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下称《纲要》),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和具体规划。

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正当其时。

建成教育强国离不开持续投入,《纲要》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一章中提出要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其中包括: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预算拨款和绩效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于4%;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作用,引导规范社会力量投入和捐赠教育等。

上面两条,也说明了健全教育强国建设战略性投入机制,必须坚持财政和非财政“两条腿”走路,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配置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国家各级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合力作用。

其一必须明确,我国不存在教育投入过剩的问题,也不存在教育投入回报率边际递减现象。

持教育投入过剩观点者的基础认识包括人口出现负增长、教育资源配给已经或者在将来出现过剩现象,也隐含高校毕业生队伍已经十分庞大、面临就业压力等因素。

但应该看到的是,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许多人在进入普通高中之前就被分流,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虽然绝对数量相对较大,但总体比例并不算高。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呼声近年来频频出现,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仍然在路上。

在教育投入回报率方面,去年10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吴舒钰、李稻葵等联名发表文章,以其建立的宏观教育回报率体系分析认为:加强教育投资以提升我国经济的人力资源储备,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衡量,相较于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投资,现阶段将公共资源用于教育投资更为有效。总的结论是并不存在教育投资回报率边际递减的现象。

《纲要》提出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就是持续稳定和扩大教育领域投入的具体体现。

其二是必须保证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并随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长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多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是教育经费第一大来源渠道;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保持在15%左右,是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项目。

《纲要》明确,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也就是说,今后要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随着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从而不断提升与教育投入的匹配度、适应度和契合度。

其三是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持续扩大教育投入来源。

《纲要》明确,要搭建高校、企业、社会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经费筹措合作机制,要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作用,引导规范社会力量投入和捐赠教育。这就是要不断拓宽教育投入来源渠道,不断扩大教育投入总量。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捐赠投入占比不到0.3%,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占比仅为0.3%,社会投入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今后需要加强的是,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个人的关系、解决好社会投入如何扩大的问题等。当然也包括社会投入应该享有的各项权益等问题。

总之,提高教育总体水平永远在路上,这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持续加大投入需要各级财政发挥主力军的同时,也需要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将教育投入意识逐步强化成社会各界的共同指向。《纲要》提出要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充分体现了这一路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