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批复中明确:苏州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继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省会城市中首个获批后,江苏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市级总体规划全部获批,先行实现了市级总体规划全覆盖。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梳理发现,去年9月以来,长三角苏浙皖三省的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国土空间总规均陆续获批。其中,无锡、常州、宁波、合肥均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最强地级市”苏州与南京、杭州两个省会城市,同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各个层级的“中心城市”,体现了国家对各座城市的不同期许。此次苏州城市定位何以升级?同在江苏,南京与苏州未来将如何协同发展、错位竞争?

城市性质不断升级

首先,纵向来看南京与苏州的城市定位历经发展、演变。

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中,其性质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含2001调整版)中,其性质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其性质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在《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南京的城市性质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在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苏州的性质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中,其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其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此前的基础上新增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在《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其性质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从城市性质来看,两座城市都有所变化——

南京实现了从“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向“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从“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转变。

苏州实现了从“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到“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跃升,并提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

核心功能定位有所不同

横向来看,虽然在城市性质上,南京、苏州同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但在核心功能定位上,两座城市有所区别。

具体来看——

南京要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京篇章。

苏州要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综合型现代物流中心、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篇章。

不同的核心功能恰好反映出两座城市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2025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南京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各项工作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城市第三位;185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63.8%;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家,居全国第四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1家,居全国第六位;铁路南京北站枢纽工程开工,宁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七年排名全省第一,第十五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份“成绩单”刚好与上述核心功能一一呼应。苏州同样如此。

2025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6%左右,增速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69万亿元,增加值增长9%左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6家、增量全国第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6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四;实现进出口总额2.62万亿元,增长6.9%左右;新增特色康居乡村300个、特色精品乡村40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12%。

此外,两座城市国土空间总规是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和所在省份《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和苏州也在区域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上有所不同。

南京要服务构建承东启西的双向开放枢纽,深化与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加强南京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省际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苏州则要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长江南北岸城市功能联动,加强苏锡常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2025年怎么干

国土空间规划融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实现“多规合一”,强化了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两市的国土空间总规是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如何奋力达成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将“规划”转为“现实”?

从两座城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记者获悉——

2025年南京将聚力打好经济强基提振、产业科技创新、改革集成突破三大关键仗,全力打好开放能级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民生和社会治理三大攻坚战。

围绕预期目标,南京将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多措并举提振内需拓展外需,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聚焦聚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实践人民城市理念,切实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扎实做好“三农”工作,高水平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5年苏州把“提质增效、创新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要推动“苏州制造”“苏州创新”等提质增效。这意味着苏州将着力推进制造业能级跃升,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打造“智造之城”;着力提升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具体路径包括:推动更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材料、光子、商业航天等优势领域,持续壮大先进产能,抢先布局未来产业。苏州将力争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到55%和40%。加快建设“一区两中心”、桑田科学岛等重大载体,深入实施“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布局建设一批实验室、科创平台、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强化科技招商并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