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办公厅近日发布《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不再接受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指出青创赛是“一项面向国内15至24岁青少年举办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发现和培养活动”。小学生和初中生被禁止参加这一我国最知名的青少年科创赛事后,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上海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副校长说,她现在有点迷茫,因为学生不能参赛后,小学和初中科学教育的激励机制就缺失一大块,相关教学工作的“抓手”没有了。从事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特聘专家葛晨捷呼吁,教育部门要采取“补位”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激励机制,并推动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走进中小学,弥补教授团队不再指导15岁以下学生参赛的空缺。

参赛学生“拼爹”引发公众关注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大幅改革:在参赛对象上,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和科技辅导员参赛,重点面向15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群体开展;在评价机制上,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的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确保竞赛公平公正。

记者从上海市科协了解到,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新方案还在征求意见阶段,会有比较多的改革举措,但目前不能确定是否不允许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当然,往年上海市青创赛的一批获奖项目会被推荐参加全国青创赛,今后这条通道肯定没有了。

“中国科协的这个新规出乎我意料,但这两天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葛晨捷告诉记者,“毕竟,青创赛的一些弊端存在已久,比如过度指导、弄虚作假。”

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国家和地方青创赛项目受到公众质疑的事件。如2021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一名领导被曝将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研究成果“改造”成儿子的参赛项目,使他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被合肥一所重点高中录取。面对舆论压力,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相关学校都作了正式回应。



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发布声明。

“青少年科创大赛的‘拼爹’现象并不罕见。”葛晨捷说,“我指导过一名大学教授的孩子,在讨论参赛项目选题时,教授推荐了他自己的科研项目。我告诉他,这个科研项目太前沿了,远远超出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不适合作为参赛项目。”

记者在采访青创赛时,也发现了一些有过度指导之嫌的获奖项目。比如一个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评委肯定的小学生发明成果,其缘起是这名小学生的妈妈给外婆打电话,但外婆家电话始终处于占线状态,焦急的爸妈去外婆家探望,才得知是外婆没挂好电话听筒。能不能发明一个装置,在没挂好听筒时发出乐声和亮光,让老年人注意到呢?孩子在科技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索,最终研制出“电话听筒提示器”。虽然这个“发明故事”值得点赞,但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孩子家的亲戚擅长电子工程,也参与了这个项目。

为孩子搭建新的科学家教育平台

据了解,为应对小学生参赛的过度指导问题,上海市青创赛近年来评审项目时,只要评委认为一个项目明显超越了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就不会让它进入终审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评委很难按这个标准作出明确判定。由于低龄段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很有限,如果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会有不少优秀项目被挡在终审门外。由此可见,中国科协采取“一刀切”的改革做法有其合理性,至少消除了评委的烦恼。

另一方面,这项改革举措会消除升学阶段的一些不公平隐患。过去,部分高中优先录取青创赛获奖学生,组建科技实验班,客观上导致不少学生带着功利心参赛,教师和家长则可能给予过度指导,甚至弄虚作假。

面对改革,中小学校长和科技老师的烦恼却随之产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贯制学校副校长说,她感到有点迷茫,学生不能参加青创赛后,怎么考核小学和初中的科学教育水平?虽然还有其他的中小学生科创赛事,但青创赛的含金量是最高的,今后很多学校每年比拼的一个目标没有了。



上海小学生在学习电路板的结构和科学原理。

如何为校长和老师们树立新的目标?葛晨捷认为,教育部门要及时填补赛事取消留下的空白,研究制定针对15岁以下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教育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让基层学校在新的机制下展开适度竞争,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在他看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是单纯的比赛,还是一个推动两院院士、高校院所教授指导中小学生投身科创探索的平台。每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期间,院士和教授都是评委的核心力量,并给予参赛学生悉心指导。“15岁以下学生不允许参赛后,希望针对这个年龄段的高端教育平台不要消失。建议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联手建立新的平台,让低龄段孩子有机会与科学家交流,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为高中和本科阶段投身探究式学习打下基础。”

来源 | 解放日报

作者 | 俞陶然

责编 | 陆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