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上有过很多变革,但如果问,哪一次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毫无疑问,就是工业革命。

经济史名家克拉克甚至说:“人类历史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就是1800年前后的工业革命;世界只有‘工业革命前’和‘工业革命后’的分别;整个人类文明史只有工业革命这一件事值得研究,其他都是不太重要的细节。”

工业革命,不仅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四大影响。

全新的生活方式:一切都走上了快车道

木心有句诗意的话常被人引用:“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所有尚未进入工业时代的社会,人们都只能依靠农业、手工劳动进行生产,效率低下,物质匮乏。所以在所有传统的农业社会,九成以上的人们,都生活在极端贫困中。

工业革命启动后,各种各样的新机器、新产品都纷纷涌现,满足了更多人的生存需求,也让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越来频繁。


随着通信和运输快速发展,人们越发注重精确和守时。人类的时间观从农业社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被切割成了“一时一刻”,人与人的交流变得越发高效、紧密。于是,海量的物质财富不断被创造出来,人类的发展自此走上了快车道。

正如吴乐旻在《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一书中总结的:人类的生活水平在几千年以来都没有太大起色,直到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上的超级变革。这种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农业社会的人们根本不敢想象的。

全新的社会动力:一切源自知识

在农业社会,人数和土地是社会变革、国家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工业革命彻底颠覆了一格局。工业革命后,主导世界的力量将不再是“地大物博”“人海战术”,而是科学技术,特别是创造力和想象力。

工业革命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和更新速度,更是呈现出“大爆炸”的趋势。


所以管理大师德鲁克在《知识社会》一书中说道,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只有知识的生产率才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赢得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个人更是如此。

正缘于此,终身学习、提升知识,就成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必须品质,否则很快就被时代潮流淘汰。

全新的社会结构:多元社会

古代漫长历史中,特别是西方,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平民”二元结构。工业革命的兴起,使人开始世俗化、城市化兴起,社会变得越发流动与多元。

工业革命还催生了资产阶级崛起。他们拥有生产资料,投资建厂,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


同时,农村居民纷纷迁入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他们是最初期的工人阶级,其工作的薪资、环境都很低劣。

但是随着产业形态的升级,新的致富机会不断涌现,普通人创业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和换代,也使得资本家很难长期占据消费市场。所以市场的优胜劣汰,也在促使着阶层流动。正如托马斯·克伦普《制造为王》一书的总结: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制造业、工业、服务业工作,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可以说现代人和古代人最大区别就是身份多元,绝不是单纯的农民、平民等社会标签就能穷尽的。

全新的生存难题: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凡事有利必有弊,带来古今之变的工业革命,当然也不例外。首先,工业社会的冰冷数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都使得现代人普遍精神焦虑,缺少归属感,陷入原子化状态。

其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看似征服了自然、掌握了强大的科技,但也因此积蓄了比自然灾害更强大的破坏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扩张,粗暴开发、破坏自然的恶果逐渐显现,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工业化之前快了数十倍。

工业革命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破坏力得到高科技的加持,已经超出所有自然灾害:核污染、基因改造、生化武器……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因此可以说,工业革命让人类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而最大的危险就是来自工业社会的思维和科技。

今天的我们身处工业革命延长线上,即将面临“工业革命4.0”,唯有不断审视这场器物、秩序和人心的变革,才能看清自己的时代坐标和价值选择。


不幸的是,市面上有关工业革命的书籍,要么是晦涩深奥的学术研究,要么是泛泛而谈的历史读本。因此,一套通俗好读、又能梳理和反思工业革命的经典好书,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为此,诚挚推荐——读懂工业革命六书:

《工业革命(1760-1830)》、《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两本书带你重回惊心动魄的历史现场,探究人类文明史最重大的课题——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

《重说工业革命的经济史》、《工业革命400年》两本书深入工业革命历史进程,梳理工业革命自身发展史,看经济、科学、商人如何相互影响工业革命走向。

《制造为王 : 发明、制造业、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世界》、《知识社会》两本书关注工业革命对历史特别是社会进程的影响,看我们日常生活是如何被工业革命塑造的。六本书构成了一套权威、全面、立体的工业革命通识套装。

稀缺好书·一键打包↓

↓优质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