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难倒了无数唐朝的文人。
这句千古绝句,整个盛唐时期竟无人能对出下一句。
直到宋朝,才有一位诗人偶然对出了下句。
这句诗究竟有何魅力,盛唐的才子们为何对不上?是因为能力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跨越千年的缘分
你能想象吗?在唐朝那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一句诗能震动千年,却无人能对出下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出自李贺,一位被誉为“诗鬼”的浪漫主义诗人。
听到这句诗,你是否觉得耳熟能详?
然而,这句熟悉的诗句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惊讶的谜团。
李贺写下这句经典绝句后,为何盛唐文人竟无一人能对出上联或下句?
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难道盛唐文人都不如宋朝的石延年聪明吗?
事实上,直到宋朝,这个谜题才终于被解开。
石延年,一位宋初的文人,在酒宴中,闲来无事,突然想起李贺的这句诗,随口对出:“月如无恨月长圆。”
这下可好了,不仅对得巧妙,而且与李贺的诗意境相得益彰,令人叹为观止。
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从李贺到石延年,跨越了几百年的时光,竟因这句诗被世人联系在一起。
是不是很神奇?
生于唐朝,却不得志
要了解李贺,得先了解唐朝。
唐朝,那个时代,简直是文学的黄金时期。
那时的文人们,每个人都在诗词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估计连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诗句的回响。
唐朝时期的文学,就是这么璀璨,诗词就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语言”。
而李贺呢?或许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听过他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他的作品奇特而深沉,时而荒诞,时而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感。
李贺诗文中那种悲悯的情感,似乎与你想象中的唐朝盛世格格不入。
他的诗歌自带着一种沉重感,诉说着自己的不满和理想的失落。
不仅如此,李贺的命运,似乎与他的诗歌一样充满戏剧性。
他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本该官运亨通。然而,生活给他上了一课。
他出生时体格瘦小,弱不禁风的他却在诗文上天赋异禀。
虽然李贺年轻时就显露出才华,据说他7岁就能写诗,扬名万里,还曾让韩愈大吃一惊。
年少成名,最后成伤仲永的人不在少数,但李贺却与之不同。
在他15岁时,还曾与大诗人李益齐名。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如此有才情的人,却最终在仕途上屡遭打击。
一个才高八斗的年轻人,却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愤懑?
这就是李贺,一个诗人,也是一个被时代压迫的悲剧英雄。
仕途不顺,英年早逝
说到李贺的仕途,那简直可以写成一本“如何在官场跌倒”的书。
他是个写诗天才,竟然没参加进士考试。
虽然后续也步入官场,但官场的规则和纷争,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窍不通。
出生在一个宗族中,本应步入仕途的李贺,却在官场的争斗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虽然李贺的才华被一些人看重,但他的心性与腐败的权力斗争背道而驰。
他内心那种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最终只剩下了沉重的诗句。
年纪轻轻的李贺,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心中的愤懑该有多强烈。
李贺的诗是典型的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
诗中带着对理想的追求,但又夹杂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他的诗句中,不时流露出他对社会的痛恨,以及对命运无情捉弄的无奈。
但李贺也许不会知道,他的诗句,最终会穿越千年,被后人传唱。
更令人遗憾的是,李贺英年早逝。
年仅27岁,他便匆匆离世。
但他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在他留下的诗文中,有一首饱受世人传唱。
千古绝句,流传至今
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通过金铜仙人的眼睛,描绘了一个历史的沧桑变化。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文化魅力。
这首诗看似在描述一件简单的事情——金铜仙人的离别,但它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哀愁与对过往时代的怀念。
李贺通过这首诗,把上天拟人化,讲述了一个关乎自然法则和生命脆弱的故事。
那种情感的浓度,简直让人看得心疼。
李贺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在当时,却几乎无人能对出下联。
直到宋代,石延年突然灵感迸发,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应运而生。
对联一出,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你是否也觉得,这种跨越百年的诗词对话,既浪漫又充满了历史的重量?
李贺的这句诗,似乎就是要告诉我们——无论是天,还是人,终究会老去。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李贺的这句诗在后世的影响力依旧未减。
毛泽东在他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也引用了这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一引用,将李贺的诗与中国现代历史的重大时刻相联系,仿佛是对“沧桑岁月”的深刻回望。李贺的诗,早已超越了时代与空间,成为了跨越千年的文化符号。
百度百科——天若有情天亦老
百度百科——李贺
澎湃新闻2019年8月20日报道清风诗历 | 天若有情天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