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网站1月7日刊发记者哈罗德·蒂博撰写的题为《对中国征收关税不会让欧洲成为电动汽车冠军》的报道,编译如下:
震惊一般都是出了机场就出现了。正是在这里,外国游客在载着他们前往上海、北京、广州或深圳市中心的出租车上会注意到这些新车。VOYAH(岚图)、AION(埃安)、ZEEKR(极氪)、NIO(蔚来)等,这些车有着从未见过的标志和设计,就像来到了一个新的汽车星球。然而,这个独特的世界已经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大头。
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数据,中国市场目前占全球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70%,而2022年这一比例为52%。自2024年7月开始,这些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它们几乎占欧洲汽车市场的四分之一。
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导致了更多充电站的安装,这反过来又促进了电动汽车的使用。这种主导地位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强了中国的决心:它推动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走向创新。而这几乎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良性循环,也是以生态为导向的欧洲政党所呼吁的循环,即转型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惩罚经济发展。
中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现在已经确立。支持电动汽车的政治基调一直是稳定的,因为中国政府将其视为一个突破的机会。在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躺在内燃机这个过去的功劳簿上。许多政治领导人发现很难向他们的公民推销这种支持电动汽车的调子。一些领导人甚至对它怀有敌意,例如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至于欧盟,它此前曾承诺到2035年停止在境内销售内燃机车型,并希望走在气候转型的最前沿。但它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自我反省,将很难前进。
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争论在整个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持续,直到加征关税在2024年10月30日生效。然而,关税不会让欧洲成为电动汽车的冠军。
中国现在拥有一个技术优势:比亚迪在汽车领域拥有20年的历史,在电池领域拥有30年的历史。宁德时代是中国和国际各大汽车品牌的电池供应商(占全球市场的37%),从2011年开始生产汽车电池。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自1999年以来一直从事电子产品锂电池的工作。正是这些企业和人员在从事创新,实现了规模经济,了解整个生产链的流程并清楚其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在欧洲,超级工厂大部分仍处于项目阶段。人们不禁要问,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和政治领导人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作为欧洲最大希望的瑞典北方伏特公司于2024年宣布破产,它所遭遇的困难凸显了欧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译/刘卓)
这是2024年10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委员会大楼。(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