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2日)是腊月二十三
也是北方的“小年”
“小年,小年,过了今天就是年”
小年到了
年味更浓了
团圆也更近了
小年到底是哪天?
据说
中国古人过小年
有“官三、民四、船五”之分
也就是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水上人家、渔家等
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之所以这么划分
是因为宋代之前北方多为政治中心
受官方文化影响深
所以人们过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三
而南方远离政治中心
小年则为腊月二十四
鄱阳湖沿岸等地保有旧船家习俗
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五过
日子虽然不同
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愿望
都是一致的
这天以后
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民间有谚语道: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关于小年的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
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
败尽家业,沦落到街上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
羞愧难当
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
还没坏到底,就把他封为灶王
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
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这便是小年的由来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每年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
禀报民间的善恶
于是,小年这天
人们会摆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
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小年习俗
01
祭灶王
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以期灶君在玉帝面前多进美言,不提过失。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02
扫尘土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03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的掌故,如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等等。
04
贴春联
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尤其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受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05
吃灶糖
传说“小年”是上古神兽“年”的伙伴,喜吃灶糖。为了“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06
吃饺子
北方小年吃饺子,民间传说为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07
洗浴理发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诗词里的小年
《吴歈》
清·蔡云
茅舍春回事事欢,
屋尘收拾号除残。
太平甲子非容易,
新历颁来仔细看。
《小年二首 其一》
明·林光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
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
《小年日仍宿北山》
元·范梈
腊日才过又小年,
那堪泽国雨连天。
儿童把酒传明烛,
远想慈亲尚未眠。
《小年夜》
明·吴与弼
虚堂明烛小年时,
子弄瑶琴父咏诗。
会得心中无事旨,
乐夫天命复奚疑。
《念奴娇 祭灶》
清·王贞仪
行厨烟散,刚入夜、炊馀寒彻。
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
《献寿》
唐·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
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
此是人间祭灶时。
《纵笔三首》
宋·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小年”是“大年”的前奏
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传递着对团圆的渴望
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当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
当大街小巷璀璨的彩灯亮起来
琳琅满目的年货摆满货架
热气腾腾、喜气洋洋的
年味扑面而来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大概就是回家的路
小年已至
归家有期
在外奔波忙碌了一年的你
是不是已经收拾好行囊
踏上回家的旅途了呢?
只要心中有爱
千山万水亦是坦途
今日小年
愿您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
知知贵阳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等
编辑/王瑶瑶 责编/刘娅 审核/邝亚航 终审/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