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但甲流不请自来,打乱了一些人的生活节奏。部分地区甲流感染病例增多引起了不少关注,一些诊断办法、应对招数、恢复措施等受到热议。

甲流在我国纳入乙类传染病症管理,确诊甲流的典型症状是:突发高热,发烧畏寒并存,全身乏力,伴有胸闷和呼吸不畅,出现咳、喘、涕、痛、酸、泻等症状,缓解症状可打出组合拳:抗病毒治疗+退热+化痰和雾化+抗过敏+止泻。

热门药物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布洛芬、溴己新、布地奈德混悬液、西替利嗪等,通常3——5天可缓解,一周内基本恢复。



但一些患者遇到“甲流恢复期困扰”,就是甲流过后遗留部分症状,拖十天半个月,甚至好几周没能缓解,反复发作,被民众称为“甲流后遗症”,不胜其烦,不堪其扰。

这些症状包括咳嗽、咽痛、痰多、口疮等表现:

1、咳嗽表现是毫无征兆的咽痒,猛咳几声,晚上或半夜尤其明显,甚至把自己咳醒,影响社交形象。

2、咽痛表现是嗓子干痛或口苦,咽不下、咳不出,可见咽部充血部分肿胀,黏膜肿而不红,可能有慢性咽炎,有时引起头痛。



3、痰多表现是:一个痰液清稀,呈水样有泡沫;一个是黄而黏,或黄绿色;一个是吐不尽。反复出现,引起吞咽不利。

4、口疮表现是:口疮就是“口腔溃疡”,舌红苔黄或薄白,感觉灼热疼痛,口张不利,影响咀嚼和吞咽,有时伴有牙痛。

这些问题用现代化学药物不一定能解决,或者担心副作用太大,想用中药方剂和中成药解决。中医在这里提供几个思路。

甲流发展阶段大致是:风寒/风热表证阶段,正邪相争,然后风邪犯肺,痰浊蕴肺,入里化热,接下来影响胃气,出现感冒夹积,邪热走窜冲撞全身,有时伴随“寒包火”。



关键是如何对症治疗,尤其是甲流恢复期的咳、痛、痰、炎症等问题,怎么又好又快解决?讲7个方剂或中成药。

一、应对甲流后期咳嗽,可用2类方剂。

1、辨证是风寒感冒,用止嗽散汤方,对症是咳嗽多又密,痰液在喉咙拽不出来,总感觉有异物感,有恶风发热感,舌苔白腻,脉浮数。

此时寒邪留恋不去,引起发痒而咳,表邪未尽,肺气失宣,止嗽散共7味药,全方辛温解表,宣肺疏风逐邪,止咳散寒润肺。



如果是中成药,或可用银翘解毒片,如果咳而无痰,可用枇杷川贝糖浆

2、辨证是风热感冒,用大青龙汤,表现是有热烦躁,如果痰液偏黄,比较黏腻,咳喘较重,用急支糖浆,由于使用大青龙汤需要辨证,注意遵医嘱服用。

二、应对甲流后期咽痛,可用3个方剂。

1、附子干姜汤,该方仅2味药,出自《伤寒论》,辨证风寒感冒而且肾阳不足,症见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烂,咽痛且畏寒,需多穿好几件衣物,夜间睡觉要多盖点被褥的患者。

2、少阴柑桔汤,该方有9味药,出自《外科正宗》,辨证风热感冒,虚火上灼咽喉,气血瘀滞引起的咽痛、喉痹,伴有手足心热、头晕、脉细数。



3、甘露消毒丹,该方由11味药组成,出自《医效秘传》,原来是暑热夹湿引起咽痛可用,但如果是甲流邪留气分,疫毒湿热并重,可用于利湿化浊解毒,解除咽痛之困。

三、应对甲流后期痰多,可用1个方剂。

无论何种问题引起的痰多,中医辨证思路是“见痰莫治痰”,意思是不能只看痰证表面去论治,而要找到痰的根源。有的人化痰用二陈汤,或许效果不好,问题有可能是没找到痰根,治疗可从2方面考虑:

1、着眼于“拔痰根”,用理痰汤,该方仅7味药组成,可看成是二陈汤的衍生方,通过固肾补元,提升肾脏运化水液能力,兼健脾、燥湿、补肺,化开痰浊,从二便排除。



2、着眼于患者体质长期较虚,伴有血瘀的问题,肝气旺、肺气不足,用桂枝茯苓丸加一贯煎,这个方剂一般用于有慢病、基础病的甲流患者,或长期身体状况不佳的人群。

四、应对甲流后期口腔溃疡,可用1个汤方。

口疮(口腔溃疡),一般在疫毒初期和后期会出现,疼痛烦人,由脾胃气虚、脾胃虚实夹杂,心胃浮火引起,多见于中青年人,尤其是岁末年初加班多、压力大,不小心就口舌生疮。

治疗可用“半夏泻心汤”,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加减化裁。全方7味药组成,寒热共调,除心下痞,无需分辨实火还是虚火,均能使用。从患者看,青少年实火居多,中老年人虚火居多,应补中益气,温脾清胃,解毒祛火。



上述7个方剂只是对症治疗,需要在辨证基础上进行,有的患者可能好几个症状夹杂、轻重不一,需要根据不同的主证、兼证来统一衡量取舍,找到综合解决办法。

总之,甲流后期咳、痰、痛、疮等问题,对省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要认真重视调理,这7个方剂或能帮上忙,但需要辨证论治,遵医嘱用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