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尹琳岑

“加强全域、全季、全龄设计开发,完善旅游供给体系。”“提升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交旅融合功能,有机串联531处国保单位和976个景区景点”“发展演艺经济。”……在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举措所占篇幅不小,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加大对中小文旅企业补助扶持力度

中小文旅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少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却存在前期投入巨大但盈利困难的问题。

“以山西凯嘉张壁古堡旅游有限公司为例,自2009年接管开发张壁古堡景区以来,已累计投资约7亿元,并斥资建设新农村,完成村民搬迁,同时吸纳了周边200多名村民在景区就业或从事配套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物保护、景区提档升级、周边生态改善及相关文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多年来,该景区仍未实现盈利,发展动力不足。”山西省人大代表、介休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洁工郝秀花表示。

对于上述困境,郝秀花建议,政府可在文物保护资金政策方面进一步向相关文旅企业倾斜,优化手续办理流程和环节,加快资金审核拨付效率,减少企业前期垫资压力。同时,将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贡献纳入综改资金范畴,给予一定的奖补支持,鼓励企业持续投入。

加大古建文化挖掘力度 讲好古建故事

“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岳阳楼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四大名楼,是因为有王勃的《滕王阁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黄鹤楼》、以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包括我们提到寒山寺,第一印象想到的是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山西省人大代表、长治市文联《漳河文学》杂志执行主编李朋霞认为,古建与文化相伴相生,是文化让古建具有了更久远的生命力。

李朋霞说,古建火了,但是古建文化还远没有达到饱和值,她希望让更多优秀作家参与到山西古建文化的挖掘中,用他们生动的笔去书写这些故事。

此外,李鹏霞还建议让知名作家参与到山西古建导游词的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加大激励政策,用他们的眼睛去发现古建的光华,那么讲出来的古建故事会比现在的故事更丰富更生动。”

激发“数字+文旅”新活力

“我们期待山西文旅产业能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旅游新场景,让一批数字赋能文旅发展的创新案例惊艳出圈。”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河南商会会长刘红星说。

刘红星建议,要培育壮大数字文旅产业,需要充分挖掘山西厚重历史文化资源,深度促进文化、旅游、民俗、美食等领域与5G、短视频、虚拟现实、在线直播等新技术、新业态相融合,激发“数字+文旅”新活力。

“可以运用《黑神话:悟空》引爆山西线下旅游热潮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跨界联动,打造‘线上引流、线下转型’,虚拟连接现实,‘玩家’叠加‘游客’的发展新模式,实现线上场景与线下实景的深度互动。”刘红星表示,未来将重点关注山西文旅领域,带着数字文旅的新创意、新玩法,参与到三晋火热的文旅产业发展浪潮中。

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

“山西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但文物保护工作艰巨、旅游设施设备数智化滞后、管理运营成本支出较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创建。”山西省人大代表、平遥古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讲解员张霄云直言。

张霄云认为,政府应坚持项目引领和品牌驱动,以此提升文旅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品牌项目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联动能力。

“我建议召开较高规格的‘晋商论坛’‘非遗博览会’‘长城学’‘云冈学’‘黄河学’‘古城学’等专家论坛会议,就文化融合发展进行深度讨论,从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社会学、建筑学以及文化遗产学等角度进行多维度思考,依托文化资源打造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地方文化自信和影响力,增强文化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