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春帖惠万家:以文化之名,绘南京新篇
岁末年初的温馨时刻,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公益活动——“文都春帖惠万家”,将于1月20日在南京这座拥有1800年文学传统的世界文学之都全面开启。主办方选择在中华门、解放门等点位,以“城墙诗会”和“朗诵秀”的方式举办活动,并由志愿者向广大市民和游客进行春帖公益派送。
“文都春帖惠万家”活动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意视角,将春帖这一非遗符号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不仅丰富了南京城市文化的内涵,更让这一传统年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活动由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市“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金陵金箔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
周学是此次活动策划人,对于南京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希望通过“文都春帖惠万家”活动,让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化建设更多地参与到公共领域当中,让更多人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获取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从而充分彰显文都南京所特有的文化思想张力。
周学表示,春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习俗仪礼、技艺与知识,还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24年,中国政府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使得春节这一“中国年”从全球华人最大的节日升级为世界人民共享的国际节日,更有助于展现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促进全球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此背景下,以春节为节点,以“文学”为载体的创意活动及内容传播,无疑能够进一步放大南京城市文化声量,塑造南京城市文化形象。
南京的文学传统源远流长,从“天下文枢”到世界“文学之都”,一古一今两张文化名片的迭代,不仅开启了文都南京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想和追寻,也为南京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周学介绍,“文都春帖惠万家”活动,正是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南京文化资源的一次积极探索。这次活动,将文都南京绵长的文脉、丰厚的资源、卓越的成就、纷呈的佳作,以新春佳节的创意策划为载体,营造出浓厚的节庆氛围,让市民和游客在感知城市文明的同时,赓续文都文脉,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的创新点在于见人见物见生活,既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和保护,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尊重。周学认为,南京城门挂春联活动已成为具有南京特色的年节文化活动品牌,每年都在中华门、集庆门等13座城门悬挂楹联家与书法家共同创作的巨幅春联,这些春联不仅展示了南京城市文化和楹联文化的魅力,还成为南京人民迎接新春佳节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如何让这一成果的影响力触达千家万户,从城门到家门,从城墙到书房,到家庭的、社会的各个角落,是此次活动策划的重要考量。
从更微观的角度入手,将春节这一影响最为广泛的非遗与“春帖”活动相结合,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活动邀请了包括百岁老人俞律、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当代著名哲学家赖永海以及著名作家叶兆言、苏童等在内的文化艺术名家,这些名家在各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代表着文都南京的城市文化形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的参与,不仅提升了活动的文化内涵,更让“春帖”这一载体具有了更强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
在谈到“春帖”与“春联”的对比时,周学表示,春帖与春联虽然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待,但二者在体式、内容和表达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春帖多为五、七言绝句的帖子词,写于绢上,张挂于壁间或门楣上,过后取下收存,与春联的书写和张贴方式有所不同。这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更在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其独特的魅力。此次“春帖”作品在内容选择与创作方面,既有传统年俗的吉祥话、祝福语,也有契合“乙巳春节”的新词,如赖永海先生题写的“逶迤腾升”、朱赢椿先生的“虫子书”等,这些作品不仅富有创意,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文都春帖惠万家”活动通过创新的形式和手段,将当下的情感和体验转化为每一个个体的内在驱动,让中国故事可以超越时代、语言和文化的边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现场,主办方特别向以色列、格鲁吉亚、安哥拉、埃及、菲律宾、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匈牙利、希腊等国家华人、华侨社团,以及香港海内外华人华侨联合会等机构赠送春帖,同时还向爱德基金2025“薪火相传、温暖回乡”专项公益活动赠送2000份精美春帖。随着“文都春帖惠万家”活动的持续深入,南京的文化声量将得到进一步放大,城市文化形象也将更加鲜明。这一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相信通过这一活动,南京将再次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展示其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风采,向世界讲述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