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十批集采结果公布,价高的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的讨论一直热度未减。
集采是“以量换价”,国产仿制药凭借更低的价格席卷医保目录和市场份额,在DRG的刚性考核模式下,医院更倾向于开仿制药和保守治疗,原研药被取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毫无疑问,集采挤掉了药品价格的虚高成分,抑制了此前难以根治的过度医疗问题,让医保基金有更大的腾挪空间,保基本、广覆盖。对于患者而言,降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效果显而易见。
但任何政策都不会是完美的,一方面政策目标有轻重缓急,不可能同时完成多个目标;另一方面,政策在执行中总会遇到偏差和预期之外的状况,这就需要不断根据反馈予以调整,与时俱进,不审势则宽严皆误。
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大家的焦虑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原研药需求的患者,在医院购买困难。对原研药的偏爱或“信赖”,是一种广泛的情绪,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在仿制药还不能从社会心理层面代替原研药的情况下,如何因应这样的情绪,如何“照顾”对原研药有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群体,是个需要斟酌的选择题。
二是对集采仿制药效果的担忧。来自媒体的报道称,上海2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提到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些集采药的药效不稳定,有些往往加大药量也不起效。提案的主笔人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用“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形容此现象。提案呼吁给原研药留出通道,保证患者获取原研药的权利。
另据新媒体报道,国家医保局已经致函上海医保局,要求了解核实临床专家实名反映的集采药品降价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及时解除采购协议,变更供货企业。
医院专家给出的建议,其中有一条是,要鼓励一部分人购买高端商业保险,作为医疗保险的补充。
对于商保性质的医疗险,也面临着市场机遇的十字路口。几年前的百万医疗险,只需要几百元保费,就可获得上百万元保障,成为网红爆款产品。但随着同为低价保险产品但价格更低的惠民保崛起,百万医疗险也渐显疲态。可以说,在低价这个赛道,医疗险亟待新增长点。
在集采带来的新变化下,在原研药在医院难购的新形势下,低价医疗险转向中高端,似乎成为一个“众望所归”的方向。从几百元的内卷式竞争,跃升至几千元的服务式竞争,对市场和行业都充满了想象,最终创新和竞争会给出长期均衡价格。而破除内卷式竞争,破除不断螺旋下降的大规模同质化竞争,已经成为越来越强烈的呼声。
去年以来,关于“外购药责任”的咨询,关于自费药和院外药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中。对于各方而言,包括用药的患者、开药的医院、提供商保支付的险企和精打细算的医保基金,这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目前及未来政策监管的变化和偏好,将决定着中高端医疗险在外购药责任这块的市场到底有多广阔。理想的情况自然是医保和商保各管各的,商保作为医保的有益补充,解决原研药的用药需求和权利。纳入医保支付的,严格遵循医保的控费和集采规则,无论是院内还是外购,都是一把尺子量到底。而选择商保支付的,因为不影响医保的大盘子,在用药方面应该给出市场空间,而不是从进口端或供给端就用药紧张。
这里面,不仅仅是外购药和外购药械,同样也包括只能在院内购买的针剂。而破局需要改革智慧和意志。
如果基于一个有预期和有共识的政策环境,险企在开发和设计中高端医疗险上,也将获得更大动力。从百万医疗险到中高端医疗险,解决的就是被保险人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除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因素,险企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场创新,从而能够衔接医保和补位医保,最终是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而这其实也是更大范畴养老金融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医保改革还是创新药支付改革,还是改革过程中新出现的原研药需求问题,只能被置于一揽子系统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之下,科技创新和商业创新的桎梏被打破,才能在发展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