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北的吉林,有一处闻名遐迩的湖泊——查干湖。每至寒冬腊月,这里便会上演一场震撼人心的渔猎盛事——查干湖冬捕。
这一传统,历经岁月的洗礼,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关注的目光。然而更多人好奇的是,查干湖几乎年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冬捕,而且单网鱼重量多达20万斤,可是却每年的鱼越来越多,这又是咋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查干湖冬捕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辽金时期。那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冬季湖面封冻之时,便会手持简单的工具,凿冰捕鱼,以获取食物度过漫长寒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项盛大的传统民俗。如今,查干湖冬捕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冬捕开始时,都要举行盛大的祭湖醒网仪式。身着传统服饰的蒙古族萨满,手执法器,口中念念有词,向湖神敬献祭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随后,渔民们会在冰面上凿出一个个冰洞,将长长的渔网从这些冰洞依次放入湖中,经过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作业,再缓缓收网。当渔网破水而出的那一刻,活蹦乱跳的鱼儿在冰面上翻滚跳跃,场面蔚为壮观。
近年来,查干湖冬捕的产量屡屡刷新纪录,单网捕获20多万斤鱼已成为常态,这让不少人感到十分惊奇:为何鱼越捕捞却越多呢?
首先,科学的渔业管理是关键因素之一。在近些年当地渔业部门对查干湖的渔业资源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根据湖水的承载能力、鱼类的生长规律等,合理确定每年的捕捞量。而捕杀毫无计划的乱捕捞,尤其是过度捕捞,这些都是禁止。
其次,在捕捞的同时,严格控制网具的规格,避免过度捕捞幼鱼,保证了鱼类种群的可持续繁衍。在冬捕的时候,渔网就要求很高,必须都是较大网洞的渔网,这样就只会捕捞大鱼,而小鱼就能顺利的逃跑,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等到来年了,小鱼又可以陆续长成大鱼了。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每年还会投放鱼苗。当地政府每年都会通过投放鱼苗来补充湖中的鱼类资源。每年,渔业部门都会向查干湖投放大量优质鱼苗,这些鱼苗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后续的捕捞提供了充足的“储备”。
最后,就是查干湖优良的生态环境也为鱼类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湖水污染,如加强对周边企业的监管,防止污水排放;而且还会开展湿地保护工程,恢复和改善湖区的生态系统。良好的水质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让查干湖成为鱼类的理想家园,鱼类在这里能够快速生长、繁殖。
查干湖冬捕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渔业生产活动,它更是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观赏这一壮观的捕鱼场景,品尝鲜美的湖鱼。
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查干湖渔业资源的重要性。人们从保护查干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形成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查干湖冬捕,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传统活动,在科学的管理和人们的共同守护下,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与希望。你们见过查干湖冬捕吗?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开开眼界,顺便品尝这当地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