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没听过良渚,更不知道5000年以前存在过良渚文明,直到同花顺的小哥哥说酒店在景区里面,我搜了以后才知道有个名字叫良渚。

从酒店到良渚遗址公园大约4公里,路两边树木环绕,青山隐隐;要是夏天来这里,风景一定更好看。

站在景区莫角山宫殿的遗址上,即地势最高的城址中央,举目四望,想到脚下这片土地是新时代时代古良渚国王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心里就会有所触动。



古建筑和遗址存在的意义之一,在于告诉了我们时间的长度。

500年是什么概念,5000年是多久?与漫长的时间相比,人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而已。



进入景区以后你看到的都是大自然的东西,而不是钢筋水泥。

看到这些田地和土路,我就觉得很亲切;这些土地大概都在修整吧,如果秋天来这里,看到的就是金黄色的稻田。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过炭化稻谷。
在良渚古城内城区池中寺遗址,考古出土了约20万公斤的炭化稻谷;专家推测这些古城中的稻谷很可能由城外居民种植,收获后不断向池中寺输送。

我们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很多人半信半疑;而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的发现,并被评为了世界遗址,更加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景区有一种空旷野性的美。

我去的那天人很少,到处都是土地、树木和随风摇曳的狼尾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阳光落在田地里,也落在我身上。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占地3.66平方公里,脚踩在土地上咯吱咯吱响,远处是绵延的群山;当时杭州特别冷,风很大,在这片土地上,同样的风大概也在5000年前吹过这里的先民。

为什么这几年我越来越喜欢这些地方?

因为万物一体,我本来就是从泥土中来,来自于大自然;但是,那种诗酒田园的生活只能在诗歌里见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不是整天在写字楼里的打工人能享有的生活。

人的很多智慧来自于大自然,可是我们距离大自然越来越远。





古人没有手机不拍照片,他们的生活场景我们只能靠想象。

茅屋隐藏在草丛后面,日落时候升起了袅袅炊烟。

风和日暖,先民们爬上了屋顶修房子。

竹排在河道中行使,河里的鱼就是他们的美味晚餐。

虽然不知道良渚文明为什么会消失,或者说它没有消失,而是融入到了后来人的精神内核中,比如说对玉器象征意义的认可,比如对玉琮的喜爱。







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