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秧歌,热闹、欢快,是它的关键词。一到过年,扭秧歌更是年味儿里不可或缺的“调料”。喜庆的秧歌是农耕文化数千年的艺术沉淀,也是人们对这片土地最朴素的情感表达。

在我市卢龙县,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有一种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就是“伦派地秧歌”。

2013年,卢龙“伦派地秧歌”被列为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其创始人——已故秧歌表演艺术家伦宝善的姓氏命名。

田间地头与“高光顶流”的互动现场

秧歌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已在神州大地上流传了3000多年,是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卢龙“伦派地秧歌”起源于“冀东秧歌”,经过伦宝善的改良与创新而形成。

伦宝善,卢龙县石门镇阎大岭店村人,是享誉冀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秧歌名“丑”。他9岁迷上了“冀东秧歌”,12岁便随艺人下场表演。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艺术的执着,伦宝善将“冀东秧歌”传统精髓保留的同时,又独创了“自摘自戴缨子帽”“小晃腰”“窥探步”等动作,这些动作看上去并没有大开大合的表现,却小巧灵活、俏皮淳朴,这种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已故“伦派地秧歌”创始人伦宝善。

1956年3月,在全国民间文艺汇演中,伦宝善改编的传统秧歌《顶灯》获创作、表演一等奖,并到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专场演出,更受到周总理夸赞,称他的表演“小巧玲珑,满堂是戏”。

无疑,“伦派地秧歌”这一田间文化,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伦宝善,妥妥儿的“顶流”。

“那时候看一场伦老师的演出,根本挤不进去,得手拿火把扫场才能腾出一块空地儿。”伦宝善的徒弟杜庆志回忆说,在伦宝善的引领下,“伦派地秧歌”在冀东地区迅速走红。每到农闲,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无论秧歌队走到哪儿,后边永远跟着一群观众,跟着我们一个村一个村地走,用‘人山人海’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动作传承与剧目创新的双重鸣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加之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伦派地秧歌”的观众数量逐步减少,曾一度陷入落寞。

杜庆志13岁拜入伦宝善门下,面对困境,作为“伦派地秧歌”传人的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创新与传承并重的发展道路。“要创新,但所有的创新必须基于传统,否则就不是‘伦派地秧歌’了。”杜庆志说,创新不能只是一味地迎合,而要在保留伦派精髓的基础上博采众长。


伦宝善的徒弟杜庆志(左)表演“伦派地秧歌”。

“只要扭起来,这边可能是‘公子’和‘妞’的眉目传情,那边没准儿就是‘擓’的‘穿针引线’,再往旁边看就是‘丑’求亲不成后失落的‘窥探步’。” 卢龙县伦派群英秧歌队队员邢志芳向记者介绍说,“伦派地秧歌”的各种角色都没有夸张的动作,但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一段故事情节,“这些特点是‘伦派地秧歌’的灵魂所在,必须保留。”

“改良方面,我们借鉴了京剧和其他剧种中的丑角动作和音乐节奏,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伦派地秧歌’中。”说罢,杜庆志做了一个京剧中小生的亮相。“很多人认为秧歌就是快节奏,其实不是。节奏快慢有变化,演出才能有层次,观众感官上也不容易疲惫,这样才能做到‘满堂是戏’。”杜庆志说,除了动作和节奏,剧目方面,“伦派地秧歌”推出了《快乐的烟袋》《不忘初心》等新作品,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秧歌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伦派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向下扎根与向上攀援的文化自信

今年53岁的刘海山是杜庆志的“嫡长徒”。和师父杜庆志一样13岁拜师,学习丑角。师父年纪大了,刘海山接过了卢龙县伦派群英秧歌队队长的大旗。

“文化自信的首要条件是,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刘海山说,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伦派地秧歌”,2015年,他自己出资2万余元建立了伦派秧歌传习基地。同年,刘海山和队员们自掏车费路费,无偿进校园授课,只为让孩子们了解家乡文化,感受这项艺术带来的魅力。截至去年,已有超过千名中小学生接受了“伦派地秧歌”的培训与熏陶,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伦派地秧歌”的小小传承人。


刘海山教授孩子们“伦派地秧歌”技法。


传承非遗文化要从娃娃抓起。

2008年出生的马宇妺和马宇情是一对“双生花”,别看刚刚17岁,“伦派妞龄”却已有10年了。

师父胡金艳就在马家隔壁,姐妹俩从小看师父扭,跟师父扭,学师父扭。慢慢地,胡金艳干脆收了这对小姐妹为徒,教她们妞角的秧歌技法。“她俩学习非常刻苦,可以说‘内卷’严重。”胡金艳笑着说,每次她新教一个动作,如果姐姐做得好了,妹妹就偷偷在家练;如果今天她夸了妹妹,姐姐又开始悄悄练习。


马宇妺和马宇情跟师父胡金艳(中)一起表演。

同龄人的特长大多是钢琴、围棋、足球、舞蹈,说到自己的才艺是扭秧歌时会不会不好意思?听到这个问题,马宇妺和马宇情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说:“不会,我们很自豪。”她们说,当一个人真正了解、热爱、认可自己所传承的文化时,才会展现出百分之百的文化自信。

“‘伦派地秧歌’就像一棵树,生活化、平民化、通俗化是根;老一辈艺人的坚守和年青一代的传承是枝;以秧歌文化为中心的各类文化活动是叶。”刘海山说,今年年初,他又自掏腰包1.3万余元在伦派秧歌传习基地开辟出一个舞台,每周六日和秧歌队队员、爱好者们排演节目、相互学习,并通过视频平台直播的形式力求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

来源:秦皇岛Plus(记者:张玫)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