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月20日电 题:千米长宴年味浓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了重庆江津中山镇千米长宴,撞上了一场热闹非凡、年味浓浓的团圆宴。
天麻麻亮的时候,古镇牌坊前传来阵阵笑声,从牌坊到古镇一公里多的路上,两边树枝上挂满了绚丽的彩带和各式灯笼,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顺着青石板路前行,只见长长的宴席沿着街道蜿蜒,一张张大圆桌整齐排列,场面蔚为壮观。
古镇里,各家各户厨房灯火通明,剁肉、切菜、摆盘,忙得热火朝天。居民丁常财开了一家餐馆,他一边指挥着员工煮汤,一边笑呵呵地说:“我们这个千米长宴特别讲究,猪是才杀的本地土猪,吃起来让人香掉嘴!蔬菜也是刚从地里摘的,水灵着呢。”
“千米长宴”是中山镇流传近千年的传统民俗,每逢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古镇居民就沿街设宴,邀请八方来客与本地居民一起品年味、享团圆。
“真丰盛啊,今天来的客人可有口福了,咱这一直是这么多菜吗?”记者忍不住发问。
忙着摆放桌签的居民阳肆军接过话茬:“哪能呦,虽说这长桌宴年年都在办,但是以前食材有限。现在可不一样喽,家家户户都想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规模和菜品都是一年比一年丰盛。”
餐馆帮厨陈启辉也忍不住插话:“为了办好长桌宴,我都在网上学了好几招,保管今年菜的味道更好!”
12点整,在传统的祭祀祈福仪式后,千米长宴正式开席,1100多米长的老街顿时香气四溢,人们扶老携幼,喜笑颜开地围坐在桌旁。
“开宴啰!”一道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被端上餐桌,石板糍粑、烟熏豆腐、卤乳鸽、尖椒鸡等菜品摆满了圆桌。正当记者准备享用香气扑鼻的美食时,听到人群里传来一声:“打盆”表演来了,快去看啊。
“什么是打盆?”记者抓住一位居民问道。
居民回答:“‘打盆’是古镇上菜的特色形式,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震撼了。”
记者赶忙放下筷子,挤进人堆。“上菜了!”一声洪亮的号子响彻现场,循声望去,一名身着红衣、脚穿草鞋、头裹白色头巾的男子登场。只见他脱手顶着一张长约2米、宽20公分的木托盘,10多盘热菜整齐地摆放在托盘中,踩上了方桌上的凳子。
“这叫打盆登高,亮的就是绝活。”一旁的居民说道。
男子站在高台上,双手挥舞方巾表演了一番后,走下台子,将菜稳稳当当送到席间。
“我叫杨光祥,今年68岁了,20多岁就学‘打盆’,祝你们吃好喝好。”杨光祥说,仅“打盆”的托盘就7公斤重。
“那您累吗?”
“不算累,我干习惯了,累不累要看朋友对不对味,对的话我还能再端几年。”言罢,杨光祥哈哈大笑。
菜不断上桌,席间的人们也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唠着家常。“今年收入还行吧?”“孩子工作顺不顺心呐?” 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孩子们在桌子间嬉笑奔跑,高兴劲儿都快从眼睛里溢出来了。
当天,非遗鲤鱼灯、舞龙舞狮、杂耍、川剧变脸吐火、状元巡街等10余项江津非遗项目接连上演,现场氛围热烈。新春楹联送福、非遗版画体验等活动,更是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
只见川剧变脸大师气宇轩昂地走上台,眼神锐利,手在脸上轻轻一抹,一张脸谱“嗖”地一下,如闪电般迅速变换成另一张;非遗绝技川剧喷火更是点燃了现场,脸部涂满油彩、身着华服的演员,手中握着特制道具,深吸一口气,胸膛高高隆起,猛地向前倾身,头部快速摆动,同时嘴巴用力一喷,刹那间,一道足有丈余的火焰喷射而出,将空气烧出“呼呼”的声响。
现场气氛瞬间“轰”地一下炸开,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吃得太好了,表演也震撼,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来自捷克的王杰说,他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场感受到了喜气和热闹。
据介绍,当天古镇准备了460余桌特色宴,3万余名游客齐聚,逛老街、赏非遗、品美食、忆乡愁,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盛宴的魅力。
千米长桌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新春,千米长宴用它独特的方式传递着温暖与喜悦,也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