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栋

“一部民国金融史,半部中国书画史”。翻开近代诸多书画大家的人生履历,与旧时银行、钱庄有着或深或浅的缘分;而近代银行家们所留存下来的珍贵墨迹里,也同样见证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 「翰墨见“金”神」 带大家重新认识那些曾和金融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艺术大家,他们的金融才学、做人之道和博雅人生,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海派书画篆刻家潘德熙,曾在金融机构任职。进入人民银行工作后,擅长书画的他,参与了首套人民币的设计与绘制工作,在新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艺术踪迹。得益于他在艺术上的眼光独到、人品高尚与性格耿介,调入上海书画出版社后,他专门从事《书法》杂志编辑,为推动“书法热”兴起与书法艺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倾情金融宣传


潘德熙(1926年—2013年),号味琴,别署瓶砚斋,浙江平湖人。生前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陆维钊书画院顾问、平湖市政协书画联谊会顾问和上世纪80年代初首届“全国篆刻大赛”评委。他一生著述颇丰,有《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印人、印谱部分)》《文房四宝》《简明文房辞典》《潘德熙教篆书》《篆书技法指南》《怎样写篆书》《篆刻边款拓印常识》《文房用具大字典》等著作,另有《石鼓文书法》《六体书名言》《六体书唐诗》《六题书宋词》等字帖行世。

潘德熙是嘉兴书画世家潘氏第五代传人,与诸多书画家一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潘德熙,受家学渊源影响颇深。潘氏一族之盛名始于潘楷,第二代有潘大同、潘大临、潘大恒;第三代有潘振镛,潘振节;第四代有潘琳(潘德熙父亲)。尤其是他祖父潘振镛,为清末著名画家,花鸟书法诗词兼善,以仕女画名噪浙沪画坛,且与吴昌硕、姚鸿、黄俊、汪琨、高邕、杨逸等在上海发起成立“豫园书画善会”,在上海艺坛有较大影响力。在崇文尚艺的家庭环境下,潘德熙自幼就学古文、习诗词,这为其后来从事书画篆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1943年,潘德熙从原平湖县立初中毕业后,因国学功底扎实而留校任初一国文教员。1947年,他进入上海邮政储金汇业局(以下简称“邮汇局”)工作,主要从事储蓄汇兑业务,开启了一段金融生涯。邮汇局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当时称“中国邮政局”,主要开展汇兑业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兼办储金业务。1930年3月,民国政府在原邮政局基础上于上海专门成立了邮汇总局,直属交通部管理,并规定一切政府款项凡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三行未设分支行之地均由邮汇局转饬当地邮局代办。除不能发钞外,邮汇局可从事商业银行所有业务,如储蓄、汇兑、放款、贴现、购买公债或库券、经营仓库、办理保险等。由于其历史悠久、网点众多、业务全面,故为民国政府国家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四行二局”之一。1949年后,上海邮汇局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潘德熙亦随原机构转入人民银行工作。鉴于他擅长书画,当时行领导将其安排到储蓄部宣传科,专职从事金融宣传工作,如绘制产品海报,设计橱窗布置柜台等。1950年,他还与数名画家一起参与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首套人民币设计与绘制工作,从而在新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力攻书画篆刻


得山极天联、建校育材联

早年间,潘父即将其托付给至交钱瘦铁学习书画篆刻。钱瘦铁乃近现代著名艺术家,在书画印领域造诣突出,人谓其作品得“郑文焯之雅,吴昌硕之古,俞语霜之苍”,且教学十分严谨,对弟子要求很高。教潘德熙学篆刻时,首先要其写好印稿,画成印章,不断揣摩印面布局和疏密摆布并反复修改,直至满意,方教其用刀技法,可谓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在钱瘦铁等名师指引下,潘德熙对历代碑版、历朝书迹和经典印谱多有研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使潘德熙对书画篆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名师指点则使潘德熙走上了艺术正道。


苏轼诗、鲁迅诗

在书法艺术上,受家庭环境及老师影响,潘德熙总体偏于碑学一路,以篆、隶书见长。其篆书取法石鼓文,并能融会贯通秦《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汉《袁安碑》《袁敞碑》等经典篆书,特别是借鉴了吴昌硕的篆书风格,作品古润苍秀,拙朴醇厚,用墨浓重,沉逸洒脱;其隶书则得法于曹全、史晨、乙瑛等经典汉碑,风神独到,并参以篆书笔意,富有金石气。在深入碑版之时,他“尊碑不抑帖”,还精研历代名家书帖,尤其钟情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临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众所周知,“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其用笔与工笔花鸟画笔法相似,多为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再取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赵孟頫评曰:“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亦对其推崇备至:“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但实际上,瘦金体却并不易写,需长时间使用笔尖书写,且十分强调笔画最后的提按顿挫,欲达“形似”需有较深书法功底和用笔技巧,而要达“神似”,即呈现出绰约多姿、灵动洒脱、遒美劲健之风神,绝非常人可为,故自宋徽宗后少有人再写“瘦金书”,这也显示了潘德熙深厚的书法功底。


扇面《仕女》

潘德熙的书法作品曾参加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历届书画展,第一、二届“上海-大阪”书法精品展,“迎接新世纪”上海书法大展,上海当代书法精品展等大型展会,许多作品还被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中国印学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除书法外,潘德熙还善国画,尤其善画花鸟仕女,并有《潘德熙鸟语花香册》传世。

坚持印从书出


篆刻:遵义

篆刻史上,明清两代的篆刻大师如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等,无不因为在书法上成就突出,独树一帜,方于篆刻上有大成。篆刻是文字在印面上的体现,其通过文字结构组合及分朱布白的手法,以求得疏密参差之艺术效果,故可谓“印从书出”“印不离书”。也正是得益于其良好的书法,尤其是篆书功底,潘德熙得以在海派印坛占据一席之地。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在《近现代海派篆刻艺术概述》一文中,将潘德熙列为海派篆刻的代表人物之一。观潘氏篆刻,主要取秦汉金石文字之神韵,篆法精严,章法工稳,用刀干净利落,无论朱、白文皆深得汉人精髓。众所周知,篆刻细则易弱、柔软无力,工则易板、生硬无韵,故对二者的巧妙处理就彰显了艺术家水平。潘德熙恰恰善于章法布局和风格营造,其篆刻作品字字妥帖,线条整约,笔意盎然,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并表现出“圆中寓方”“静中寓动”之风韵,从而形成自家面貌。著名画家郭味渠、王雪涛、程十发等人的常用印多出自潘氏之手。

创立于1977年的《书法》杂志,是新中国第一本专业书法期刊,其在推动书法创作、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等发展方面均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曾被启功先生盛赞为“有筚路蓝缕之功,历十余年而其绩弥盛”。由于当时传播途径少、资讯不发达,艺术家想广为人知就离不开专业媒体的推介,故《书法》杂志备受瞩目,书法家篆刻家皆以在其上刊发文章或作品为荣。要保持《书法》杂志的专业性、权威性,就需要有一批艺术眼光独到、人品高尚、性格耿介的专业人士担当编辑。在此背景下,德艺俱佳的潘德熙先生于1979年重回上海后便被调入上海书画出版社,专门从事《书法》杂志编辑,为推动“书法热”兴起与书法艺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篆刻:味琴、下视湖山怀里情

由于他长期在《书法》杂志从事编辑工作,理论功底扎实并对赵之谦、钱瘦铁和李叔同等艺术家做过深入的个案研究,其撰写的《略谈赵之谦篆刻艺术》《钱瘦铁先生的篆刻艺术》和《当湖王布衣——李叔同祖籍之谜》等学术论文,见解独到、论证充分,在业界颇有影响。即使晚年回归故里颐养天年后,仍笔耕不辍。他应邀为《平湖史志》《陆维钊研究》和《莲馆弘谭》等写过不少文章。同时,他好为人师,曾出版《篆书技法指南》《潘德熙教篆书》《大学书法》(合著)等一大批书法篆刻教材,因通俗易懂、言之有物、图文并茂而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欢迎,一时间洛阳纸贵,故屡有再版。平时对慕名而来的求教者或求书者,他也总是虚怀以待,热情相对,或谆谆教诲,或慨然挥毫,于上海和平湖书法发展有推波助澜之功。

沧海桑田,斯人已逝。今天,当我们回首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壮丽历史画卷时,不应忘怀曾有一位书画印俱佳、德才艺兼善的银行美工参与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的绘制,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做出了值得铭记的贡献。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