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如果你问,在特朗普卸任前,两岸是否能完成统一,就当前的态势看来,不会。一个负责任的预测,必然要依循事物的线性发展作为推估依据,而无法考量偶然性,然而,重大历史事件往往都肇因于偶然。

但“偶然”要发生连锁效应,乃至于促发重大变化,也需要环境允许。毕竟每种作物都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没有合适的土壤,“偶然”就难以放大。因此,我们可以推估局势的线性发展,尝试预测届时的“环境”。

当前,两岸统一的环境还远未成形,但已“勾勒”出些许线条,虽然我看不出未来4年内统一的可能性,但认为统一的形状将会得到明确。简言之,一个趋向统一,且不可逆的明确态势会出现,无论大小两岸的政治领导人出现什么更迭,都会进入完全统一的最后阶段。

隔离,封锁,开战三步骤,最花时间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隔离。只要大陆在“隔离”这一步做到位,并克服了此一行动所带来的风险,那么形势就不可逆,统一工作也即可快步走,甚至最终连开战都不必。

上一次提到,中国大陆或对台湾进行隔离策略,这一点在2024年也已经为美国主流观察家所认知。此一策略是最佳统一路径的前奏,这次我们细谈隔离的优点与挑战。

两岸统一,对美国与日本而言,主要损害在于安全层面上后冷战秩序的瓦解,以及可能的经贸冲击,对其他国家而言,则只有可能的经贸冲击。对中国而言,隔离策略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各国想象中的经贸冲击——如彭博社推估影响金额上10万亿美元的说法。

因此,优点之一,隔离台湾不会造成他国的经贸损伤,也不构成国际法上的“战争行为”。相对地,封锁被视为战争行为,与“开战”只有一线之隔。

此外,隔离策略能最大程度地彰显主权,让“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再只是口头宣示,而是谁否认都无效的现实。

三者,隔离策略不会损害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但能高度影响民心,尤其是做两岸生意的商人阶层首当其冲,只要台商心态不变,就会回头影响台湾政党。我曾说过,个人选定的统一指标,是看台商与国民党的变化,他们“维持现状”的心态不变,代表大陆并未积极促统。

四者,美国与其他国家都难以介入“非战争行为”,美军无法派遣军舰与中国海警船对峙。就像中菲的南海争端被中方限缩在海警层次,美军就无从介入,因为军队介入就有主动挑起战争冲突的嫌疑,美方担待不起。


“八月大演习”、“联合利剑2024A”、“联合利剑2024B”的演习区域对比

根据华盛顿智库CSIS的场景想定,隔离有高低两种场景:

1. 低强度场景是指“有限的海上隔离”,中国大陆先公布“强化海关检查规则”,海警与海事局联合行动,于台湾12海里到24海里之间的毗连区,对进入台湾的船只施行登船、现场检查、询问人员以及对违规船舶采取相应措施。

此一行动的后盾是,解放军海军于远处包围台湾岛,以阻止外国海警或军队介入。

只要受到的抗拒不高,大部分民船都愿意接受新规则,那么此一行动将在大约一周后开始放松,但台岛周边仍维持执法海警和军事存在,视状况选择下一次临检的时间。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新常态。

2. 高强度场景是指“全面海上隔离”,中国大陆宣布在台湾全岛周围海域(毗连区)设立隔离区,要求运往台湾的任何货物的托运人提前向中国海关和执法官员提交通知,并大规模调动1/4的执法船,每天至少拦截一到两艘船只(主要是台湾船只)。

此一行动并非临时性质,而是常驻形式的存在,并随时准备跨越到封锁状态。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台海内海化”的制度性安排。

需要说明的是,“台海内海化”是形容词,并不是法律用语,需要被厘清。“全面海上隔离”是预备封锁或开战的步骤,必然会触及国际法,因为美国若不愿坐视此一发展,自然会反制,法律战亦不可免。

换言之,当我们判断2027年是否会出现高强度隔离时,需要先厘清国际法,读懂美国、日本、欧洲与台湾地区的立场,如此方能了解北京需要考量哪些风险。

根据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于2021年的建议,针对隔离策略,美方应派遣一支多国部队运送补给品到台湾,挑战中方执法船与解放军,逼北京主动摊牌。此一所谓“多国部队”的介入理由,即“台海是国际水域”,中方正改变此一现状,让全球贸易陷入巨大风险。

隔离策略虽然是避开法律战的一种途径,但美方会将高强度隔离解读为封锁与开战的前奏,很难不依据其所歪曲的国际法规范,作出强烈回应。因此,中方在实施低强度隔离前,就要对法律战做好准备。

台海是“国际海域”吗?

美国与台湾当局都主张台海是“国际海域”(领海之外的海域),允许世界各国船舰“自由航行”。美方据此与盟国互通声气,将台海现状描述为“自由水道”,任何来自中方的干扰都被视为破坏现状。

首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没有所谓“国际海域”一说,应以“国际海峡”说事。另外,“自由航行”是很不严谨的形容词,事实上,其在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限制。精准点说,只有在公海才有最大程度的“自由”,而在主权国家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都有对“自由”程度不一的限制。

从法律方面来说,只要是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都受到沿海国不同程度的管辖,而所谓“自由航行”的底线是“无害通过”,即便在限制最宽松的专属经济区,船舰也不能损害沿海国的安全与秩序。

这便是为何,中方对台海的立场是——台海水域由两岸的海岸向海峡中心线延伸,依次为中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因此中国对台海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在相关海域的合法权利。

这是相当精准的说法。在全球大国中,中国是最尊重国际法的国家,没有之一,因此立场站得很稳。

台海是否属于“国际海峡”在国际上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海峡是否有部分水域(也就是中线)属于“非领海走廊”(non-territorial waters corridor)。美日台乃至欧洲许多国家都认为台海存在“非领海走廊”,并以“国际海域”称之,因此这些国家的军舰穿越台海时,都走这条水道。

“非领海走廊”是指不受任何国家领海主张规范的水域,领海被规定为12海里,两岸相加就是24海里,台海最窄处是70海里,70-24=46,因此美日据此称台海有“非领海走廊”可供各国船舰自由横行……航行。

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国际海峡是指有两个以上的沿海国,但国际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或不是国家),因此沿海国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在此属性上,台海类似日本北海道与本州之间的津轻海峡,除非中国主张台海是国际海峡,否则就不是。此其一。

“非领海走廊”并不意味着各国船舰能不受限制自由航行,因为走廊也可能与沿海国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重叠,而在法律上沿海国有(部分)管辖权。清楚点说——没有任何国家将台海视为公海。此其二。

举个例子,俄日两国基于国家利益考量,都承认宗谷海峡为国际海峡。马六甲海峡的四个沿海国,都承认其为国际海峡。印尼曾提出主权申索,对通过船只进行一定的管制以保障本国安全,但因国际社会反对而作罢。虽然如此,国际仍承认印尼享有一定的管辖权,毕竟这符合国际法。

朝鲜海峡(含釜山海峡与对马海峡)也属国际海峡,各国船舰享有航行自由,但日韩两国享有部分管辖权,而因朝鲜半岛的特殊政治形势,各国船舰在部分海域存在一些限制与禁航区。

以上都是国际海峡,其部分海域也都被视为“非领海走廊”,但另一个共同点是,沿海国有一定程度的管辖权。

而在特殊政治形势下,沿海国还能实施更多的限制,其海峡实际使用状况,端视地缘政治与大国角力。

国际法中的“无害通过权”适用于领海,规定较严,“过境通行权”适用于国际海峡,规定较宽。毫无争议的是,台海并不属于国际法规定下具有“过境通行权”的国际海峡,这一点美日也承认。

无论如何,在法律面与国际现实下,中国对台海具有程度不一的管辖权,这是确定的,任何船舰通过都要遵守“无害原则”,如果中方认定“有害”,就有权利“管一管”。如去年德舰穿越台海,被中方视为挑衅,属于“有害”,因此派遣海空军力全程跟监。

再怎么说,台海类似朝鲜海峡,具有特殊政治形势,因为在法理上,两岸仍处于内战状态,在现实上,当前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台海不但不是国际海峡,也不适合被视为“非领海走廊”,船舰通过有害或无害的认定,不在他国手里。

这便是中国大陆有权在台岛周边设置隔离区的法理依据。而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美国,最没资格谈国际法。


紫色为台湾当局所谓的“海峡中线”,红色为先前经由M503偏置航线飞行的实际航线,而绿色是现在开始启用的原始M503航线

多国部队护航货船到台湾,谁的风险较大?

所谓“派遣一支多国部队运送补给品到台湾”,这个概念类似波湾战争,也门内战中多国部队护航商船,或应对索马利亚海盗,可能吗?可能。现实吗?不现实。除非美国决意与中国开战,且附庸国也愿意参战。

如果是低强度隔离,虽然有周期性,但仍属不定期,何时实施端视中方需要,美方很难组建一个多国部队,机动性实施护航任务。

高强度隔离,属于长时间的布置,或许允许美方制度性安排多国部队护航,然而,隔离区应会设在台北港,台中港与高雄港外海的毗连区,多国部队一旦进入此区域,就要冒着与解放军开战的风险。

须知,按照国际法,沿海国在毗连区有“防止和惩治违法行为”的管辖权,因此中方在设立隔离区的同时,也会布置解放军在远处拒止他国部队妨碍执法。因此,多国部队要合法“护航”,前提是台湾宣布独立,并与“多国”立即建交,唯有在此条件下,毗连区在法理上才属于台湾。

当然,美国也可以在台湾没宣布独立的状况下违法硬闯,本着“双输就是赢”的打算,大玩胆小鬼游戏。但解放军的事前准备,肯定比美军周延强固得多,与美军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必然也在剧本里,因此胆小鬼不太可能是中方。

重点是,就算美国有胆违反国际法,他国可不敢,包含最有可能参与的日本在内。这么看来,美方大概率只能实施制裁、军事威慑、小弟碰瓷等等手段回应“隔离台湾”。

事实上,“联合利剑--2024B”的演习重点,就是封锁与隔离,而美军完全看得懂,知道他们将无计可施。这便是为何在这次军演后,赖清德先被美方“隔离”,因为只有将赖踩在土里,才能减少中国大陆隔离台湾的理由,勉强维持现状。

美方现在最怕的,就是中方对制裁“免疫”,甚至还累积了更多反制美方的工具。其实这也不用怕,因为这一现象正在成为现实,怕也没用。

换言之,随着中国在方方面面逐步实现自主,对任何制裁都有反制手段,2027年(或以前)对台湾实施高强度隔离是合理,合法,也可行的。

当然,北京应会考量“隔离”对2028年台湾选举的影响,分析这一点也很有意思。不过,个人认为大陆越是在意台湾选举,就越放不开手脚,而隔离策略是促统的关键一步,该做就要做,不应受到台湾选举干扰。毕竟,换哪一个亲美的政党执政都是“独”,能有多大差别?

不过,我现在倒是明白了为何大陆迟迟不单方面开工跨海大桥,或者我曾提过的东山陆桥?因为这些工程都涉及人工岛,会让美国作为妨碍航行自由的口实,对华掀起法律战。虽然法律上中方站得住脚,但国际法庭的裁决本身就是风险,中国败诉哪怕只有1%的可能,一旦定谳,都会成为西方挺台的法律基础,这叫做横生枝节。菲律宾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那么,隔离策略会不会引发美方(或其小弟)对华掀起法律战呢?很有可能,所以中方发动隔离前的风险评估要非常完整,从实施该策略到完全统一,不宜超过3年。为什么是3年?因为菲律宾请国际法庭仲裁南海岛礁案,从上诉到判决历经3年。

换言之,既然决定实施高强度隔离,其组合拳中,就应包含在台海设置人工岛的宣示,因为法律战反正已无法避免。

现在中方的准备工作接近完备,按理,美方若真聪明就不会再打台湾牌。但是否决定涉险,往往与决策者的智商无关,与其风险评估比较有关,所以我常说中方应战术性小题大做,为的就是让对手否定自己的风险评估。须知,特朗普可是很会玩“小题大做”的。

那么,2025年会不会出现低强度隔离?这就要看特朗普2.0的风险评估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