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延安,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宝塔山。延河之畔,拎着大包小包年货的老乡眉眼间笑意满满。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每年,记者到访延安十多次,早已和许多采访对象处成了老朋友。今年春节前夕,记者再到延安发现,“科技范儿”十足的农业越来越“不一般”,“生态储蓄”卖上了钱,完善的产业链激发老乡们拓宽致富思路……
回延安,总有新发现!
市民在延安市宝塔区一处市场选购饰品。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回延安,看发展
见到45岁的李东东时,这个陕北后生正在安塞区高桥镇高桥村的一家现代化养鸡场忙碌。
“怎么不打腰鼓了?”我们有些好奇。
七年前初见,李东东挎着红色的腰鼓、系着白羊肚手巾,脸庞晒得黝黑,打起腰鼓劲头十足。靠着这门手艺,他“打”走了贫困,迎来了新生。
“这几年,儿子一直生病,打腰鼓要外出表演,顾不上家。后来我就在村里的养鸡场找到工作,每月收入七八千元,不用外出奔波,心里更踏实。”李东东说。
“现在村里产业挺多,只要能干,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告别时,李东东向我们久久挥手。
为乡村植入更多致富产业,让老乡拥有更多就业选择,老乡们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多底气。
筹谋产业发展,是延安推进乡村振兴的法宝。行走在延安的山峁沟梁,红红火火的文旅产业,让不少老乡有了新营生;“一键操控”的温室大棚更是让老乡们挺直了腰杆。
宝塔区刘兴庄村,36岁的刘浪浪正在智能化温室大棚里采收有机西红柿。“坐在家里,只需轻点手机,就能操控卷帘和水肥,方便又省心。”刘浪浪边演示边说,“而且,我搞的蚯蚓肥实验效果好得很,农产品获得了有机认证。下一步的目标是大力推广,让村里人也受益。”
在延安市宝塔区刘兴庄村,刘浪浪驾驶农机在大棚内运送物资。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2024年前三季度,延安市一产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6%和7.7%,排名陕西省第一和第二位。
回延安,为惦念
见到“树痴”张莲莲时,73岁的她感冒刚好,但精神头一点儿不减,浓浓的乡音铿锵有力。
2018年,我们记录下“用坏了一百多把锄头,穿坏了三百多双鞋”的张莲莲,立志“要把苍凉荒山变成葱茏林海”的感人故事。
七年后,她依然三句话不离种树。“这几年身体不好,我种得少了,把锄头交给了儿子儿媳,他们比我种得好。”张莲莲说,“栽树的事,不能停、停不下!”
顺着山路,驱车而上,夕阳下的山林闪着一层层金光。张莲莲的儿媳李红卫领着我们来到林中的农家小院,院墙外的“家训”格外引人瞩目:植树造林一定会过上好光景!
“光景确实越来越好,我们一边种树,一边搞林下养殖,6000多只散养的‘跑山鸡’过年可不够卖!”李红卫带我们边走边聊。
绿树无言,青山为证。一棵接着一棵,一代接着一代,延安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统计显示,延安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1077万亩,建成各类淤地坝超1.16万座,全市多年平均入黄泥沙量由原来的每年2.58亿吨下降到0.31亿吨。
延安的“生态储蓄”还卖上了钱!2024年,宝塔区薛张小流域完成陕西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成功转让15.1万吨碳汇减排量,交易金额达543.6万元。
回延安,畅梦想
热热的炕头上,暖暖的炉火旁,话话越拉越亲,梦想越聊越有劲。
苹果是延安的农业主导产业。这些年,随着延安苹果的品种选育加快推动,189条苹果智能选果线和170.1万吨果品冷气库的陆续建成,延安苹果的产业链条日益完善、销售持续走俏。这也激发出不少果农的新思路。
安塞区南沟村,69岁的赵永东狠下决心,要把自家20亩老果树连根挖掉、换成新品种,“婆姨开始不同意,说一把年纪了还折腾啥。我拽着她外出考察了一回,看到效益不错,终于松了口,过完年我就开干”。
洛川县南贺苏村,38岁的张师刚一边埋头钻研种苹果技术,一边搞起了直播授课,“苹果收成好,咱信心更足了,我得把果树修剪技术教给更多人”。
说不完的梦想,讲不完的奋斗,这是乡村拔节生长的动力,也凝结着革命老区的精气神。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不竭的动力,激励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延安已开展吴起、南泥湾等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黄龙县三岔镇、宝塔区甘谷驿镇等10个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果树认养”等新型农业产业模式蓬勃发展,正在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离开时,纷纷扬扬的大雪洒向厚重的黄土高原。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延安南泥湾一处广场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红色大字更为遒劲醒目。
延安,延安!
记者:陈钢、张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