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第五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湿地资源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入选。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牙克石市多年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牙克石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湿地公园治理修复打造生态名片,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将“冷资源”成功转化为“热效应”,让冰雪赋予林都大地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释放惠及百姓的生态红利。
科学保护 筑牢生态基石
隆冬时节,放眼牙克石市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银装素裹,一片洁白的景象。山岭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轮廓尽显,更显巍峨。林路相依,林城相融,构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美冬日画卷。
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牙克石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名片,是绿色底盘上的点睛之笔,更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守护者,同时也是呼伦贝尔草原的重要生态屏障。
近年来,牙克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在《牙克石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暂行)》,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牙克石市通过湿地保护恢复手段,提升湿地质量,并且开展围栏建设,实行封闭保护,以避免湿地资源遭到人畜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管护方式,使得巡护工作逐步从传统的“人防”向“技防”方向转变。不仅如此,还建立网格化巡护管理机制,划分各类工作区域,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每周开展3—5次巡护。尤其在重点时期和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巡护,从而从源头上遏制捕杀候鸟、破坏植被和下套偷猎等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湿地公园管理的愈加规范,管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措施全面落实,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种类和湿地环境得到了良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质量稳定向好。据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内有维管束植物64科241属458种,野生脊椎动物32目75科192属315种,鸟类22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如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头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如灰鹤、蓑羽鹤、白枕鹤等。”
生态修复 提升旅游价值
春季生机勃勃,夏日多彩嫣然,秋天诗画韵律,冬季雪海冰原······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与发展并行的画卷斑斓多姿,精彩无限。
一直以来,牙克石市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利用湿地公园内自然生长的柳叶绣线菊、沼柳、灰脉苔草、小叶章等本土植物的种子、扦插枝条,以及含有种子库的表土层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不仅有效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还显著提升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将湿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进一步塑造和维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牙克石市政府以免渡河湿地生态保护为核心主题,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宣教工作。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科普宣教设施。建成功能完备的科普宣教室,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知识的专业场所,并安装了180余块各类标识牌,定期进行更新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随时获取关于湿地生态的知识。此外,还印发了2万余册(张)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图册和宣传单,广泛传播湿地保护理念。
近年来,牙克石市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围绕活动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宣传模式,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线上通过网络直播、线上知识竞赛等形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互动;线下则组织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地,举办主题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
多年来,牙克石市全面落实生态环保措施,科研监测水平和科普宣教力度持续增强,实现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通过组织开展研学活动接待来自全市中学生近300余人,深入湿地公园、体验自然之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的理念悄悄根植在学生心中,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和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广大群众已成为生态文明红利的第一分享人。市民于女士说,“如今,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生活得越来越舒心,好生态就是生活品质提升的关键,也是牙克石最美的名片。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带来的福利,以后也会继续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产业融合 实现绿色发展
改革创新寻突破,绿色发展不停歇。近年来,牙克石市以改革之力,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借冰天雪地之势、扬绿水青山之长,集中发力打造冰雪“热产业”,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
牙克石市地处大兴安岭西麓,具有得天独厚的冷资源优势。2018年11月,牙克石市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冰雪之都”国家气候标志,利用这一优势,牙克石市深入发掘冰雪经济着力点,利用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内五个总面积为323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发展冬季汽车测试产业,打造国家级现代服务业汽车测试产业基地。
冬季汽车测试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带动了呼伦贝尔以冬季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为牙克石市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成为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部署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示范区。
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春宇介绍道,“目前,已有德国博世集团、瑞典埃特姆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冰峰汽车测试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四家支柱企业现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3亿元,地方财政共投入约2.53亿元。”近三个测试年度,德国博世、瑞典埃特姆及中汽中心3家企业共累计接待测试车企236家、客户48122人次、车辆3337台次、总收入17518万元。
如今,牙克石市正在向打造国内首个以冬季汽车测试为主导的耐冷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不断迈进。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来到牙克石市,极大促进了冬季汽车测试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旅游和服务业经济发展,将“中国冰雪之都”品牌推向全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通过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湿地资源,牙克石市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生态好”与“产业兴”并举的绿色发展之路。秀美的生态,绿色的产业,已成为引领牙克石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 《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金峰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