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过节放假,本想带着儿子一起回娘家看看。
结果我话还没说完,这孩子就摆手拒绝:
“不想去,老师留的作业多,你和我爸去就行了。”
记得他上小学那会儿,每次听到要去姥姥家,都兴致很高,这会儿却一反常态不情不愿,一时我也纳闷。
最后还是他爸打圆场:
“娃不去就算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可别为了一顿饭,伤了感情。”
想想也是,孩子小时候去姥姥家,大多是跟在大人后面,离不开。
而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更渴望独立,即便打小与姥姥亲近,但敏感于周遭的人与事,会更愿意待在熟悉的环境。
所以有人问: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去姥姥家?
一句带着成见的“白眼狼”并不是答案,孩子不被重视的想法才更值得关注。
1.“跟谁亲,我就去谁家”
这几年,老人成为带娃“主力军”,替自家子女“负重前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对此,有网友评价:
“都是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家和万事兴。”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都是‘阶段亲’,隔代教育根本养不熟。”
句句在理,但非事事顺心。
毕竟,孩子由谁带是大人的决定,但更喜欢去谁家,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网友@安笙发过一个帖子,标题为“对外婆没有太多感情很奇怪吗”,就分享了这样的故事。
自出生起,她就和爸爸一家生活。离外婆家远,平时两家人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几年才会去看望一次。
描述中,外公重男轻女,外婆委屈求全,这些“印象”刻在安笙脑海,使得她对两位老人的态度,也很冷:
会保持小辈对长辈的尊重,但不会表现得很熟络。
有一次,安妈刷到外婆出去玩的视频,想让安笙看看,但她正在和朋友聊天,就随口说了句“没什么好看的”。
结果安妈突然就发了火:“你连你外婆都不想看看吗?怎么这么不孝顺。”
这让安笙感到莫名其妙,不仅是因这条视频,更觉得和外婆感情并不深,犯不着小题大做。
结尾当她发问“对很少见到的亲人没有太大感情真的就是不孝吗?”
不少网友也跟着破防了。
“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和外婆生活过,对我来说,外婆更像是一个我尊敬但是没办法过于亲近的对象。”
“我跟外公外婆没感情,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忘不掉表弟在喝奶他们却告诉我没有,抬头却放在了高高的麦圈上……”
“去外婆家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所以去的不算多,对外公外婆没什么太大的感情,只有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
这并不能用“不懂事”一言蔽之,平日来往少,感情自然会变淡。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也会开始有自己的主见。这时,他们往往更渴望在同龄人中找到认同感,而不是跟着大人串门走户。
因此,当长辈念叨着往事、拉着孩子的手问这问那时,不同代人的观念差异就决定了孩子无法硬融。
即便那个人是妈妈的妈妈,但在无法放松的氛围下,这就只是血缘近但不亲近的陌生亲戚,继而使孩子做出“我和谁更亲,那我就去谁家”的决定。
仅此而已。
2.家长拎不清,造成孩子内外分裂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
此时,他们的成长任务是获得归属感,并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人?
而不愿跟在父母身后,听其安排。
所以当他们反复强调不想去姥姥家,不仅被误解,还要被贴上“家里蹲没出息”“不尊敬长辈”的标签时,难免会纠结:
是自己不孝顺,还是父母太强势。
朋友文文,就经历过这样的内心拉扯。
之前聊天时,她和我倾诉不愿去姥姥家的原因:家长拎不清,让她生烦。
还小时,文文每次去姥姥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
好吃的零食、成堆的玩具、崭新的衣服……
说不喜欢是假的,但每次她正兴头上,外婆会突然发问“姥姥好还是奶奶好?”
亲妈也反复强调:
“你奶奶会给你买吗?还不是你姥姥最疼你,长大后要记得孝顺她。”
这种“拉踩”亲情的做法,让她生厌。
文文说,奶奶虽然很少给她买这买那,可也从未亏待这个孙女。
生病了爸妈不在家,都是奶奶忙前忙后、端茶送水,被爸妈打骂时,也是奶奶站出来当和事佬,事后再好言安慰孙女。
正因如此,家长“从中作梗”的态度,才把她越推越远。
诚然,亲情本有斩不断的血缘,用来比较反而伤人伤己。
大人眼中的开玩笑、逗小孩,不会让孩子开心,只会让他们把不愉快的经历记在心里。
看过一句话说:
“每一次‘对着干’,都隐藏着一份核心需求 ”
姥姥家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外人”,就会缺乏归属感,继而远离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因为,人为制造的“亲疏远近”,不是爱,是碍。
3.两家隔辈亲,不做选择只讲爱
孩子去哪家,真的只能“二选一”吗?
并不是。
同事丽姐就用智慧的持家之道,做到了两全。
她和丈夫是两头婚,磕磕绊绊走过最难的日子,儿子今年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可工作忙和新型婚姻碰到一起,“孩子哪家带”就成了家庭难题。
思来想去,小俩口把两家老人拉到一个群,有商有量地讨论,才敲定最终方案:
以“一学期”为周期,两家老人出力轮流带娃,夫妻俩出钱努力工作。
不定时约个大家都有空的日子,再带着孩子和双方老人去旅游。
有关隔代养育的问题,不仅迎刃而解,孩子感受的爱也会成倍增加。
这种“隔辈亲”,似乎更容易让小辈接受。
毕竟,爱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开放题,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相互尊重、理解,才能换来一个家庭的和睦稳定。
那么,再遇到“孩子不愿意去姥姥家”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呢?3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不生拉硬拽,先倾听再沟通
孩子不想去姥姥家,别先入为主地用“白眼狼”、不孝顺长辈给他们贴标签,再生拉硬拽逼着娃妥协。
这只会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越发逆反。
孩子想要的,更多是个人空间,和父母的倾听。
这时,家长不妨先了解一下他们的真实想法:
是个人原因,还是不喜欢姥姥家的氛围。随后,再和孩子沟通:
“我们不久留,吃顿饭就回家。”
“如果你觉得拘谨,到时去了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就好,其它的事情交给爸妈。”
让他们做决定,更显尊重。
2.就事论事,不在孩子面前搞“双标”
亲子之间,讨论的是“去不去”的问题,尽量别拉扯到大人之间的冲突。
尤其是在双职工家庭,大多是夫妻一方的老人在带娃。
这时,就不要用付出的多少,去拉踩另一方的老人、亲戚,避免在孩子面前灌输“谁好、谁不好”的观念。
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到了一定阶段,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3.少要求命令,想念的人要多联系
孩子和亲人的感情,见面越少越不深。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不是谁的错。
如果孩子和长辈相处淡漠,父母平时也可以在工作之外,带着孩子多走动。
不一定要挑日子、选方式,只是简单的视频电话、语音通话,也能传达心底的思念。
孩子感受到爱意后,才也会打开心结不排斥走亲戚。
4
在不少父母看来,孩子尚小不懂事,就应该听大人的。
实际上,他们不是不懂,只是有限的表达总被忽略,慢慢的,也就和长辈产生了隔阂。
正如电影《姥姥的外孙》中的那句台词所言:
“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亲人一场,没有无缘无故的冷漠,也没有不加维系就能长久的感情。
比起问孩子“去不去”,多关注他们“喜不喜欢”,才是更好的教育。
点个“在看”,愿你我都能家庭美满,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如花绽放。
作者简介:遇见小媛,一手执笔,写尽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