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 | 齐地访古迹之新城四世宫保坊
【原创影记】齐地访古迹24: 四世宫保坊
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有一处著名的古迹——四世宫保坊。这是一座明代砖砌牌坊,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夏第一砖坊”。
四世宫保坊,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表彰时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象乾卫朝有功,经万历皇帝特许而敕建;并追封其祖上三代——曾祖王麟(前颖川王府教授)、祖父王重光(前贵州布政使左参议)、父亲王之垣(前户部左侍郎)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因此被称为“四世宫保”坊。
“ 四世宫保 ” 牌坊主要由砖石结构建造,据说这种稀有的砖结构为主的牌坊,国内仅存两座(另一座在山西平遥)。整个建筑造型别致,独具风格,古雅秀丽,雄伟壮观。外观上充满了装饰元素,包括精美的雕刻、书法艺术以及独特的榫卯结构,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四世宫保坊面向南北,跨街而立,该坊为砖石结构,以砖为主;坊高15米,面宽9.2米,进深3.3米,占地面积约30余平方米。
四世宫保坊是一幢集古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杰作,建筑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宫殿式样,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重大的史研价值。
牌坊中间大拱门之上,嵌有上、下两块横幅石匾,下为叙功匾,镌刻着王氏祖孙四代的名讳、职衔和诰赠。叙功匾以上之匾额,镌有“四世宫保”四个大字,字体工整,笔力遒劲,相传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书写。
牌坊前后横幅石匾的两侧均有浮雕楹联,为隶体书法。(前联:佑兹岳牧公孤,世表勋名於中外;底定獞苗蛮貊,赞襄威伐於昌明。后联:缵旧维牙,恩锡表榖诒於克绍;庆贤有涉,荣名耀竹册以弥光。)两幅楹联上端都注有“玉音”二字,下端皆有精雕莲花承托。楹联的四周和石匾上下则雕刻着精致的飞禽走兽、山水花卉。
在三层基座(石头)上,四周均有精致浮雕,有莲瓣、云朵、龙驹、麒麟、松鹿、奔狮和景物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拱门两侧雕刻的八尊石狮,雌雄各四。雄狮足按绣球,回首张望;雌狮抚抱幼狮,俯首凝视,极尽母爱之情。另外,在该坊外侧前后两面围柱上雕有精彩的古代人物,二老二少,分别是王麟、王重光、王之垣、王象乾,形象端庄大方,栩栩如生。
由于四世宫保坊的非同凡响,其先后列为淄博市、山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也成为桓台县一大旅游景观。而新城一度为县城治所,据说类似的牌坊曾经有30多座,分别位于大街村头,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现今只留下" 四世宫保 " 牌坊。
相关故事:
关于董其昌为四世宫保坊题字一事,曾有一个 "一字值千金" 的故事传说,摘录如下,权作参考:
据史料记载,王象乾被恩准建造 " 四世宫保 " 砖坊,深感荣幸,为使该坊更加增光添色,特意聘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坊题字,并馈赠 3000 两银子作酬谢。董其昌深明王氏意图,便郑重地用楷书写出下了匾额 " 四世宫保 "4 个大字和前后楹联,当天傍晚,董在王家的花厅前漫步,闻听有人说话,躲在一旁听,原来是王家子弟正在纷纷议论: " 都说董其昌书法好,号称 ' 书画双绝 ' ,看来,论写楷字还不如洞庭(王象咸)呢, 3000 两银子花得冤 " 。董其昌听了这些闲言碎语,非常气愤。翌日,即告辞王家说,到济南门生处玩几天,然后回归故里。
王家送走董其昌以后,便打开题字,一看 " 四世宫保 " 中却少了 " 宫 " 字,连两幅楹联也不见了。王象乾十分焦急,使派叔弟王象春奔赴济南,请董其昌补写 " 宫 " 字。不料,董其昌已离济而去,其门生翻着脸说: " 何不叫府上子侄补写一字呢? " 王象春闻听话中有因,经过再三请求,门生才讲明原委,并说: " 恩师路过寒舍,留下一 ' 宫 ' 字,不知府上用得着否?如需用时,还再需出 1000 两银子。 " 王象春得知董其昌是听了闲话,是故意带走此字的。只因 " 千金易得、一字难求 " ,于是,立即从济南筹措了 1000 两银子,换回了 " 宫 " 字,而两幅楹联只好另请别人书写。
上述故事仅是传说,没有史料佐证,有的甚至说这 " 四世宫保 " 四字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所写。到底这四个大字出于哪位大家之手,始终是一个谜,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验证。
特别声明:
本网媒“生眼观景”凡是标注“原创”的作品,皆为本人原作、业经网编审核通过的原创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其版权及使用权归笔者本人所有。
近来发现有人竟然将本人原创整篇文章窃为己作,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别处发表,如在“网易号”已发现数次剽窃本人文章;还有人将本媒所发的图片下载,用于自己的作品。对于这些侵权行为,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在此特意声明:未经本人授权或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本媒所发图、文用作己用!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