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过个年热热闹闹,现在过个年冷冷清清。”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如今腊八过去许久,似乎还没什么过新年的感觉。
难道真的是年味淡了吗?过去的照片里可能有答案。
小时候盼着过年,长大害怕过年
小时候一到新年,总是格外开心。
学校早早给放了假,有一整个月的时间可以玩耍。
妈妈会带着去买漂漂亮亮的新衣服,新鞋子。
爸爸会带着买好看又好玩的烟花爆竹。
家里会准备吃不完的水果和瓜子,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
外地务工的叔叔婶婶,会带着精美的玩具回来。
走亲戚的时候,口袋里的红包塞得鼓鼓囊囊。
下雪了,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滑雪、堆雪人。
小孩子的年,过得快乐又充实。
但长大后的年,似乎就变了味。
回家的票怎么也抢不到,最后只能拼车回,路上还堵得十万八千里。
到家后还没睡几天懒觉,就被父母张罗着干活。
干完活,就该去到集市上置办年货了,大包小包地提溜回家。
路上看见买烟花和炮仗地,随便选几样,就得好几百。
好不容易熬到过年,来的亲戚张口闭口就询问工作和情感问题。
想躲到房间清静一下,又发现被小孩子占领了。
小时候对过年的那种期待,似乎早已伴随着成长逐渐消失殆尽了。
或许,年味仍在,只是曾经那个盼望着过年的小朋友长大了。
或者说,如今过年的时候,能体会到那份“特殊年味”的不是你了。
便利的生活,减少的团聚感
对曾经的人们来说,过年是难得的团聚时刻。
无论多远多困难,都要赶在除夕前回家团聚。
春节前夕的车站里,挤满了等着回家过年的人。
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也不见累,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期待。
宽广的公路上,都是顶着寒风骑着摩托赶回家的人,脸吹得僵硬也不愿意停歇。
拥挤的集市上,大清早就挤满了置办年货的人。
人头攒动,叫卖声、问价声、鸡叫声络绎不绝。
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排着长长的队也没有丝毫不耐烦。
那个时候,村镇上的青年人几乎都外出务工了,回家一趟不容易,基本上只有过年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
所以春节的团聚,成了他们极其珍惜的时刻。
但如今,科技的发展,让这种团聚感大大减弱。
想念家人,一个视频电话,就能看见彼此,缓解思念。
如果想回家,随时都可以买到票,高铁飞机,半天不到甚至一小时内就能到家。
办年货就更方便了,手机购物软件一打开,今天下单明天送到,便宜又省事。
种种便利下,春节的团聚时刻,好像没了过往的那般厚重难得。
还有不少人选择异地过年,“错峰”团聚。
科技的便利,虽然让新年的团聚感被削弱了,但也让家人见面的机会变多,也让过年变得更方便。
物质生活的提高,让年不再特殊
如果说科技的提升,让新年的团聚感变淡。
那么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直接让年变得不再特殊。
曾经过新年,是劳动人民慰劳自己的时刻。
勤勤恳恳一整年,省吃俭用,一斤猪肉一大家子能吃一个月。
过年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猪肉十斤二十斤地割,鸡鸭牛鱼都得备上。
包饺子、炸酥肉、炸鱼肉、蒸猪肉、炖排骨等等,各式各样的菜只有春节才能大吃特吃。
而且缝缝补补了一年的旧衣服,也终于能在春节这天换下,穿上崭新漂亮的衣服。
但如今,衣服不用等到春节再穿,肉也是想吃就吃,不用等到春节再吃。
曾经春节一连能吃好几天的肉,能给人开心坏。
如今一连吃几天重复的饭菜,而且是热了好几次的饭菜,只会让人觉得腻。
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曾经吃肉穿新衣的“春节限定”,变得不再特殊。
不过,也正是祖国的蓬勃发展,才让每家每户,每天都吃得起肉,每个月都穿得起新衣。
新的方式,新的年味
或许年味没有消失,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
有人说没有鞭炮声就不像过年,于是出现了电子烟花、电子鞭炮。
有人说怀念曾经的春节,于是就在游戏里搭建自己独属于自己的童年回忆。
有人说春节不像吃“剩饭”,于是主打家乡味道的“预制年夜饭”上了桌。
新一代的年轻人,有着自己的过年方式。
新年换个新美甲、做个新发型、换个新的手机壳,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年仪式。
春联也不再局限于曾经的样式,迷你春联越来越多,春联上的内容也搞起了创新。
而且,红包也搞起了新花样,现金已经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求了。
红包里塞一张刮刮乐,红包金额全看运气。
看电影也成了这群年轻人与友人的新年聚会方式。
一到大年初一,电影院就挤满了看春节档的年轻人。
当代年轻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过年。
曾经的年味,或许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结语
物质生活的提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让曾经春节难得的团聚与享受,变得不再新鲜。
新年变得没有记忆里那么热闹、那么难得。
正因为如此,才会觉得年味不再浓郁。
但也许,长大后的我们,正在用新的方式延续这份“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