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1949年,在刚刚宣布解放的湖南省平江县县政府门口,一个女乞丐走进了政府的大门。
当时的政府工作人员见她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以为是来讨饭的,正准备给她一些食物时,她请求要见县委书记,说有十分重要的东西需要交给他。
书记闻讯出来后,她从一件破棉衣拿出了看着就有一斤多的黄金!
在场的人被惊住了,看到大家的反应,这个女乞丐讲出了她的故事。
“平江惨案”留下黄金
故事要从1939年,在平江县发生的惨绝人寰的“平江惨案”开始说起。
涂正坤
在这一案件中,湘鄂赣省委书记涂正坤,被国民党反动派以商量策略所骗,独自一人进入了反动派所设好的包围圈,身中数弹牺牲。
之后反动派又派出特务,将涂正坤所驻扎的新四军通讯处的共产党员无情杀害,之后又对共产党员的家属进行屠杀。
此事一出,惊动了我方,我党方面要求严惩凶手,但是国民党并没有重视,使得凶手仍然继续作恶,残害着受害者家属。
而这一切的原因是,国民党反动派蓄意重新开始反共,破坏国共合作。
这些都被涂正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强烈的反对国民党反共的行为,这无疑让国民党反动派记恨在心。
当然,这些涂正坤也清楚,于是很早便告诉了妻子自己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在离开通讯处前,将16两黄金交给妻子,告诉她这是党的经费,一定要严加看管并交给组织,不可让国民党反动派拿到。
随后,涂正坤便离开了,之后就是惨案的发生。
在涂正坤牺牲后,国民党反动派派了许多特务,将涂正坤等党员家属抓到刑场准备行刑,这时的国民党,已经成了禽兽一般的存在。
涂正坤和朱引梅
所幸共产党平日里走入群众,深得民心,在得知国民党的暴行后,许多民众前往刑场,设法将涂正坤的妻子等人救了出来,而涂正坤的妻子,正是朱引梅。
和她一同被救的,还有她不满一岁的儿子。
身随黄金,东躲西藏十年
死里逃生的朱引梅知道国民党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也怕国民党会再次派出特务来杀害党员家属。
于是第一时间先去家中将那16两黄金找到后,便带着儿子离开了平江县,随后就是长达十年的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朱引梅带着儿子,由于担心走平常道路会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到,便走入深山,准备从山中前往南江娘家,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跋涉后,朱引梅终于带着儿子到了娘家。
可是敌人如恶狗一般穷追不舍,在通过眼线得知朱引梅回到娘家后,“平江惨案”的罪魁祸首立马调集人马,派出特务找寻,朱引梅母子只能又躲进深山。
在找寻无果后,反动派便对着深山的树林一通扫射,而此时的朱引梅正和儿子躲在树林后面,即使在敌人的乱枪下受伤,她也没有松下捂着孩子嘴的手,生怕被敌人发现。
在确认敌人走后,朱引梅才得以放松下来并包扎伤口。
之后,朱引梅母子便在多地流浪,在途中打探组织的消息,希望将那16两黄金交给组织,但是却很久没有找到。
转眼间,十年就过去了,这十年间,朱引梅母子遭受了许多苦难。
朱引梅从二十九岁时开始流浪,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因为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便面黄肌瘦,身形佝偻,39岁的年纪,看着却如六七十岁的老妇一般。
在这十年中间,朱引梅中间偷偷回过一次娘家,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这次她没有逃过国民党的毒手。
二度被抓,视死如归
在刚回到娘家时,敌人就得到了消息,前往捉拿,这次朱引梅没有逃脱,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刑讯逼供下,朱引梅没有泄露一点我党的情报。
即使国民党以酷刑施压,以枪杀威胁,都丝毫没有动摇朱引梅身为共产党员坚定的意志。
敌人见对她毫无办法,便又一次将她押上刑场,准备枪决。
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却看轻了共产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及亲和力,以为这次不会再有人来解救朱引梅。
但是在前往刑场的路上,群众们又一次自发地组织起来,即使没有武器,也趁乱救下了朱引梅。
第三次死里逃生,朱引梅明白,现在不能回到平江,也不能回到娘家,这些地方的特务太多,去了只会送命。
不过这一次幸运的是,回娘家时,朱引梅先将黄金交给了侄子看管,才使得没有落入敌手。
随后,又带着儿子进入大山之中,过着非人的生活。
直到1949年7月,共产党解放平江县后,朱引梅才敢走出深山,前去打听共产党的消息。
归还迟到十年的经费
1949年,平江解放后,朱引梅的家人将母子二人接回了家中。
此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已经败逃台湾,全国都在解放的热潮之中,在回到平江县后,朱引梅先去了县政府。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齐寿良
在得知了朱引梅的遭遇之后,平江县县委书记齐寿良十分感动,紧紧地握住朱引梅的手。
感慨她的贡献和遭遇,定会被人民所记住和敬仰。
朱引梅
之后,平江县县政府授予了朱引梅一家烈士家属的待遇,并大力宣传了朱引梅的事迹,让更多的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
结语
16两黄金,在当时完全可以让朱引梅带着儿子过上衣食无忧,安稳的生活。
但是由于心中有着对党的信仰,朱引梅没有将黄金据为己有,此等意志,真是让人敬佩和感动。
涂正坤和朱引梅这一对革命伉俪,真可谓是共产党员的典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理应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