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一支默默耕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前线的队伍——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他们紧紧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任务,不断创新,勇攀高峰,获得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为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字织网 信用互联
一直以来,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运用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治理、公示、应用。通过从企业信用信息起步,逐步覆盖政府及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推动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有标贯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构建全市五类法人基础数据库,形成覆盖全市两级政府、法人和自然人两类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智能管理“一张网”。
“信用中国(四川成都)”作为成都市信用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已建设了包括天府新区、高新区等在内的23个区(市)县信用门户特色专区,围绕公共信用数据开展了多项主题应用,形成了“一网两库一平台多应用”的公共信用网络体系。据了解,“信用中国(四川成都)”两次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特色性平台网站”,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入选2022年度四川省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截至2025年1月,系统已归集全域成都法人主体694万余户,核心信用记录达到4.69亿条,实现了信用信息的全面覆盖和高效共享。
同时,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还建立了“一横多纵”的信息交换体系,与77个市级部门、1217个区县单位数据对接,与成都市金融机构、政务数据资源中心以及重庆、德阳、眉山、资阳等城市信用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成为全国首批建立信用数据双向传输、统一公示、互联互通机制的城市。
创新应用 信用监管
在信用监管方面,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同样表现出色。他们创新打造的“成都市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覆盖、标准化、智能化的“1+2+3+N”信用积分综合评价体系,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做法。每周自动生成全市397万余户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和风险等级,形成“企业信用画像”,为分级分类监管和缩短优惠补助等审批流程时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还创新搭建了全市信用修复信息化系统,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开通市、区(市)县两级行政处罚线上快速修复通道,实现了行政处罚信息“一次申请、结果互认、两网修复”。这一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信用修复的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智慧服务 信用惠民
在服务群众方面,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同样不遗余力。他们积极开展企业登记电子档案查询“一站办”“规范办”“智慧办”,实现了档案线下窗口、互联网PC端、移动端、智能终端“全域通查”。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公众、企业、司法和政府部门查询企业登记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的需求。2021年成都企业登记电子档案网上查询系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
成都市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窗口
2022年成都市在全国首例实现了档案查询跨区域“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建立了重庆、成都市企业登记电子档案“掌上”跨区域异地一键通查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极大地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2024年致力于服务经营主体信用管理水平提升,为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活动提供参考,启动修订《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目前该标准已被纳入《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技术标准体系》阶段性研究成果。
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继续不断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能力,推动信用监管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和服务领域,提升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治理的能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信用工作队伍。
全媒体记者 王钰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陈蕊妮
校对 | 聂行
责编 | 张可
审核 | 李晓龙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