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迷航雁
岁末寒愔梦短长,浮生人事尽他乡。
片蓝天外迷航雁,已到日光斜月光。
首句“岁末寒愔梦短长”,以“岁末”点明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年终岁末的萧瑟氛围。“寒愔”二字,虽然“愔”字在此处可能略显生僻,但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与“梦短长”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冬夜中梦境的短暂与漫长交织,反映了内心的纷扰与不安。
次句“浮生人事尽他乡”,将视角从个人转向更广阔的人生层面。“浮生”一词,寓意人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人事”则涵盖了人生的种种经历和遭遇。诗人感叹,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最终都化作了异乡的记忆,表达了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无奈与感慨。
第三句“片蓝天外迷航雁”,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迷航雁”为意象,巧妙地借用了雁南飞的习性,将其与“迷航”相结合,形象地描绘了孤雁在广阔蓝天中迷失方向的情景。这一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寓意深远,象征着诗人在人生道路上迷茫与无助的心境。
末句“已到日光斜月光”,通过日月交替的意象,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诗人以“已到”二字,暗示了这一过程的不可逆性,即无论我们如何挣扎与抗争,时光终将无情地流逝。同时,“日光斜月光”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与整首诗的基调相呼应。
七绝.两沧桑
情怀老后不商量,二十年间旧梦常。
昨日江城风又雨,秋花羁客两沧桑。
首句“情怀老后不商量”,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与无奈。这里的“情怀老后”不仅指年龄的增长,更包含了经历世事后的心境变化。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岁月无情,人的情怀一旦老去,便不再与年轻时的自己商量或妥协,透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次句“二十年间旧梦常”,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持久。诗人提到“二十年”,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足以让人经历许多变故与成长。而“旧梦常”则表达了尽管时间流转,但那些曾经的梦想与回忆却时常萦绕心头,难以忘却。这种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沧桑感。
第三句“昨日江城风又雨”,将笔触转向了眼前的景象。这里的“江城”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而“风又雨”则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幻无常,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波折。诗人通过这一景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也暗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末句“秋花羁客两沧桑”,是全诗的升华之笔。这里的“秋花”与“羁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后者则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奈。而“两沧桑”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既指诗人内心的沧桑变化,也暗含了与秋花、羁客等自然景象相呼应的人生沧桑。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的写法,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七绝.落烛花
诗中有梦归灵气,笔底生愁落烛花。
情思经无霜叶载,西窗夜雨忆三巴。
首句“诗中有梦归灵气”,诗人以“诗中有梦”开篇,巧妙地将诗歌与梦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这里的“归灵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的灵动与生机,仿佛诗歌中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能够引领人们回归内心的纯净与美好。
次句“笔底生愁落烛花”,笔锋一转,诗人将笔触转向了内心的愁绪。这里的“笔底生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内心的情感波动,而“落烛花”则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意象,既指蜡烛燃烧时滴落的烛泪,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哀愁。这一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层次。
第三句“情思经无霜叶载”,诗人继续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里的“情思”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而“经无霜叶载”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意象。它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如同无霜的秋叶,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却依然保持着生机与活力,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记忆。这一意象的运用,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末句“西窗夜雨忆三巴”,诗人将笔触转向了眼前的景象,并借景抒情。这里的“西窗夜雨”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与整首诗的基调相呼应。而“忆三巴”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怀念与追忆。三巴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或某个人。诗人通过这一景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七绝.过五溪
日近中年路转迷,稻粱谋拙旧青藜。
一生鹄影浮云下,学与龙标过五溪。
首句“日近中年路转迷”,诗人以“日近中年”开篇,点明了人生的阶段,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路转迷”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与迷茫。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清晰的人生道路变得越来越模糊,让人不禁感到困惑与无助。
次句“稻粱谋拙旧青藜”,“稻粱谋”原指谋求衣食,这里借指生计或事业。诗人用“拙”字来形容自己的生计或事业,表达了一种自嘲与无奈。而“旧青藜”则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的理想或追求,但如今却显得陈旧而无力。这一意象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反思。
第三句“一生鹄影浮云下”,“鹄影”即天鹅的影子,这里象征着诗人高远的志向或理想。而“浮云下”则暗示了这些理想或志向在现实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诗人通过这一意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透露了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末句“学与龙标过五溪”,是全诗的升华之笔。这里的“学”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学识或修养,“龙标”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人名,但在这里更可能象征着一种高远的境界或目标。而“过五溪”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勇气。这一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