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就在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的时候,医保局却在1月21日赶往上海,要当面听取关于集采政策和中标药品质量质量的相关意见。
春节前通常是各机关单位准备放假的时候,但最近集采药的质量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医保局非常重视,召集了一次特别行动,而且不仅自己来了,还叫上了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监三个部门,摆出“三堂会审”的态势,这个动作耐人寻味,而且给上海医保局的交流提纲中信息量很大。
一、为什么要“三堂会审”?
如果把我国的医药体系比作一个大公司的话,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为什么要联合行动。医保局就像是公司的“采购部”、药监局像是“质检部”,卫生健康部则像是“生产部”,而参与集采的药企,就是公司的“原料供应商”,集采中标的药品自然就是“原料”了。
医保局作为“采购部”,核心任务就是控制原料的价格。集采的逻辑就是通过大规模统一采购,压低药价。说白点就是怎么用最少的钱,采购到最多的药。集采药招标走流程,价低者中标。
药监局作为“质检部”,主要职能是对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上市前、上市后全链条的监督管理。集采中标药企的生产质量、GMP认证,包括仿制药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这都是药监局的工作范围。集采招标的仿制药品,必须通过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也就是证明仿制药跟进口原研药具有等效性。
而卫生健康部门作为“生产部”,就是广大一线的医院和医生们,是日常使用集采药的部门,他们每天跟患者接触,集采药品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药效如何,他们的体会最直接。这次部分集采药的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引起医保局的高度重视,就是因为上海的一线医生站了出来,而且他们的身份特殊,是上海政协委员,20多位委员发起了议案: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
集采药招投标是医保局主导的,药价是大幅降了,但患者和医生都反映质量不如原来的好,矛头的焦点自然指向了医保局。但医保局尴尬之处在于,他们是负责集采药招投标,但中标药品的质量管控、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都归药监局管理。
医保局、药监局、卫生健康,属于平级部门,谁也管不着谁,但在集采药的采购和使用上,三个部门又是一条线上的,牵一发就动全身,这就是为什么医保局要拉上这几个兄弟部门,在春节前赶赴上海听取意见,来一次“三堂会审”的原因。
二、医保局:没有“一刀切”全部使用集采药的规定
医保局在给上海医保局的回复中,有一句话很关键:医保局没有“一刀切”的规定和不允许使用“进口原研药”。集采药的采购量只占医疗机构报量的60%到80%,剩下的20%到40%,医院可以自主选择采购品牌。这段话看似平淡,但其实是在回应一个大家普遍担心的问题:进口原研药会不会因为集采政策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以2024年12月的第十次国家药品集采为例,这场竞标堪称“价格血战”,创下了多个“历史之最”:采购规模最小、竞争最激烈、流标率最高、降价幅度最大。平均降幅超过70%,部分药品价格甚至直接“腰斩”90%以上。比如,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从165元一支降到0.89元一支,阿司匹林肠溶片更是低至每片3分钱,一个月用量才1块钱。这种价格,中标药企自己都觉得“肉疼”。
从这次集采的结果来看,不少原研药企直接选择了“退赛”。比如默沙东,手握5个品种的报价资格,却直接放弃了3个,剩下的两个品种报价高得离谱,明显是“陪跑”心态。原研药企的退出,一方面是因为研发成本高,无法像仿制药企那样大幅降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低价竞争的抵触——毕竟,药品质量不是靠压低成本就能解决的。
但问题在于,如果价格是集采药中标的最主要标准,那进口原研药可能就真的没有任何优势了。长此以往,进口原研药企可能会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而大家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以后三甲医院就算想用进口原研药,也没得选了,只能用集采药。哪怕是患者愿意自费掏腰包,也可能没有原研药可用。这样一来,患者失去了选择权,整个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也会受到打击。
所以医保局的回复,显然是要缓解大家的这种担忧。但关键还得看实际操作中,医院和有需求的患者能不能真正用上原研药。毕竟,药品的终极目标不是低价,而是治病救人。如果集采药的质量和疗效无法跟进口原研药一致,那再低的价格也失去了意义。
三、集采药效好不好,得拿数据说话,不能靠感觉
医保局的回复里,有一段话耐人寻味:“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大家反馈说集采药效不好,到底是真有问题,还是大家的心理作用?毕竟,咱们老百姓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便宜没好货”。可问题是,便宜真的就不能有好药吗?有没有可能,以前的进口药利润太高了,现在集采把价格打下来,大家反而觉得“便宜的药肯定不行”?
这次医保局拉上兄弟部门一起奔赴上海,目的很明确:要听一线医生的真实反馈,但光听不行,你们得有临床数据支撑自己的说法。不能只是大家嘴上说“泻药不泻、麻醉不睡、血压不降”,还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临床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必须经得起统计学检验,临床数据量不够也不行。一句话:集采药效果好或者不好,不能跟着感觉走。
最后,“调研的结果会汇总成一个问题线索清单,正式移交给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这意味着问题的根源可能不仅仅是集采药的价格太低,还涉及到药品的生产和质量监管环节。
这次“三堂会审”行动,不仅是为了回应舆论,更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毕竟,如果部分集采药品真的有质量问题,集采价格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药品质量监管方面更要加强起来。
四、写在最后
这次“三堂会审”虽然是个临时举措,但它传递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相关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集采药效问题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太重视价格,却忽略了质量和监管,但现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三堂会审”是一个好的开始,集采药的质量问题如果真有问题,也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上海一个地方,而是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影响。这次上海的经验,或许可以成为全国推广的范本。
我们也相信,通过医保局和相关部门的坚持不懈,深挖数据,集采药的未来一定会更光明,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