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怒火和偏袒地对待其时代的重大问题,超出了人类的能力。——米塞斯《民族、国家与经济》
1.他人之见,别全信
每年中国高考都是媒体选题最忙的季节之一,大概有这么几类:回顾历史、对比数据、突发报道、凯旋赞歌。我猜有的考生必定设想过走出考场万一要面对镜头的时候该说啥,也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过预案。客观来说,如今的高考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舞台。
即将正式进入社会运行机制之际的,最公平透明的,一个舞台。
过去几年有识之士们一直在苦口婆心地劝导大家:还是要参加高考,这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现实、成本最低的一次机会。
2024年全国高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1300多万考生几乎100%地对应着2006年1500余万新生儿,当然也意味着四年后应届毕业生人数也将攀上新高(90%以上的大学录取率相当于只要参加高考就有大学念,包括同等学力、大专之类不一定是本科,关于这个录取率我写过文章不再赘述)。
高考人数的起伏,并不全部归功于有识之士们的呼吁,更像是身体的诚实反应:廉价青年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青年本身对于物质的要求在上升,不高考,打螺丝都没地方去打,也不稀得去打,那干嘛不试试高考呢,试试就有大学上,再拖四年不迟,兴许到时候经济又好了呢……
很多没上过大学的朋友照样取得了可观的人生回报,与之对应,上过大学的朋友很多也就那样;这两类人在上不上大学这一点又奇妙地重逢了,没上过的必然遗憾,上过的嗤之以鼻,要是这样两个人组成家庭倒是有了永恒的共同话题——让“没上过大学混的很差”与“上过大学混的极好”的那两类人死活都理解不了,他们看似分布在两个阵营里,其实是有交集的。
他们的交集就叫“普通人”。
普通人的命运,看似是被高考改变的,其实是被时代、被家族、被社会发展的阶段所改变的,高考本身没那么神奇,它只是给你日后的顺利加上一块砖,或者给你日后的不顺推倒一面墙……它是锦上添花,绝非雪中送炭。
这话当然也是他人之见,听听就行啦。
就像每年高考结束之后有人指导你报考专业……听听就行,别被牵着鼻子走,张雪峰在做的事情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事之一:我如今还“记得”(也不算记恨吧)高考之后隔壁邻居家的那个大学生姐姐,若非她随口说了一句“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还挺风口(当时没这个词儿,大概意思)我和我的父母不可能在第二志愿画下一个勾勾……最逗的是,这姐姐是学临床医学的……最后我真的被社会工作给录取啦。啊怀念社会工作。是它让我走上了今天在做的事情:社会观察与评论。虽然这与我当时对人生未来的本意南辕北辙。
所以,他人之见,听听就行,别全信——信了也不一定不好,我现在也挺知足……只是总对于平行宇宙里的结局抱有隐隐的不甘与好奇。
2.无考之考才是最难的
由此可知,“没有考试的考试”才是最难的那道大题。
高考作文这种主观性极强的东西尚且有一定之规,更别说人生啦。
人生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啊?可人生哪里又不是在考试呢?
这可太难了,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考试,但每一步都没有答案,无限接近于纯蒙,于是每当听人讲起什么成功学或者潜规则我就腹中隐隐作痛又如鲠在喉。
非要说有个标准的话,那便是: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别人的话如果让你觉得不舒服不想听,理由无非两个:对方说话的方式不对,你对于不同意见的态度不对。都有问题,但都没问题,因为你们都在自己舒服的地方待着呢。
道理很简单,要解决,不可能。
只能交给时间。
突然意识到多年前有人说的话有道理的时候,来不及了,你已经老了,老到“你讲话别人也不爱听”的那个年纪了。
你说这有啥办法?所以说,没有考试的考试才是最难的。
3.掌握数据,训练直觉
我自己的办法是,尽可能地遵照“自己舒服”的原则,同时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尽可能掌握数据。
数据这东西,哪怕是统计局的数据,也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因为数据天生不带有主观性,它是(理论上)客观的。
在客观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作为人类的经验、感觉、天赋,不断训练自己,这样说出来的话就显得有说服力,最关键的是,能说服自己。
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数据就是最好的外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据就是分析的切口。
就比方说,考完以后你要选个啥专业?要么就选各大高校普遍都有的专业,要么就选各大高校普遍没有的专业。
选多的,意味着“配件多,维修方便”将来就业门槛比较低;选少的,意味着“稀缺”,要么没人要,有人要就是铁饭碗……当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或者直觉——我高考之后直觉自己想当个经济学者,被家人给否了——多年以后他们也曾多次感慨,还不如当年听你自己的报考xx财经政法大学呢,一听这毕业院校就是个专家,而不像现在:毕业于北X大,社会工作专业,都不知道你是干嘛滴。
你瞧,这个选择,多难啊。而且我绝不会说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哪有否定自己学术背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