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过日子,是离不开历法的。我国在民国之前,一直是按农历(也称夏历、汉历、阴历等)来安排生产生活的。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才改用公历(又称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使用公历,以公元纪年。

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

大家在使用日历时,肯定会发现这一现象,那就是,公历2月是一年中最短的月份,一般年份是28天,特殊年份也不过29天,大异于其他30或31天一月的编排规律。地球绕太阳的一周是365又四分之一天,平均到12个月可以是30天或者31天,完全没有必要搞出这种28天的特例。

公历再往前捯,是古罗马大帝凯撒修订的儒略历。这种怪异设计的源头就在罗马。


2/

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12个月,一、三、五、七、十、十二月定为大月,每月31天;其他月份定为小月,每月30天。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365天,因此得找出一个月扣去一天。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死,所以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把二月扣去了一天。这样,二月就剩下29天。这样的设计,还是充满人情味的。

那么,2月后来为什么又被减去一天呢?

原来,恺撒死后,有一个叫奥古斯特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恺撒是7月份生的,7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8月份生的,8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前一位皇帝有同样尊严,就把8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每年不可能凭空多出一天的时间来,为了补上被8月占用的一天,只有从其他月份“撬”一天过来。“撬”谁呢?其他月份的大小及天数早已定过,只有2月不在大小月更替之列,反正2月已经被“撬”过一天了,再“撬”一天又何妨?

为了8月多出的这一天,2月又作了回贡献,这样,2月只剩下28天了。这减去的一天,是被特权霸占的。


3/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2月有时也会有29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公历纪年中,也有闰年一说。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这一天被人加在2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2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2月为29天。 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古代埃及人及我国春秋时代的历法家都测算出一年为365天。实际上,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即阳历的一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这样,4年时间就要多出23时15分4秒,接近一天(24小时)的时间,于是,历法家便规定每四年置一个“闰年”,即在这一年的2月增加一天,这一天也称“闰日”,后来又规定每400年置97个闰年。公元2016年就是个“闰年”,所以,2016年2月是29天。


农历也闰年,俗称“闰月”,这个大家非常熟悉了,即一年中多出一个月,为13个月。我国古代历法中有太阴(月亮)历,是以月圆的周期为一个月,单数月为大月30天,双数月为小月29天,一年为354天,这就比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3年就少了33天多,于是历法家规定逢3年置一个“闰月”。为精确起见,又规定在19年中置7个“闰月”年。

看来,再科学的东西,也少不了人的因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