝有愧疚。这是许仲琳能想象的全部了。事实上,武王是推翻商朝的人,更是取代商朝的人,周文明是商文明的继承者。周文明不是拔地而起,而是在商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武王一定是一个接受商文明程度很高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商朝的贵族。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殷郊
兴周灭纣,是保存了文明,不是毁灭了文明,是为了保存文明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姬发对旧的文明一定有很深的理解,充满了留恋。当天下人把他奉为共主,当他开创的文明掩盖了前面的文明、成了后世文明的起点,他的内心深处,一定为那个被全盘否定的旧文明,留下了很高的一个位置。
许仲琳没有见过王朝的灭亡,他对武王如何接纳一个旧的文明,想象是很有限的,他甚至可能都不会想到有这样的事。1990年版电视剧的设定就要比原著好一些,大概是编剧见得更多、想得更多一些。电影《封神》重点写了姬发和殷郊的友情,当然就更好了。
历史上纣王有几个儿子,我们是没办法知道的。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只有一个儿子叫武庚,武王建国后,分封武庚于殷,作为继承商朝的代表。后来武庚坚持叛乱,被杀了。这个武庚,就是《封神演义》中殷郊的原型。
站在武庚或者殷郊的角度,他确实是两难:是帮自己的亲爹,帮自己从小依赖的血亲王朝,还是帮仁义之师,帮注定会胜利、代表了文明的一方?他一定会有很多挣扎、痛苦,会做很多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事。大乱世下,这是一个值得聚焦的人物。
电影 《封神第一部: 朝歌风云》 殷郊
《封神演义》中没有武庚,殷郊还有个弟弟殷洪。这本来是个很好的设定,可以把一个人分成两面,代表两种选择。遗憾的是,《封神演义》没有用好这个设定,还是简单地让这兄弟俩都走了武庚的老路,就显得人设重复。电影《封神》干脆又把殷洪去掉了,而利用殷郊法身是三头六臂的这个梗,来表现他的矛盾心理。这在审美上更进步,也符合现代人的理解。
02
哪吒:承载了对原生家庭的种种不满
在《封神演义》里,还有一个令人不能忘怀的人物,哪吒。哪吒剔骨还父的故事,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内心过不去的一个结。每当感受到原生家庭的压抑,我们就会想,还不如像哪吒一样,剔骨还父算了。
哪吒剔骨还父的故事,本来不是中国故事。中国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把这个作为“孝之始也”,把保护自己身体的本能和尽孝道的道德理想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要用身体去做什么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想,这个身体是父母给的,不能浪费了。
但是,当不够慈爱的父母把“孝”片面理解为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要求子女完成他们不合理的指令的时候,他们就会要挟说,“你的这条命都是我给的”。这就给人造成了压力。
所以,当剔骨还父的故事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仿佛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出口。可能哪吒太子自己都不会知道,他的这个表演,多么击中中国人的心事。
《封神演义》里的哪吒故事,已经比较完整了。中国人在这个故事里更多地不是敬畏能闹的小孩子,而是代入了哪吒,这个故事承载了中国人对原生家庭的种种不满。
哪吒一生下来,就被父亲当成妖孽、祸害,只有母亲出于生物本能,对他有更多的怜爱。现实中的父子关系,往往并没有儒家理想的那样温情脉脉。一个少年,没有经过十月怀胎,突然就成了一个父亲,肩负起种种责任。这时候他看这个孩子,就是一个怪物,一个祸害。父亲对孩子,是可能有这种攻击性的情绪的。
还好,哪吒马上获得了一个逃处,就是师父,太乙真人。师父不把他当妖孽,认为他有成仙的根骨。师父比他的父亲更像是他的父亲。《封神演义》里的人都有师父,师父成了好父亲的形象,成了父子矛盾的避难所。
在哪吒剔骨还父之后,他的灵魂第一反应是去求助师父。师父帮他想了办法,再造了身体。直接把莲花当成父母,毕竟过于抽象,很多时候,你打起架来,莲花不好帮你的忙。所以中国人就改良了一下,说那个把莲花做成你的身子的人是你的父母。虽然你把骨肉还给了父母,但总有人会再赋予你一切,甚至生命。
哪吒的故事很感人,但是说了这么多,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在《封神演义》里呢?这跟兴周灭纣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兴周灭纣就是一场盛大的“弑父”。
纣王就是天下人共同的父亲,姬发“吊民伐罪”,就是代表天下人弑父。在这场弑父之战中,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他们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与邪恶的旧王朝同归于尽了,这就是真正的“剔骨还父”,埋葬了旧王朝,自己也牺牲了。活下来的人,也势必要失去很多,失去亲人、挚友,失去曾经的光荣、信仰,他们经历了精神上的死而复生,他们的一部分灵魂,也还给了精神上的父亲,给旧的王朝陪葬了。
哪吒的故事,就是兴周灭纣的缩影。
所以,电影《封神》把电影的主题提炼为弑父,是符合原著精神的。把中国人都在期待的哪吒的戏份,全都移到殷郊身上,也是一个不错的巧思。殷郊是最应该弑父的人,但是在原著中弑父的戏份显得单薄,这样的移植,也是对原著的一个很好的梳理。
03
纣王:谁的话他都听
《封神演义》中的父亲和母亲形象,就是纣王和妲己。 纣王是父亲形象的极致,是所有人的父亲,也是推翻的对象。 妲己其实不是母亲的形象,只是暴君父亲形象的延伸,是假的母亲。
《封神演义》一个很进步的地方,就是对暴君的彻底厌弃,支持人们推翻暴君。实际上,这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纣王
在还没有真正的皇帝的时候,孟子已经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振聋发聩的观点。孟子说,人民比社稷贵重,社稷比君主贵重。这就意味着,如果需要,君主是可以被抛弃的。
虽然,这两千年的皇帝也经常有不讲理的时候,但是他们总是要对士人做点什么妥协,才能在这个地方生存下去。在中国,没有人能“万世一系”地做皇帝,一个王朝腐朽了,出了昏君,就有人起来推翻这个王朝,建立新的王朝,这都是从武王伐纣开始定下的规矩。
纣王后来被封为“天喜星”,专管人间快乐的事。这么坏的一个人,怎么会成为“天喜星”呢?一般的说法是,当你做什么都快乐的时候,就该像纣王一样完蛋了。我不喜欢这个解释,我认为快乐是无罪的。我想,纣王成为“天喜星”,是因为我们不可以尊敬他,他必须被消遣、被娱乐化。
中国人决定千秋万代地记住,暴君是不能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板起脸来跟孩子说“暴君是不能要的”,这又好像是新的暴力,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本身又成了一个暴君。所以,我们要把暴君娱乐化,要调侃他,让孩子们永远对他尊敬不起来。对于其他我们决定否定的人也是一样,我们要娱乐化。娱乐比说教有用,而且不容易形成新的暴君。《封神演义》就是把纣王娱乐化了。
纣王非常坏,但他不是无逻辑的,他遵循的是一个暴君的逻辑。暴君首先也是一个君,他也是一个《三体》里的面壁者,他的初衷,也是跟罗辑或者姬昌是一样的,“我要让我的家人幸福”。只不过,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掺进了什么不好的东西,才让他从姬昌变成了殷纣。
纣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郭德纲给他找的特点是,谁的话他都听,谁说的都是“对”的。郭德纲的这个直觉很好,纣王确实有这个特点,现实中的坏爹也确实经常有这个特点。
但是,谁的话都听,这不是从谏如流吗?这不是优点吗?为什么这个特点会把所有事搞砸呢?我们还需要挖得更深,纣王为什么谁的话都听呢?
我给纣王找的逻辑是,他是一个欲望大于理性的人。
电影 《封神第一部: 朝歌风云》 纣王
什么是人性呢?总有人把人性等同于贪婪、自私、怯懦,又有一些人,不能容忍人身上有一丝动物性。在我看来,所谓人性,就是动物性和神性的混合体。动物性就是人与其他动物一样的地方,而人与其他动物都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可以叫它“神性”。
所谓动物性,其实就是欲望;所谓神性,其实就是理性。人是被动物性和神性拉扯着的,也就是被欲望和理性拉扯着的。这种拉扯就是人性的本质。每个人在欲望和理性的拉扯中做出的选择都不一样,每个人身上动物性和神性的比例都不一样,所以人性就有了无数种表现。
有一句话,据说是柏拉图说的:“理性胜过欲望就是贵族,欲望胜过理性就是奴隶。”我想,这里的“贵族”和“奴隶”,大概就相当于我们说的“君子”和“小人”,是指一种人格。
乍看起来,这个“贵族”的标准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为了理性,居然要压制自己的欲望吗?意思是贵族就都得清心寡欲吗?那这个贵族不做也罢。
其实,所谓的理性,也不过是趋利避害,是一种更远的欲望。理性强的人,并不是徒劳地苦着自己,而只是看得远一点,能在看不见的地方趋利避害。理性弱的人,无非是只能在眼前趋利避害,不能在看不见的地方趋利避害,即使你告诉他远处是什么样的,他也不会真的相信。所谓抵御不住眼前的诱惑,就是并不真的相信远处是这样的。
纣王也不是没有理性的人,他也不是不想做一个好皇帝,只是他的欲望战胜了理性。而他之所以谁的话都听,是因为每一个说话的人都代表一种欲望的诱惑,而他的理性战胜不了任何欲望。
一个男孩子,特别是一个要做皇帝的男孩子,总是被鼓励有很多的欲望,所以才被要求从谏如流。你能听从得多,才会拥有得多。但是,你不能什么都拥有,不能什么都听。听得太多,想要的太多,欲望就会战胜理性。
皇帝断送江山,不是因为什么都不听,而是因为什么都听。而一个好皇帝,不仅要从谏如流,还需要从各方面的声音里,分析出每个人的欲望,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什么都听不算什么,最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是本事。
这就看出来,明朝人很会写暴君。如果是一个从未见过暴君的人,可能会想象,暴君就是像熊孩子一样,谁的话都不听。但是许仲琳写,纣王谁的话都听,不仅听奸臣的话,甚至也听忠臣的话,只是最终还是会听奸臣的话,因为奸臣的话更切中他内心阴暗的欲望。纣王可能一直以为,自己在兼听则明。
电影 《封神第一部: 朝歌风云》 纣王
纣王这个人,整个就是欲望的化身。在整个故事里,他总是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欲望,然后穷奢极欲。但是他是皇帝,他的地位应该是理性的化身。皇帝穷奢极欲,就把王朝推向了灭亡。这是《封神演义》的叙事,也是中国一般的叙事。
04
妲己:纣王“大爹”欲望的延伸
妲己是纣王欲望的象征,也是最主要的象征。
电影《封神》的幕后访谈里说妲己是纣王的欲望放大器,这是对的。但是也许更妥帖的说法是,妲己就是从纣王的心里生出来的,是他的欲望的化身。不只是妲己,纣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一种欲望的化身。
电影《封神》用妲己代表了纣王的一切欲望,甚至让妲己帮助他夺取王位。但其实,妲己只能代表一种欲望。妲己代表什么欲望呢?被保护的欲望。
是的,强大如纣王,也有被保护的欲望。因为每个活人都有被保护的欲望。而且越是强势的大爹,这个愿望越无法实现,因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保护他了。
纣王也想有个父亲疼爱他一下,也想有个哥哥帮他挡挡拳头,但是这都不可能了。纣王当上大爹之后,会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说自己的父亲不好、哥哥不好,但更现实的问题是,他们都不在了,都不能保护他了。这时候,他会把这种怨恨投射到童年时代,说自己从来没有受到过保护。纣王这样的人,是不会承认自己脆弱需要保护的,他只会说,我足够强大,所以没有父兄的保护,也长到这么大了。被罩着的愿望不能实现了,就会变成另一种更隐晦的愿望,被托着的愿望。
对于一个不被保护的人,如果你能接住他,安慰他的一切伤痛,肯定他的一切犹疑,那么你就会成为他最喜欢的人。纣王是一个传统社会的男人,他强大到顶尖,就失去了让人罩着的可能性,只能让人托着。妲己实现了他的愿望,是实现了他让人托着的愿望,也就是为他舔舐伤口。纣王是一个欲望大于理性的人,妲己满足了他最大的欲望,也就掐死了他的理性。
电影 《封神第一部: 朝歌风云》 妲己
除了这个根本的问题,武王列举的纣王罪状里,值得说的有两条:一个是听女人的话;一个是听新人的话。
乍看起来,这两条也都挺好的,算不上缺点,甚至应该是优点,显得纣王很讲平等。所以,怪不得有人会认为,纣王其实是好得不得了的人。但是,这两条确实是致命的缺点。对普通人来说不是缺点,但对帝王来说就是缺点了。
像妲己这样的女人,与好好过日子的女人不同,用流行的话说,她是一种“小妈”人格。现在批判小妈是一种流行的风气,但是我们在笑骂之余,又觉得有点不安。对于一种我们不喜欢但不犯法的人格,这样是不是有点太刻薄了?万一她们也有真爱,也有自己优秀的地方,怎么办?
但是,我们又分明感受到,妲己这样的形象还是有典型性的,现实中确实有这么一种令人讨厌的女人,数量还不少。女人里有没有坏人呢?当然会有,就像男人里会有坏人一样。
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妲己,觉得“小妈”其实是一种人格。这种人格虽然大概率会做第三者,大概率会攀附不爱的老男人以达到提升阶层的目的,但这种人格是一套内在的性格特征,就是靠性缘关系而非自己的实力提升阶层。当然,她们也很善于伪装,把自己凭借两性关系得到的一切,伪装成凭借能力得到的。
小妈人格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但只有在不正常的时代才会泛滥成灾,小妈本身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有限的,说妲己有本事颠覆一个王朝,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是,当一个王朝要灭亡的时候,就会出现妲己。妲己是一种“症状”。
有经验的正直的人厌恶小妈,不在于她们“破坏家庭”“道德败坏”之类,而是因为她们是一种征兆。 这种不祥之兆,就像是虫子。 如果满地都是虫子,说明这个地方有大问题,大概率是房子都腐朽了。 但如果一个地方一条虫子也没有,也不是什么好事,大概率是像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里那样,农药用多了。 虫子让人类不舒服,但彻底没有虫子的地方人也没法住。
小妈是不道德的,不值得美化,但一个社会如果连一个小妈也容不下,也是可怕的。那意味着,有很多有“小妈”嫌疑的无辜女性,都受到了打击,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严密的监视,变得无趣。一个好的社会,应该能容纳一定的不高尚、不美好。只是,如果不高尚、不美好的事物太多了,也说明这个社会走向了没落。
小妈能够成功,全靠大爹的抬举。小妈是作为大爹的延伸而存在的。反对小妈,不是反对女人,而是反对大爹。
妲己这样的小妈,能做的事很有限。她们要是真那么智勇双全,就去干点更有意思的事了。妲己最大的本事,就是“进谗言”了。我们看到妲己在不停地进谗言,而不论是在《离骚》这样的文人文学里,还是在《杨家将》这样的俗文学里,“小人进谗言”都是永恒的主题。
小妈,以及男性小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进谗言呢?因为喜欢听坏话是人的本性,几乎是本我中的欲望。我们都知道背后说人坏话不好,但是只要两个人或者几个人聚在一起,大家就开始不自觉地说某个不在场的人的坏话了。说坏话,是一种心理上的“投名状”,只要在一起说过某个人的坏话,就好像建立了某种亲密的关系似的。
其实下位者聚在一起,也喜欢说上位者的坏话,这也是一种心理“投名状”。只不过,大家在说上位者的坏话时,意识不到这是坏事情,反而会产生一种正义感,而且,这也确实很难产生什么现实的危害,不妨视为一种无伤大雅的增进团结的活动。如果是平等的人,聚在一起说某个同学或同事的坏话,这就涉嫌霸凌了,就不太好。而如果上位者聚在一起说下位者的坏话,或者某个下位者在上位者面前说其他下位者的坏话,上位者还听了,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预告片 纣王与妲己
一个人成为上位者以后,说坏话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这时候,如果还能有人跟他说点坏话,会给他带来很大的潜意识的愉悦,但是这时候,能说的坏话只能是关于他的下位者了,这就不太道德。
我们都知道,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可以靠巴结上位者获得好处。但是怎么巴结呢?大家总会想象,他们怎么送钱送礼了,但是其实,其中少不了的一种手段,就是跟上位者说别人的坏话。跟上位者说坏话,不仅能直接打击到同僚,而且直接就能引发上位者的愉悦。所以小人是一定会进谗言的。
你只要成为一个小小的上位者,比如班主任,是一定会有人来跟你说坏话的。这时候,你只需要知道他是在讨好你,对他的话,千万一个字都不要信,哪怕看起来再真实。只需要像古代帝王一样,或者像对网络上陌生人的评论一样,闭上眼睛,堵住耳朵。一旦去分析、去核实,你就上当了,就走向了昏君暴君。
什么样的人会听信谗言呢?这时候“苍蝇不叮无缝蛋”的俗语就有效了。你相信一句谗言,其实是因为,这句话踩中了你原本就有的欲望;你会相信手下人有错,是因为你潜意识里希望手下人是不完美的;你会相信这个人犯了这个错误,是因为你原来就怀疑他会犯这个错误。纣王能相信那么多谗言,是因为他对大臣们的怀疑原本就太多了。
复杂的小人不会直接说,某某做了什么坏事。而是会非常大度地说,某某虽然有什么什么缺点,但是不妨碍他是个好人。实际上,这个缺点完全是妲己编的。但是纣王会对此深信不疑,并且说:“妲己不会诬陷你,她还替你说好话呢。”所以,当你听到妲己句式的时候,也不要天真地认为,这句话不会是诬陷。
再说任用新人的问题。 我们一般都会代入新人,觉得用新人有什么不好呢? 保证阶层上升的渠道,这是好事啊。 这主要是因为,在后来的几千年中,我们实行了察举制和科举制,以越来越完备的制度,保证了较低阶层中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加入统治阶层。 所以,至少在许仲琳的时代,暴君任用的新人,不是指寒素清白人家聪明正直的孩子,而是指“突然出现”的人。
在一个朝廷中,忠诚度最高的人,不一定是皇亲国戚,但一定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受到朝廷恩惠的人。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他的一切都是朝廷给的,他的整个青春时代都是按照朝廷制度正常迁转,一直在接受培养和历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这样的人,忠诚度高,品行正直早已得到考验,也知道应该怎么干事,是应该任用的人。
如果这样的人,他的父辈和祖辈也是这样的人,已经用一生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也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那就更是锦上添花的事。
需要提防的是,一个人与朝廷发生关系的时间不长,就得到了过快的升迁。他得到超常的升迁,并不是因为做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而是因为迎合了皇上的某种欲望(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进谗言)。这样的人,嘴上所称的忠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电影 《封神第一部: 朝歌风云》 妲己
不仅皇上,我们每个普通人的交际圈,其实也分为“世家”和“新贵”。从小就跟你玩耍的人,甚至上一辈就开始要好的人,相当于“世家”。也许他们在人生中与你渐行渐远,但是他们与你的交情是基于一些纯洁的美好记忆,没有什么利益驱动,那么在涉及利益的事上,如果需要有人搭把手做个证什么的,还是应该依靠这些人。
后来认识的人,相当于“新贵”,不排除一些人跟你共同经历过考验之后,会成为新的生死之交,但是对于认识不久的人,他说话越是合你的心意,就越是不要把跟利益有关的事交给他。
一个认识不久的人,就能完全符合你的心意,大概率不是因为他是你的灵魂伴侣,而是他有意迎合了你的欲望。你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人说的让你高兴的话,并不是什么精神层面的深度交流,而只是稀里糊涂地说你对、说你好,中间一定夹杂着说别人的坏话。如果这样的人,马上要求你把大的利益托付给他,那就几乎一定是骗子了。
有时候,你很难知道一个人说了什么让另一个人顺耳的话,但如果你看到一个有点权力的人身边突然换上了一批新面孔,就要警觉起来了。
无论是女小人还是男小人,都是大爹欲望的延伸。作为一个皇帝,或者一个极小的空间内的上位者,上策是不要搭理男小人和女小人,不接受他们的抚慰。要清楚,你渴望的抚慰,只是在失去了头上的大爹之后寻求的心理补偿。但是,上策从来不会被采用,这样压抑自己的心理需求,也许太难了。
那么,中策就是,把糖衣吃下,炮弹退回去,在这些小人身上寻求慰藉,但是从来不听他们说了什么。如果还是做不到,那么下策是,至少不要赋予这些突然出现的、说坏话的人以权力,至少不要让他们拿到能捅死你的刀柄。
所以,一个人成为暴君的征兆,就是像纣王这样,听看上去宽容的女小人的话,听突然冒出来的男小人的话,谁的话都听。
本文摘编自
《中国人的神神鬼鬼》
作者:张一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浦睿文化
出版年: 2024-10
编辑 | 轻浊
主编 | 魏冰心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