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最近,上海和北京多名权威医学专家、政协委员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公开质疑官方集中采购的药物质量不稳定,出现“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等现象,让长期被诟病的集采药质量问题再受关注。
集中采购是中国医保局2018年推出的方案,旨在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压缩用药价格,保证低收入者能用得起药。在上月最新一轮采集中,许多药降价幅度超出预期;与此同时,没有一家原研药(过了专利期、由原生产商生产的药品)企业中标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等20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提案直言一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但医生在临床使用中没有选择权,呼吁给原研药留出通道。
郑民华说,他的父亲长期高血压,以前一直使用原研药,但最近社区医院换药,结果父亲“血压一下子(飙)到180”。郑民华发现国产药按说明书指示吃一粒血压降不下来,需服两粒。
郑民华指出,官方采集药品价格确实被压低,对降低医保和老百姓的负担也起了很大作用,但部分药物质量不稳定,出现“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等问题。
在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冠心病专家卢长林也提交提案,称医生普遍反映,与进口药或原研药相比,集采药疗效欠佳
卢长林举例说,临床发现使用相同剂量的新型口服抗凝药,进口药可有效预防患者卒中和肺栓塞等,而使用集采药,患者卒中、肺栓塞的权重较大。集采药不良反应也较大,病人换用集采药后,甚至出现过敏反应,说明药物纯度不够,制作工艺有问题。
对于这样的新闻,我只想说一句话:请大家记住这几位专家的名字,并且感激他们。
我一直没有写集采药的问题,尽管我在网上看到了海量的信息,反映其中问题。
我没写是因为我并非专家,即便看到再多关于集采药效果的质疑,也不能轻易得出“集采药有问题”这样的结论。所以,我也一直在等国内专家的发言——因为我相信,还有这样的人在。
“让专人说专话”,这是我的准则之一。因为一个人无法对所有的事情都去发声,而只能就自己所了解的、懂的事情去发声。在好几次准备写集采药、原研药仿制药问题的时候,我都因为这种想法而克制了发声的冲动。
但网上铺天盖地的帖子,其实早已经证明了问题所在。什么麻药效果不佳导致手术疼痛,还有心血管手术的缝合线无法国产替代,等等,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是无数病人的痛苦和医生的困惑。
甚至有医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接受的医疗教育全被推翻了,已经没有办法按照以前学的内容去执行手术和治疗。
医药集采,自有其逻辑,但背后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你搞这个可以,但不能强行让进口药退出呀!
以低价药逼退跨国药企,受害者会是谁?
医药行业跟一般的制造业不同,一般制造业,你用廉价低质量的货物赶走外国品牌,倒也不会造成什么大害。但医药属于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要命”行业,是最直接关系到民众生活质量甚至生命质量的行业,怎么也搞一刀切?也搞民族主义?
最近,随着进口麻醉药的退出,“针刺麻醉”也同时开始甚嚣尘上,更是令人感到不安。
我在《中华疼痛学杂志》看到一篇论文:《针刺麻醉为何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其中有一段:
针刺可以镇痛,针刺麻醉(针麻)是针刺镇痛的延伸,但针麻始终难以攻破麻醉的大门。因为镇静/镇痛是麻醉的两大支柱,而针麻要求患者清醒合作,既不"麻"也不"醉" 。清醒是针麻的最大优势也是劣势。针麻不镇静,镇痛就成为针麻的关键。为了让针刺镇痛持续发力,必须有人不停地捻针或用电针代替手捻,麻醉科医生还要不停地在床头安抚鼓励。为什么针麻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主要存在3大难题……
在文革中,针刺麻醉成为了“阶级斗争的武器”,也成为”打击洋奴”的旗帜,只要反对针刺麻醉的,就会被判定为“反革命”,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光大。
在当时的一段描述中我看到,针刺麻醉过程中,因为患者是清醒的(只镇痛而不睡着),这样就有时间和机会在手术中去学习革命思想。
文革期间,很多公立医院还成立过“打鸡血门诊部”,专门用打鸡血的方式给病人治病,认为“包治百病”。
其实从1950年代开始,“团结中西医”的运动就被搞了起来。不过,这个团结仅限于西医学中医,而不准中医学西医。那一时期,中医都是政治正确,而搞西医就是“路线错误”。
“要西医学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当时顶层的要求就是这样。
这种风气之下,很多已经学成西医的医学生,又被“回炉”去学中医,成了半吊子中医医生。在实践中,一些需要立即手术的病症,中医要求喝汤药解决,如果动用手术的话会牵扯到“反中医”的路线,会犯政治错误。
这期间,有过多少悲剧?不得而知。
但后来终于回归了实事求是、科学精神,针刺麻醉的不稳定性和难操作性,盖过了它的有限效果。医学也终于回归了医学本身,而不再是意识形态的武器。
现在,从集采到针刺麻醉,需要保留被质疑的机会,民众需要有质疑的权利。这时候,医学专家的发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提供足够的影响力,让这些事情回到科学本身。
为集采药发声的专家,都是中国的良心!请大家记住他们的名字,支持他们!毕竟,药物、医疗问题牵扯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正如最近我看到一位网友发的帖子:在进口药退出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时代变局对我的影响。
然而,此时的更多网民,却仍然沉浸在“美国人来小红书倾诉自己生活水深火热”的自豪感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甚至也不关心自己以后将会在医院,用到什么样的麻醉药。
将医疗意识形态化,将医药问题捆绑在民族主义情绪上,这些都属于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如果民族主义者们还在坚持“针刺麻醉”,那就请先给他们来上一针!如果少数人喜欢国产药物替代,那就请他们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