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 要:地名作为反映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和地理标志,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传统的地名分类方式在分类的客观性、系统性、精准性以及解释地名的文化含义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全面理解并挖掘地名蕴含的文化属性,该文以泉州市9417个村落地名为例,应用扎根理论探索构建了一套新的地名分类方法。研究 表明:该方法可以切实解决地名受到方言、专名和一字多义等因素影响所导致的分类解释不唯一、分类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升地名分类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在空间特征研究分析中亦指出,自然类要素的地名主要集中于平原地区;地理特征类地名随高程的增加而更为聚集;姓氏类地名集中于平原地区中的临海区域;其他类别的地名则集中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区域。研究结果为地名的分类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值得探讨的方法路径,也为下一步对地名产生与演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支撑。
关键词:文化景观 地名分类 分类体系 泉州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合村并居、城乡一体化等政策实施,深刻改变了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对广袤乡村地域文化造成了重大影响。地名文化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乡村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为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和社会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视角。然而,目前地名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村落地名分类方法以“用字分类”和“专名分类”为主。尽管两种方法识别迅速、操作简单,能快速地解释大部分村落地名的命名成因。但研究者认知背景差异会导致现有地名分类体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一致性,影响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图1)。
图1 “乌”字村落地名现有分类方式与真实含义区别
地名分类作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工作,保证地名语义的一致性是评估地名分类方法科学性的重要指标。学者薛永盛曾指出,用字分类法在解释地名时有近1/5的地名无法归类。此外,研究表明自然类景观地名主要集中于山地丘陵地带,人文景观类地名则主要集中于平原地区或河谷盆地。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赋能的关键时期下,正确的地名分类以及空间特征分析对乡村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为深入挖掘地名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实现准确的地名分类,对于优化完善地名分类方法至关重要。经典扎根理论采用渐进式、自下而上的构建方法,能够深入揭示数据内在含义和关联,提供更为精细和全面的分析。基于此,本研究以泉州市的11个县区市为例,结合扎根理论,探索更精确的村落地名分类研究方法,并结合空间特征分析,为地名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实践指导。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全市辖9417个自然村,2020年常住人口约935万人。全市属Ⅰ-浙闽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及Ⅱ-闽南粤东城镇——城郊产业和近岸海域生态区(图2)。泉州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西北部山峦耸立,平均海拔在900m以上。而中部、东南部地势平缓,形成成片平原,平均海拔在450m以下。泉州地貌独具特色,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美誉。同时,泉州独特的闽南文化景观历史源远流长,其闽南语系的方言具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文化特点。丰富的自然地貌和多样的社会环境也深刻地反映在泉州的地名特征中,塑造了人文色彩极为丰富的地名文化。
图2 研究区示意图
1.2研究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作为地名信息数据来源。首先,利用python提取将研究区内全部仅以“农村居名点”命名的村落(9962条)至excel表格。在去重操作和剔除不符合的地名后,最终保留9417条地名原始数据。每条数据包括地名名称、含义、经纬度坐标、历史沿革等内容。地形资料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http://www.gscloud.cn),具体参看图3。
图3 研究区村落空间分布及典型地名原始数据示例
1.3研究方法
经典扎根理论包括开放式编码、轴向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图4)。该方法强调数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研究者不应带有预设观念,仅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比较和解释逐步构建理论。
首先,对所有样本进行理论抽样,并将原始语句视为初始资料。在开放式编码阶段,识别每个地名用字在原始语句中的唯一含义,并凝练成初始概念。如将表1中的上楼村拆分,便识别出“上”与“山楼”两个初始概念。然后,在轴向编码的范畴化阶段,将初始概念凝练为初始范畴。如将“上”与“山楼”分别凝练为方位因素与建筑因素。最后,在选择性编码时将初始范畴凝练为核心概念,完成地名分类的初步理论构建(图4)。
表1 扎根理论编码示意表
图4 扎根理论流程示意图
2 研究区村落地名分类
根据上述编码流程,研究最终将9417条原始语句凝练成1048个初始概念、16个初始范畴和2个核心概念,构建了地名分类体系(图5)。由于地名涵盖了自然和人文等多重属性,因此,存在同一村名分属不同类别的现象,其总数将超出原有数量。新的地名分类体系的准则层与现有的分类体系保持一致,而指标层更为综合(图5)。例如,将天气类、光照类与自然灾害类进一步归纳为自然现象类。由表2主要涉及概念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研究中用字与专名的分类结果,新构建的地名分类结果更为精确深入。通过“原始语句—概念—范畴—核心范畴”的编码过程,不仅确保了准则层的指标均源于指标层,指标层均源于原始语句,同时也确保了每个地名的解释唯一。相较于以往研究,新的分类体系与分类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图5 研究区地名分类体系
表2 研究区地名分类结果
2.1自然要素类地名分类结果
地名反映了当地居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知,对理解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人文背景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要素类地名往往受方言、一字多义等影响,用字解释多样(图6)。在此背景下,扎根理论不仅可以有效识别方言用字的含义,还能得到数据的唯一解释,更加准确地理解每个地名的文化内涵。
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地名中的动物类地名受影响最显著,高达64.52%。地名的用字虽可涵盖动物信息,但其深层含义往往与地形相关,而非直接与动物相关。例如狮仔村则是形容村落似狮子得名。植物类和自然现象类地名受方言影响较大,地貌地物类地名的误差来源于专名指代。相比之下,地理特征类地名受影响的程度最小,为19.93%,其分类误差主要受方言的影响。例如洋字常形容地势平坦如洋;交字则表坑沟等。
因此,基于扎根理论,可以自下而上地有效规避方言、形似和专名指代等因素对地名的影响,更准确地挖掘地名中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使地名研究更加严谨科学。
图6 自然要素类地名分类误差占比图
2.2人文与抽象类地名分类结果
人文与抽象类地名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等信息,但受到生僻字、方言、特殊专名以及历史事件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分类。其中,受影响的地名数量占比参看图7。
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类地名的受影响程度最显著,高达78.38%。其误差主要来源于寺庙、古厝、观号以及人物名称的地名。例如,以和记与西园观号命名的村落,因程公佛和关羽命名的程光村与郁楼村均难以通过村名用字准确归类。历史类地名受影响程度较高,为52.21%。此类地名以旧地名、历史事件以及村名合并为主,因此难以通过直观判断准确归类。抽象概念类地名的受影响程度为40.97%。此类地名中,具有多种解释的色彩用词往往会导致其地名分类结果不唯一。如白和乌不仅可以表示色彩,亦可表示姓氏。生产生活类地名的受影响程度为39.85%。此类地名的误差来源于地名中生活物件的名称。例如凤巾墘村与鸡笼山村的凤巾和鸡笼两词均指代生活物件。姓氏类地名、文化象征类地名、建筑工程类地名和村落特点类地名受影响程度分别为38.95%、35.29%、31.74%和25.85%。这几类地名受到一字多义和方言雅称等的影响,分类误差多源于一字多义。而道路交通与方位类地名的受影响程度较低,分别为25%和23.38%。尽管此两类地名也受到方言因素的影响,但其含义与常识相近。仅有少量不易识别。此外,本研究应用扎根理论亦准确地解释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和地理内涵。如识别出了兜、墘、头和尾等极具地方特色的用词。
图7 人文与抽象类地名分类误差占比图
3 研究区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村落地名不仅具备文化属性,更具独特的空间属性。研究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地名文化内涵,理解地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文化映射关系,验证地名分类体系的合理性。
3.1自然要素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8a和8b可以看出,自然类要素地名集中分布在Ⅱ类生态区中0~188m的平原地区。而地理特征类地名主要集中于Ⅰ类生态区中高程为450~695m的丘陵片区,整体呈现高程越低、分布越分散的空间特征。由此说明,以往研究的自然类地名,与本研究中地理特征类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植物类地名则集中于Ⅰ类和Ⅱ类生态区过渡的平原地区,自然现象类地名则主要集中于Ⅰ类生态区中高程为695~958m的低山片区,同时在Ⅱ类生态区中的平原地区形成了次密度区。动物类地名广泛分布于Ⅱ类生态区,亦无明显的方向性。地貌地物类地名则在Ⅱ类生态区的平原地区形成了多核心的空间特征。
图8 自然要素类地名核密度分析图
3.2人文与抽象要素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9可以看出,人文与抽象要素类地名主要集中在Ⅱ类生态区中-6~450m的平原与丘陵地区,这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同。相较于以往研究中姓氏类地名分布在平原地区的结论,本研究发现该类地名在Ⅱ类生态区中的临近海岸的平原地区形成高密度区,进一步揭示了姓氏类地名与海域的联系。而历史类、方位类、量词类、村落特点类以及社会文化类地名在Ⅰ类和Ⅱ类生态区过渡的平原与丘陵地区形成了高密度区。这类地区往往具有地形复杂、地貌多变的自然景观特点。其余地名的高密度区均处于Ⅱ类生态区中心的平原地区。
图9 人文与抽象要素类地名核密度分析图
结语
以往地名研究,主要依赖于县志、地方志等有限资料,往往无法全面涵盖每个地名的具体含义,这严重制约了地名分类体系的科学性。相比之下,本研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源平台,获取更为详细的地名信息,为地名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基础。未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可以进一步获取更加多元、更小尺度的地名信息,构建更完善的地名信息库。
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地名往往具有多元的文化属性,但现有的分类体系受限于单一的村落名称数据,导致分类结果的不准确性和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的应用,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的村落地名分类法,能够精确识别生僻地名的文化内涵,有效将地名解释唯一化,并将受到方言、历史等因素影响的地名准确归类。此外,基于地名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自然类要素的地名主要集中于平原地区,而地理特征类的地名随高程的增加而更为聚集。姓氏类地名不仅集中于平原,同时也与海域具有密切联系。植物类、历史类、方位类、量词类、村落特点类以及社会文化类的地名的核密度均具有集中于不同生态区过渡区域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地名与地形地貌存在密切联系,进一步验证了地名分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理论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地名含义,避免了先验性假设的引入,提升了地名分类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研究借助对地名数据精确而全面的分类,并据此开展了泉州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扎根理论的适用性,也为进一步对地名产生与演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支撑。
(资料来源: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作者:罗涛 廖红春 戈祎迎 何茜倩
来源:《华中建筑》2025年第1期
选稿:贺雨婷
编辑:尧诗婷
校对:宋宇航
审订:汪鸿琴
责编:欧阳莉艳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