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外甥。外甥今年21岁,2023年考上复旦大学,今年大二。

先说一下我妹妹家里的情况,妹妹和妹夫都是普通打工人,为了托举孩子也是付出了不少努力,在读初中之前买了学区房。外甥性格内向,不是很爱说话,小学时成绩不算特别冒尖,到了初中,成绩越来越好,考到了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因为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也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上很多兴趣班,读高中的时候更是非常自律,成绩也更加优秀,记得高考之前,妹妹觉得他晚上学习太迟太伤身体,叫他早点休息,他会说我自己有数的,我做完这些题目会睡的,非常懂事。后来考上了复旦,我们都觉得妹妹的日子也算是有盼头了。

而这次寒假回来,外甥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从他1月4号回到家里,到1月10号,没有跟我妹妹说过一句话,我妹妹跟他说话,他也只是以“嗯”“啊”“哦”回答。10号那天我妹妹再也忍不住了,摔了他玩游戏的平板,才终于逼他说出了心中所想,原来大一的时候他跟舍友还有交流,偶尔也会聚餐什么的,大一期末虽然挂了一科,但后来补考也过了。到了大二,重新选了专业(他选的是航空航天专业),重新分了宿舍后,与舍友之间也没了交流,宿舍三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互不相干,而他也是沉迷于玩游戏。按他的说法开始的时候他也是想学好专业课的,但是去听了几次课以后,感觉太难了,根本就听不进去,所以后来就放弃了,课也不去听了,到了期末,考试都没有去。然后跟我妹妹说不想读书了,叫我妹妹帮他找个工作,但工作的性质不想与人打交道。

今天带他去我们这边的三甲医院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是有严重抑郁症。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交流,前几天外公外婆找他聊天,想说服他,可他一句话都不说,反正就是不理人。您说这孩子还有救吗?我们该怎么帮助他,或者让他就这样放弃吗?

替外甥担心的人:

一、他还活着,没有搞自残、自杀、失踪,沟通的门还开着,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二、整个家族放下焦虑,不急着让他给答案。专注于热热闹闹地过一个春节,大家多聚会、多走动,让他多体会人间的真实交流。年轻人情绪起伏大,观念的摇摆往往非常激烈,或许,过一个寒假就想通了。

三、当然,想不通的可能性是大的。这时,只能顺势而为,为他、或和他找个工作。愿意工作是好事,工作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大学毕业了不工作、不成家,其实比大学退学更可怕。

四、工作后主要有两个结果。一是劳动改造中觉得还是读大学好。那么,重新参加高考。有实力考上复旦的人,第二次也能考上。至少,能考上不错的大学。我身边有例子,从北大退学回家务农,两年后再次考上北大。他才21岁,有几年时间可以试错。

五、第一个结果就是觉得工作不错,一直干下去了。这又有什么不能接受呢?

六、考上一所好大学,绝不只是教育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也有危机。由于现在教育的缺陷,这种危机还很大。现在教育的缺陷是什么?那就是从家庭到社会到学校充满了等级观念(也就是精英主义):只有考上了好大学,人生才有希望;只有干了XX行业,人生才能高人一等。

父母、老师以鄙视普通劳动者来“激励”孩子勤奋学习。等级观念的派生物,或者说燃料,就是拜金主义,凡事只认钱,亲情、责任、义务,全部丧失,没有发财的人(也就是绝大多数人,包括父母和自己)被侮辱、被妖魔化,于是仇恨父母、自我矮化大量出现,最后极端化为自我封闭(往往体现为某种抑郁)和自我阉割(往往体现为主动不婚不育)。

而这种状态更容易体现在普通劳动者家庭中的会读书的孩子身上,因为他一考上大学就发现会读书不再是什么特长(同学都会读书),而在“等级观念”和“拜金主义”看来,自己及家庭又处于鄙视链的底部,而且他自己还要认同这种鄙视链。

当教育丧失了理想,既没有优秀传统的“治国平天下”,又没有无产阶级胸怀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甚至连对普通劳动者的基本尊重都没有,那么,反噬是必然出现的:无意义感、成瘾沉迷、心理疾病、悲观绝望、自我中心、孤僻极端。

否定理想是容易的,但这种否定的结果却难以承受,而且第一步就是仇恨父母。一个人,尤其是有能量的聪明人,一定要有大于个人的目标,要有为世界奉献的理想,否则,最后就要像火上的高压锅一样,内心压力越来越大。

理想首先是救自己的。利他才是最大的利己。

七、最后再重复一次,孩子还健康,又愿意工作,是幸事,也要肯定他这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