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易节,白驹过隙,极不平凡的2024年正渐行渐远。中国汽车行业波澜壮阔的新能源大潮已经走过近15年,在各方力量的相互协同下,2024年底给出了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零售1089.9万辆,渗透率达47.6%的成绩。
这一数据也足以说明,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以及购买热情都在不断攀升。可以预计的是,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
然而,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的当下,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如愿获得安全、先进的智能出行体验以完善的售后服务。车企画饼难圆、销售欺诈等行为一再背刺老用户,消费者不是当小白鼠就是被割韭菜。
1、‘小白鼠’与‘韭菜’是怎么练成的?
事实上,早先时候小白鼠有另一个叫法,叫做尝鲜者。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尝鲜者对新能源车的优势和痛点有着清晰的认知,但小白鼠认知不足,为新技术的发展承担着未知风险。早期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大多是尝鲜者,那时车主遇到续航、充电焦虑、安全等问题,市场都给予宽容的态度。
但如今已经2024年了,新能源车已经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体量庞大,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痛点却依旧存在。除了体验层面,最大的痛点就是安全,有智动驾驶以及老生常谈的动力源——电池安全。
以智能驾驶功能为例,许多新能源车企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纷纷大力推广智能驾驶技术,宣传视频、宣传话术无不在标榜自己的车有多智能。但在用户实际体验端,却状态百出。小米智驾就曾出现多起失灵事件,从在高速公路上智驾和紧急制动功能失效,到自动泊车引发碰撞事故。还有理想汽车也出现过智驾泊车失败、高速未能制动等事故。
其他品牌智驾失灵导致事故的,还有很多,最关键的是出事故后责任划分却并不清晰。车企们往往推卸责任,不是推给供应商,就是称车主操作不当。
坦白来说,智能驾驶还在发展阶段,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的夹持下,需要大量的数据喂养。这也就是说,每一个开启智驾的用户都会成为车企智驾的数据提供者。但这些车主的安全,车企却没有从一而终的负责。
还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据第三方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电池相关问题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最为关心的因素中,占到了数个席位。但时至2024年了,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电池,关于自燃几乎没有厂家推出保障措施。
再说割韭菜,相信对于广大新能源消费者车主并不陌生。这一词最开始源于特斯拉,特斯拉短时间内毫无征兆的大幅降价,让不少刚买车的车主感受到了被刺,甚至开始维权。还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就是理想one的降价和停产,让那一批理想one的车主成为了“孤品”。
在2024年,割韭菜的行为还在不断上演:有刚上市25万的车,为了冲击销量,短短半年就降价5万;有一年改款三代,虽说一代比一代配置强,但让上一代的老车主情何以堪;还有刚上市第二天,因为舆论以及车主退订风波就降价2万的;还有突然崩盘的车企,让车主售后服务、维修保养都成了难题。
没错,这些都是在2024年发生的,甚至消费者对于割韭菜的行为已经麻木,习以为常。为了追求销量的增长,车企们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终端价格体系崩塌,消费者价格无法得到保障。虽说车价越来越便宜对于消费者是好事,但对已经购买的消费者来说价格毫无保障,只会让更多消费者产生持币待购的心态。
2、早买晚买,不如想清楚再买
可以预计的是,在2025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小白鼠”和“韭菜”依旧会存在。但在2024年,我们也看到一些车企用行动,来试图保障新能源消费者的权益。
比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问题,上汽荣威飞凡推出“起火包赔”的售后政策,因车辆高压电池包(动力蓄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起火事件,上汽荣威飞凡给予赔偿一辆新车;还有长安马自达针对EZ-6也推出“零燃保障承诺”,只要EZ-6在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问题发生自燃情况,长安马自达就会对车主进行无条件赔付。
有了这一政策,能够很大程度上消减消费者对于电车售后的担心。换个角度想,三电系统占据新能源汽车成本50%左右,车企如果能给出更好的质保政策,也能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
还有在智驾方面,去年长安董事长朱华荣曾亲自表态,长安智能驾驶车企负责到底。此外,华为在去年推出一项推动智驾普及的“发明”——智驾保险。
鸿蒙智行针对智能泊车辅助(APA)、代客泊车辅助(AVP)、遥控泊车辅助(RPA)、车道巡航辅助(LCC)、智驾领航辅助(NCA)这五大智驾场景给予保障。根据不同车型提供了不同的保障上限,比如问界M5(参数丨图片)、M7、智界S7、R7的上限为 300 万元;问界M9、享界S9的保障权限为500万元。
不过,想要使用这项权益也有条件限制,需要在事故发生时智驾功能处于开启状态。但从过往的智驾事故来看,如何鉴定往往引发争议。比如说事故前3秒内智驾降级退出,很明显驾驶员是来不及处理险情的。
尽管这项保险争议颇多,但鸿蒙智行能够给出智驾相应的保险保障,也算是一种积极的信号。至少如果车企不负责的话,还有保险负责。事实上,不论是起火包赔还是智驾保障的推出,对于消费者来讲肯定是好事。
当然,消费者追逐新科技并没有错,这里也并不是要提倡大家远离新能源,远离电车。而是想要提醒购买的消费者如何避免当小白鼠,还是应该深入了解产品技术后再做的决定。尽量避免被厂家宣传所迷惑。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我不买就不会被割韭菜,或者当小白鼠。但事实上消费本身并没有错,更关键是要懂得保护自己利益。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这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也是最重要的课题。
3
保障消费者权益,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
不可置否,中国车企凭借新能源、智能化在全球汽车赛道上实现领先。在中国市场市占率已经突破50%,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从前跟着别人跑,如今各种先进的技术,端到端、高阶智驾、AI大模型、固态电池、三电技术等等都是从中国车企先开始的。
领先的技术让中国车企崛起,也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但真正能够让技术普及、让每一个消费者放心用的,还是看能否保障好消费者使用后的权益。
不管智能驾驶研发到L3、L4、还L5,电池技术精进到多少能量密度,亦或者“科技平权”、“智驾平权”口号喊得震天响,让消费者用的放心、没有后顾之忧才是研发技术意义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家企业赢得口碑、体现责任担当、以及人文关怀不可或缺的要素。
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售后会针对汽车三大件进行保障,车辆有了故障,车企也会主动召回。在新能源时代,对占据新能源车核心部件的电池,进行售后保障将是必然趋势,也是必须要做的事。
还有针对智能驾驶,这个接下来会逐渐普及的功能,其安全保障,车企应该积极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一昧的推给消费者。当然不止这些,新能源消费者遇到很多痛点,比如续航大幅缩水、车机死机等售后问题,都值得关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树立良好的口碑,是一家持续发展企业的正道。当问题出现时,要积极主动地与车主沟通,迅速解决问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每一家企业秉承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另外,车企们疯狂卷价格,不如把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担心的问题解决,换个赛道卷“保障消费者权益”,不为是一条明智的出路。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