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败和维也纳会议

反拿破仑战争使欧洲英、俄、奥、普四大国暂时结盟,并由于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拿破仑时代的结束而出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欧洲和平仲裁人"自居,企图重新扮演拿破仑的角色;英国则力图保持欧洲均势,一方面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另一方面遏制俄国取代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这两个世敌之国则想在争夺德意志霸权的角逐中一决雄雌;曾被拿破仑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小王室都渴望恢复失去的"天堂"。总之,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无力和无意立即卷入一场新的战争。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1769-1821年),即拿破仑.波拿巴,法国皇帝,史称拿破仑一世,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不断对外用兵,多次粉碎欧洲反法同盟,严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但也表现出大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和侵略性。1812年,在对俄战争中失败,势力大衰。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放逐到地中海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他又率领千人的军队从流放地出逃,20日重返巴黎,再登王位。这时,英、普、奥、俄等君主国十分恐慌,又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以22万军队分兵6路进攻法国。6月18日,反法联盟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军队(约11万人)。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拿破仑这一次从称帝到退位,约百日之久(3月20日至6月22日),吏称"百日"王朝。拿破仑宣布退位后,被流放于圣赫勒拿岛,永久地退出了历史舞台。1821年5月5日病死于圣赫勒拿岛,终年52岁。

维也纳会议于1814年底至1815年6月上旬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它是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其实质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封建统治秩序、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和瓜分殖民地的分脏会议。

1814年5月30日,第六次反法联盟国家(俄、英、奥、普)曾与法国签订巴黎和约。后来,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参加了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对法国相当宽容,既没有让法国割让土地,也没有要求交付赔款和撤走驻扎的占领军,只要求法国退回到1792年的边界,甚至法国还扩大了150平方公里的地盘。根据巴黎和约,虽然法国被置于反法国家的包围圈之中,但由于它保有相当广阔的领土,其作为欧洲大国的地位并未真正丧失。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也是巴黎和约的一项规定。和约第32条规定:"凡加入战争的国家,无论属于哪方面,都应在两个月内派遣全权代表到维也纳开会,以便在全体会议上作出补充本条约各项规定的具体安排。"除了土耳其(其领土跨欧亚两洲)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216人,这是世界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会议主席是奥地利首相兼外长梅特涅。操纵会议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俄、英、普、奥四强的首脑。由于法国代表塔列兰的外交才干,使法国挤入四国行列,成为五国委员会的成员,使维也纳会议实际上成为五国会议,一切问题均由五国决定。除了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所谓的维也纳会议从未开过正式全体会议,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梅特涅的书房里决定的。大多数代表无所事事,6个半月的时光都是在宴会和舞厅中打发的。奥皇弗朗西斯日复一日地举行招等会,每晚宴席40桌,庭院中排满了马车,厩中之马多达1400匹。

各列强在领土瓜分问题上充满矛盾和斗争,主要集中在波兰和萨克森问题上,意大利问题也是争论较多的议题。经过激烈而复杂的斗争,1815年6月签署了"最后总决议案",实际上是由八个国家签署的(原来的英、俄、奥、普、瑞典、西班牙、葡萄牙七国,加上法国)。这次会议,强权政治表现得异常明显。


俄国获得了芬兰,并把华沙大公国改为波兰王国,由俄皇兼任国王;克拉科夫成为俄、普、奥保护下的一个共和国。

英国获得了荷兰在好望角和锡兰的殖民地及法属殖民地马耳他岛等地,保持了它的贸易优势和海上优势。英国是获利最多的国家。

普鲁士获得了萨克森的一部分和瑞典领土的一部分;瑞典则从丹麦取得挪威作为补偿。

奥地利获得了意大利的伦巴底和威尼斯等地。

德意志的34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德意志邦联。比利时(尼德兰)和荷兰合并为尼德兰王国。

各列强一致同意法国代表、外长塔列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王朝,恢复其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和所属领土。这个原则成了维也纳会议的旗帜。会议秘书长、梅特涅的亲信根茨以目击者的身份评论说:"大会发出响亮口号:'重建社会秩序'、'恢复欧洲政治制度'、在'公平的力量配备'的基础上建立'持久和平'等等,都是为了安抚各国人民,为了使这次隆重的大会带有一些崇高、庄严的性质;但是,大会的真正目的在于战胜者瓜分战败者的遗产"。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自认为是反法联盟的主帅,计划在欧洲建立由他起决定影响的局面,并且形成使欧洲列强不可能联盟反俄的政治均势。他基本上采取了压奥扶普政策,并把法国作为抵制迟早会兴起的德意志帝国的潜在盟友。他曾一手包办了第一次巴黎和约,在维也纳会议上直接提出了对波兰的具体领土要求。

英国代表卡斯尔累勋爵的政策是维持和巩固海上的非均势(霸权)和建立欧洲大陆的均势,以使英国进一步巩固在海上、殖民和工商业中的霸权,保持住战时夺取的通往印度道路上的法国和荷兰的殖民地。所以在会上英国竭力争取得到有价值的战略据点,例如马耳他和开普敦。英国特别害怕法国复兴,致力于在法国周围建立屏障,故尔支持普鲁士有关莱茵各省问题上的立场;并反对俄国兼并波兰的计划,以抑制俄国的过分强大,从而保持大陆的均势。

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是维也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战略思想是:在东、西欧实现均势,法俄互相牵制,从而保持奥地利的实力,维护其在德意志世界的优势。他采取了接近法国的策略,拥护塔列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认为主权是国王独有的权利,不能容许各民族人民分享。他反对一切自由和民族解放运动,并认为这种运动是对正统主义的侵犯,必须镇压。他的目的就是维护奥地利殖民帝国对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的统治。

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出席了维也纳会议,他的政策基点是获得萨克森的全部和莱茵河两岸的重要领地,但其实力不足,在整个会议期间依附于俄国,看俄国脸色行事,在会议上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法国实质上是作为战败国出席会议,但是由于法国代表塔列兰善于利用战胜国之间的分岐,在会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效地捍卫了法国利益。他的目标是保持住1814年第一次巴黎和约确定留给法国的那些领土。他一再标榜"我什么也不要,我只给你们带来一样重要东西——神圣的正统主义原则"。这使他在会议期间处于非常主动的地位。由于四强在会议开始不久就形成了两营对垒的局面,俄普为一方,英奥为一方,法国这个昔日的敌人则成为双方都力图争取的一个盟友,这使塔列兰看到了尽可能维护法国利益的机会和希望。

关于维也纳会议的性质,恩格斯有过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当'科西嘉怪物'最后被牢牢地禁闭起来之后,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在维也纳开了一次大会,以便分配赃物和奖金,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和卖出,被分割和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

在维也纳会议上,欧洲第一次被包括在一个共同的条约体系内。这是一个暂时维持和平的体系。由于维也纳会议的最后文件和1815年11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约的签订,欧洲出现了均势局面。尽管后来亦有种种曲折,但维也纳体系基本维持到19世纪50年代。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