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晓松(化名),今年52岁。1995年,我从西北一所211毕业,由于学的是高分子化学,我被分配至甘肃一家有色集团从事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

我从工厂一线干起,先是技术员,质检科长,车间主任,8年后成为二分厂厂长。2005年,我去日本东京的一家株式会社研修访学了一年,感觉中日在材料方面尤其是有机合成树脂方面的确有差距,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2009年,我辞去技术总监的职务,正式下海。由于有之前的技术积累,起步很快,5年后公司已经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还获得了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市场就此打开。2016年公司已成是防腐行业的头部企业,是国家扶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然而,面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挑战,我逐渐认识到一把手光懂技术远远不够,必须是多面手。例如如何让技术快速走向市场?如何更好的发挥员工积极性?如何在资本时长融资?



为此,我选择了深造。2018年,我成功通过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经过两年的学习,获得了EMBA硕士学位,并一鼓作气,向博士发起冲锋。

按理讲,五十而知天命,但是我不服输。

我们的同班同学中有编辑部的主任,有高校的副教授,有国企的办公室主任,当然更多的来自民营企业的同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行业各异,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爱学习。

我们与博导学习、与教授学习,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我们在游学中学习,我们去过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去领略不同地域的文化,感受企业生产一线的不易,我们搞论坛、办讲座,开年会。作为60后,我结交了一帮80后的同学,心态都年轻了

坦率的说,平时跑市场,搞科研已经挺累的了,现在还要增加每月一次兰州、上海之间往返,来回旅途奔波,是挺累的。但是很快我被知识海洋所吸引。瓦尔拉斯一般均衡、IS-LM模型,拟合优度、异方差性...如何写读博研究计划,如何构思论文框架等扑面而来,我被宏观经济学专家的高度、微观经济学教授的广度,产业经济学博导的神度,计量经济学老师的睿智彻底折服。

印象最深刻是张教授对税收财政政策的趋势判断,当时他就谈到国家一定会对房地产进行松绑,还有他的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受益最大的是李教授对产业经济的高屋建瓴,他说的那句至理名言“根据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熟人之间是做不成生意的,而同学却可以”我至今还记得。讲课最生动的是魏教授,他对休闲经济、对人间烟火的把握,从宏观到微观,从产业到趋势,真的再也没有一个教授能把旅游管理课程讲得如此生动。最有才华的是王教授,这位曾经横跨大学校长、地方官员,官至副部级的博导上课从来没有讲稿,也没有PPT,但是授课内容全是信手拈来,逻辑自成体系,而且全程没有废话、空话、套话,真的可以比肩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至今我还保留王教授的授课视频,听他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

专业课笔试是我面临的难关。白天工作繁忙,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好在培训班有专门的课程培训,包括专业课与英语。

由于太长时间不接触英语,很多单词记忆都模糊了,所以我拿出大段的时间来背单词。每天晚上7点到20点,雷打不动学3个小时,我选择背诵的单词书是六级考博英语重点难点词汇,刚开始每天背诵100个单词,第二天先复习背诵前一天的,再背诵新的100个单词。

然后做真题。刚开始真题做起来有难度,因为太多单词不认识,规定时间根本做不完。培训班的英语老师告诉我方法,“因为是考试,不要求全部看懂,只要能够定位,快速检索到关键单词就可以。”这招挺管用,很快速度就上来了。每次做一遍之后,对照标准答案,我反复推敲,为什么自己做错了,遇到特别晦涩的,就用翻译笔通篇翻译一遍,然后再精读。

的确,短时间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不太可能,但是提高英语的考试分数完全有可能。经过短短3个月,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从刚开始的40多分提高到了70多分!

时光荏苒,即使三年疫情,我也从未间断学习。博导也很给力,他在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确定、资料收集及撰写的各阶段,都不遗余力帮我,使我3年内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

道阻且艰,行则将至。6年申博的艰辛和付出,各种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曾经周末的老友聚会,大多时候被婉拒;电话也少多了,偶尔响起,也是和导师或一起备考同学交流学习心得;这六年,头发掉了不少,两鬓银丝也冒出来了。

不过,我感觉自己过的挺充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