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与阐释

陈力丹 杜 渐

工人建筑铁路的精神在哲学家头脑里建立起体系

——马克思《〈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考证研究

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重写文明史

李 点

差异的交换:文明互鉴、世界文学与翻译

李建中

兼以易别:文明书写的子学范式

肖瑞峰

“重写文明史”视域下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刘志彪 刘俊哲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与建议

黄新飞 郭瑞琪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出口韧性塑造:挑战、机理与路径

哲学史研究·外国哲学

谢地坤

关心社会现实 追求人类福祉——《判断力批判》之解读

姜宇辉

重审利奥塔的后现代智术

马 飞

遮蔽抑或实行:《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论差异

文学研究

王晓路

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对知识与学科的再认识

陈后亮

当我们谈论跨学科时,我们谈论什么?

——基于对英文学科百年发展历程的反思

汤 平

时代的镜像:早期现代英国书信文化与《李尔王》中的书信叙事

近代中国文化研究

宋明炜

新青年的成长:“五四”与现代小说的诞生

喻宛婷

观看与意义的空间化:英语世界中的《白毛女》

历史学研究

吴佩林

明代孔府对民事诉讼的受理与裁断

张春海

中古杖刑:作为正刑的确立与变迁

——以农、牧文化的互动与交融为中心

王绿萍

西康省康属新闻事业探析

法学研究

杨 军

刑法上违法所得客观范围的实质判断规则

尹 怡

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

——以刑法教科书为考察中心的讨论

青年学者专栏

任 杰

“劳工神圣”思潮与五四新文学的“劳工”取向

王 晨

文明互鉴与器乐转译

——以戏曲元素在钢琴音乐中的转译为例

本期论文速读

工人建筑铁路的精神在哲学家头脑里建立起体系

——马克思《〈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考证研究

陈力丹 杜 渐

摘要: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重要论著《〈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哲学论文。目前学界对其讨论甚少。通过对该文的考证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在这篇文章里与黑格尔“用头脑立地构造现实”不同,清晰地展现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他要求哲学用双脚立地,哲学家用工人建筑铁路的精神在头脑里建立起体系,谈到“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篇文章是追溯马克思关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的最早起点,可以看到马克思1844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1845年论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1848年叙述未来社会“联合体”思想的影子。作者赞同马克思对《莱茵报》时期自己论著归纳的性质——“社会主义文献”,认为应该以马克思后来对自己论著的评价来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发展。

关键词:

《〈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哲学与报纸

差异的交换:文明互鉴、世界文学与翻译

李 点

摘要:

“Alterity”(他异性)的拉丁语词根“alter”意为“两者中的他者”,表达了本我与他者之间的某种相互构成意义。作为当代西方文论的一个关键词,他异性的概念是后结构主义、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中一个述而不休的话题,跟当今关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讨论也有直接的联系。他异性可以看作是中心话语被解构之后所呈现的边缘痕迹。歌德“发明”世界文学的故事就是体验他异性的故事。他阅读翻译的中国小说,从而把自己带进了一个遥远的文学乌托邦,于是世界文学的二元对立的话语便开始了:自我和他人、民族文化和世界主义、国别文学和普世文学等等。然而,维持当今的“世界文学热”的动力不应再是歌德所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大一同理念,而应是对他异性的全面张扬。依此而论,作为世界文学的文本基础,翻译不能是“等同论”的奴隶,而应是他异性的动态交换,从中寻求文化与自我之间同质和异质的永久对话。

关键词:

世界文学;翻译;他异性;文本性;构建世界

兼以易别:文明书写的子学范式

李建中

摘要:

“兼以易别”出自《墨子·兼爱》,“兼”“别”“易”三个关键词皆关乎文明书写的兼性智慧。兼者通也、和也、道也;别者体也、分也、方也;易者不易、易简、变易也。如果说“兼”先“别”后是道术裂变为方术的子学生成和流变,那么由“别”返“兼”则是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的本体追求和价值重构,而“兼以易别”则在“易”之三重义的不同层面完成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的整体性构建:兼“不易”别,形塑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宁作我”主体;兼“易简(一统)”别,是经学之道对子学之方的矩式和沾溉;兼“变易”别,则是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在自身通变中的参古定法、望今制奇乃至生生不息。先秦诸子有“天地一指”之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系谱之中,“兼”为经学之指,“别”为子学之指,“易”为史学之指,“兼以易别”则为文明书写的子学范式之指。

关键词:

兼以易别;文明书写;子学范式

“重写文明史”视域下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肖瑞峰

摘要:

“重写文明史”的倡议已得到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响应。将中国文学史的编纂工作置于“重写文明史”的视域下加以观照,可以引发一些新的思考:要在中国文学史编纂上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就必须在域内、域外两个空间内同时奋力拓展。域内,将各少数民族非汉语写作的古代文学作品列为研究与书写对象,以体现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所拥有的文学史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域外,则将衍生与演进于东亚各国的汉文学作品列为研究与书写对象,以扩大中国文学史的延伸度与覆盖面,揭示以汉语写作为主要形式的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与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指向。

关键词:

重写;文明史;文学史;域外汉文学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与建议

刘志彪 刘俊哲

摘要:

基于Wind数据库,通过整理2018—2023年上市公司报告,使用投资新建项目与生产基地、注册地址变更等企业区位变迁信息,可以识别中国在这个时期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规模。研究发现,现阶段国内产业转移主要呈内迁而非外移的特点与趋势,即中西部地区是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外移现象。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动因是顺应国内要素结构转型,优化产业战略配置;规避不确定性风险;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支持引导。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挑战主要包括:产业集聚集群基础较好,但产业配套体系仍需完善;生产要素成本整体较低,但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但覆盖程度和互联互通水平仍需提高;市场潜力较大,但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现阶段中国产业链布局要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韧性与安全的要求;培育并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竞争力;以建设区际互联互通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助推产业内迁;营造中西部地区一流营商环境。

关键词:

产业转移;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西部地区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出口韧性塑造:挑战、机理与路径

黄新飞 郭瑞琪

摘要: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强化出口韧性是维系国际循环稳定与深化开放水平的关键。信息技术革命与绿色能源转型叠加贸易摩擦与新冠疫情冲击,推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传统经济发展路径与国际竞争格局正在改写。中国出口贸易遭遇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抑制,地缘政治风险放大出口布局不确定性,产业链“长鞭效应”与传统优势产业外迁形成产业结构双重压力,新兴业态发展亦存在诸多挑战。为了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新特征,中国需内优外拓,把握出口韧性新导向:从内部看,应强化要素协同与精准供需对接,依托平台赋能重塑竞争优势;从外部看,应挖掘本土市场潜力,深化互惠关系,抢占新兴产业市场先机,实现多元布局。为构筑中国出口贸易韧性体系,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新常态,应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国内循环规模效率;依托外贸协定,提升国际循环治理参与能力和水平;布局新兴产业,拓展有效市场增长空间;构建跨境平台,彰显有为政府制度优势。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重构;出口韧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

关心社会现实 追求人类福祉

——《判断力批判》之解读

谢地坤

摘要:

康德对判断力的分析和批判不仅弥合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的鸿沟,而且开始了从纯粹的形而上学的研究转向社会现实的研究,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理性的结合和人所期盼的美的理念与世界的合目的性的结合。《判断力批判》不仅在康德哲学内部搭起了一座桥梁,构成了完整的批判哲学思想体系,更重要的是,这部著作集中显现了康德关心社会现实,追求人类幸福的努力,开创了摆脱形而上学束缚,积极参与现实社会的改造之先河,不仅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励着其后的思想家为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而不断探索。

关键词:

判断力;审美;崇高;现实关怀;《判断力批判》;康德

重审利奥塔的后现代智术

姜宇辉

摘要:

学界对利奥塔的关注,大多仅聚焦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这个标签,这有所偏颇。从虚无主义和智者派两个要点对利奥塔思想发展进行某种贯穿性的理解,我们发现,利奥塔自己的虚无主义大致经历了从相对之还原向绝对之深渊的转变,并可概括为虚无、事件、体验等关键要点。这也为我们重释《后现代状态》和《异识》等代表作提供了重要线索。而利奥塔由此得出的“无标准之判断”这个基本思路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康德的第三批判的范式,进而与智者、异教主义这些看似边缘而极端的思想运动产生了密切关联。反转、计谋、时机等等,这些古老的智术不断被利奥塔转用于当下的后现代世界之中,成为哲学判断的有力契机。

关键词:

利奥塔;后现代;智术;虚无主义;判断;异识

遮蔽抑或实行:《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论差异

马 飞

摘要:

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被海德格尔称为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差异在海德格尔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存在与时间》中是否有存在论差异的问题,马里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认为《存在与时间》中经由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而提出的“存在论差异”,尽管构成了现象学的“第二次突破”,却同时遮蔽了真正的存在论差异。但是,如果此在的生存已经在不同层面上实行着差异,存在领会作为存在论差异的可能性植根于此在的时间性,那么《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分析论就可以被理解为对存在论差异的明确实行。

关键词:

存在论差异;《存在与时间》;此在;实行;海德格尔;马里翁

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对知识与学科的再认识

王晓路

摘要:

近代以降,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术的分支领域进入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中,其中涉及文学的知识性功能、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方法论等相关议题。由于文学书写和文学研究均内涵复杂的文化与知识融合性特征,因此二者并非只是个体的意向性行为。前者与书写符号、文化传统、文化感知以及审美方式等阶段性特征有关;而后者除了对基于文本编码进行美学分析之外,还与文本环境、学科资源、传播方式以及跨文化体验等要素存在密切关联。文学书写和研究不仅可以提供对可能世界探寻的入口、呈现差异性的认知功能,而且得以弥补确定性知识的范围。对文学文本这一拥有多重线索的开放系统进行有效研究,客观上决定了跨学科考察的必然性。对文学研究所涉及的知识、学科以及跨学科问题进行再审视,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研究的学理性,也可以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提供中国学人的洞察。

关键词:

文学研究;知识;学科;跨学科性

当我们谈论跨学科时,我们谈论什么?

——基于对英文学科百年发展历程的反思

陈后亮

摘要:

从19世纪末的语文研究到20世纪上半叶的新批评,再到理论兴起之后的跨学科热,英文学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与非文学学科不断切割与交缠的过程。通过回顾英文学科的百年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对当前文学跨学科研究热的应对策略和效果预期做出冷静判断。从方法论上来说,英文研究从来都是跨学科的,新批评所追求的那种学科纯粹性从未存在。从不同学科方法切入文学,恰恰可以让文学研究不断焕发活力、产生新的阐释意义。但从研究对象上来说,过分追求跨学科却会危及文学研究自身的合法性基础。跨学科研究可以丰富文学研究的工具箱,活跃和提升它的社会功能,为其提供暂时有效的合法性辩护,但它并非人文学科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其作用不宜被过分夸大。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产生“及物”的知识,而只是希望通过更丰富和有趣的思考来增加我们对历史、生活与世界的认识。

关键词:

跨学科;文学批评;英文学科;学科专业化

时代的镜像:早期现代英国书信文化与《李尔王》中的书信叙事

汤 平

摘要:

书信在早期现代英国有非常广泛的使用,并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书信文化。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书信不仅作为道具出现,更是时代的镜像。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全面展现了书信这一言语媒介与戏剧艺术的完美相融,其中《李尔王》是书信出现次数最多、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部。剧中8封书信耦合15个主要场景,制造了情节上的悬念、突转,使故事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这些书信巧妙联结了以国王李尔悲剧为主、大臣葛罗斯特悲剧为辅的两条并行线索,精心编织了个人与群体事件,整合了多线叙事结构,构筑了充斥真实与虚构张力的戏剧空间,展现了剧作家高超精湛的书信叙事技巧。莎翁充分利用当时英国社会广泛存在的书写字体相似性及信件在公共空间传播的不稳定特点,以书信作为核心人物书写欲望、建构主体性话语的重要物质媒介,塑造了性格鲜明的经典形象。书信从言说自我的私人文本在流通过程中转变成影响广泛的社会文本,使个人命运、家庭纽带与社会政治权力、伦理道德、性别话语紧密相联,生动再现了早期现代英国社会的真实风貌。

关键词:

早期现代英国社会;书信文化;莎士比亚;《李尔王》;书信叙事

新青年的成长:“五四”与现代小说的诞生

宋明炜

摘要:

五四运动之后,反传统的文化立场明确进入了青春话语,而“新青年”的形象标志着中国青年运动的激进转折。以叶圣陶的《倪焕之》为中心,可以探讨新青年一代的成长经历如何构筑中国成长小说。通过对《新青年》杂志所建构的青春话语的历史研究,分析启蒙理想的文化表现,并阐释“新青年”作为启蒙文化的传递者,如何启发知识青年进行自我塑造。《倪焕之》以回顾的方式叙写新青年的个体发展心灵史,建立现代中国成长小说的经典情节,主人公逐渐投入现实行动,预期实现其崇高的理想,然而,这一情节却总是被打断,一系列的历史坎坷使青年的理想暗淡下去,陷入希望与幻灭的无限轮回。

关键词:

新青年;“五四”;《倪焕之》;现代小说

观看与意义的空间化:英语世界中的《白毛女》

喻宛婷

摘要:

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一张“名片”,《白毛女》跨文化传播与接受的意义也溢出该作品本身,影响到海外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整体印象。通过提取、分析英语世界中有关《白毛女》的评论与中国学界意见参差不齐之处,可以辨析《白毛女》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意义演变的纹理。当《白毛女》跨越文化之“际”时,时事空间、文化空间和意义空间赋予了跨“际”形式不同的“空间化”的意义。在解放战争期间,西方观者是在时事空间中观看作品,通过戏剧事件了解时局。而在和平时期,文化空间超越时事空间成为影响意义生成的主要因素。解读者热衷于追寻特殊形式的地域意义。而在纵向时间轴和横向空间轴上影响更深远的是意义空间。妇女解放即是在更大程度上助力《白毛女》跨国接受的意义空间。

关键词:

《白毛女》;英语世界;空间化;观看;意义

明代孔府对民事诉讼的受理与裁断

吴佩林

摘要:

明代孔府与同城的县衙一样,拥有自己的司法机构与相应的裁量权。孔府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包括孔氏宗族内部、孔氏族人与他族、孔府所辖人户及其他圣贤后裔的纠纷。孔府受理的诉讼与州县衙门的类似,均以诉讼文书的形式展开,两者在诉讼策略、农忙止讼、状纸形式、诉讼人数限制以及是否使用抱告等方面存在异同。朝廷赋予孔府一定的裁断权,从现存文书来看,其裁断形式包括“状”中批词和具有执行功能的“票”,裁断结果主要有给予处罚、准以和息、给批、行文至相关机构四种。要而言之,明代孔府是一个类似于州县衙门的“官衙”机构;孔府在细故案件的受理与裁断上与一般衙门存在共性,也有其独特性;“一人双责”决定了孔府“家族官僚混合制”的司法特质。

关键词:

明代;孔府;民事纠纷;受理;裁断

中古杖刑:作为正刑的确立与变迁

——以农、牧文化的互动与交融为中心

张春海

摘要:

中原农耕地区与北方游牧社会各自独立发展出了鞭、杖(笞)刑。在农耕地区,它们是渊源于“族内制裁”的次刑,与出自“族外制裁”的正刑(“旧五刑”)有根本性区别。汉文帝的刑制改革并非这类刑罚日后成为“新五刑”组成部分的主要原因,鞭、杖刑成为正刑,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成果。孝文帝以《尚书》等儒家经典为蓝本建构本朝的五刑体系,但又完全不拘泥于经典文本,而是对农、牧两种文化资源进行了取舍与融合。以鞭、杖作为“五刑”中的两种刑罚,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法制变革的阻力,反映了中国文化由多元凝聚为一体的趋势。

关键词:

杖刑;孝文帝;汉化;游牧文化

西康省康属新闻事业探析

王绿萍

摘要:

西康省成立于1939年1月1日,省会康定。全省分为康属、宁属、雅属三个区域。三属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各不相同,新闻事业各具特色。康属即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境处于青藏高原,居民主要是藏族,信奉喇嘛教,宗教氛围浓厚,居住分散,生活贫困而封闭。属内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喇嘛、头人是当地的统治者。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与人缺乏交流沟通,主客观都不具备产生新闻事业的条件。但康属在建省前后到1949年,却创办了55种报刊,发展出具有相当规模的新闻事业队伍和读者群,突显出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个性。

关键词:

西康省康属;新闻事业;新闻史

刑法上违法所得客观范围的实质判断规则

杨 军

摘要:

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刑法上违法所得客观范围的判断规则上都存在诸多分歧。这根源于违法所得判断规则对实质根据考虑的不足。这种不足具体地表现为对实质根据分析的忽视和错位两种现象。对此,应当通过区分刑法上违法所得的实质类型,逐一讨论刑罚准据违法所得和非刑罚处置对象违法所得的实质判断规则。其中,前者应当以“能表征法益侵害”和“可归属于构成要件行为”为基本规定,进而将合法行为收益、犯罪成本、犯罪工具、他罪行为所得、犯罪人偶然所得、犯罪事后所得等排除在违法所得客观范围之外。后者则应当以“法益侵害因果流程产生的法所不容忍的收益”为基本规定。基于此,应当将犯罪的直接所得及其等价转换视为违法所得,同时,根据犯罪所得的使用方式来判断其价值增量是否属于违法所得。其中,犯罪所得被用于放贷、金融投机、购买劳动力而获得的价值增量以及犯罪所得身份、资格所得的价值增量应该被视为违法所得。由此,犯罪所得的利息、股市和房产投资获利、洗钱所得、雇佣工人所得、买官所获工资等均可被认定为违法所得,犯罪人通过正常劳动创造的收益则应被排除在外。当然,犯罪人在追求犯罪所得增量时投入显著合法劳动的,没收违法所得时可以按照其所处地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或者其生产经营活动所得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的部分予以保留。

关键词:

违法所得;实质判断;犯罪所得衍生收益;资本增殖;劳动生产

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

——以刑法教科书为考察中心的讨论

尹 怡

摘要:

方法论是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关键要素,教科书是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以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施至今的代表性教科书为观察对象,运用“德尔菲法”考察中国刑法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样态,发现中国的刑法学共同体始终是以移植国外的概念工具、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刑法,进而搭建刑法学知识体系的。尽管学术界历来有着“法学知识本土化”的声音和努力,并且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呼吁下得到加强,但从整体来看,仍然存在“自主性”的投入力度不足、发展路径模糊等问题,没有深入贯彻“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要求。因而,应“以中国为中心、以本土为方法”,增强自主研究主体意识。

关键词:

教科书;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知识本土化

“劳工神圣”思潮与五四新文学的“劳工”取向

任 杰

摘要:

自1918年蔡元培正式提出“劳工神圣”口号之后,社会上迅速生成了尊崇劳动价值、关注劳工问题的社会风潮。这一思潮的生成与无政府主义、泛劳动主义、新村运动等潮流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在“劳工神圣”思潮的影响下,欲以文学改造社会的新文学作者纷纷开始关注劳工,他们不止在观念上推崇劳工价值、倡扬“劳工神圣”,更着力对劳工进行了不同方面的刻写,使“劳工”成为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众多的劳工书写显示了五四新文学的总体倾向,即视线向下、重视体力劳动者、突显平民化色彩、摒弃威权和破除等级差异。与其说“劳工神圣”思潮影响了五四新文学,不如说,新文学的演进路径本身就与之相契合,而形成了以“劳工”为内核的发展取向与书写模式。

关键词:

劳工神圣;五四新文学;“劳工”取向

文明互鉴与器乐转译

——以戏曲元素在钢琴音乐中的转译为例

王 晨

摘要:

在西方音乐本土化和中国传统音乐世界化的过程中,乐器是中、西方音乐突破语言障碍,进行交流融合、突破创新的重要载体。如何运用西方乐器进行中国化表达,也是中国音乐探索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本土作曲家有意识地在钢琴创作中引入戏曲音乐元素,从而产生中西不同艺术领域、形式、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并在彼此音乐语言的借鉴与表达中产生转译。这一路径不仅可以重新激发传统戏曲的艺术活力,还可以促进两类艺术形式的优势互补以及中西文化的审美交流与文明互鉴,推动现代音乐的多样化、民族化的表达。

关键词:

文明互鉴;中国钢琴音乐;戏曲;民族化;转译

编辑:吴 茜

审核:邱 爽

终审:周维东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099/C

官方微信平台: SCDXXB-ZSB

官方网站:https://wkxb.scu.edu.cn

关 注 我 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