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躺平”成为热门话题,当“摆烂”被调侃,你是不是也会偶尔迷航,在追寻人生目标和探索大千世界的过程中感到“无意义”?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何为“无意义”
现代社会,青少年身处时代洪流中,信息过载、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以及带来的无谓的内耗都使其变得迷茫、无措,导致找不到努力的意义,失去了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欲。于是有些青少年选择躺平,或在规矩下如提线木偶般行走,陷入了“无意义”的漩涡。
为什么找不到意义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出,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了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有时候,我们并非找不到意义,而是由于自身频繁受挫,又或是面对多元文化导致自身价值观受到冲击,对自己、对未来产生怀疑和失望,从而开启退缩的防御机制,不再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逃避现实,放弃追寻意义。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在“套子”内的人生
青少年正处于探索欲旺盛的阶段,对事物的发展有独到的看法。但父母如果一直强调说“你不行,我来吧”“好好学习,什么都不要想”……以不断否认他们的想法,替孩子做选择代替鼓励和引导,久而久之,青少年就会习惯在“套子”里的生活,不再主动思考属于自己人生的意义。
大胆追寻意义吧
谁在定义“意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根据某些标准判断一件事情有没有意义。但意义有千万种形态,我们要学会从各种角度去发现意义。世俗标准所定义的意义,并不能涵盖我们所有探索的努力。
在年少时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是很幸运的事,一时找不到也不要沮丧,很多人都是在人生旅途中不断经历、感受,才更加明白意义所在。
找到“无意义”之源
时间的长河中,不同的湾流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挑战,也会出现不同的机遇。所以,当感到无意义时,不妨先明确为何如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或者是生活中的其他因素?明确源头是解决无意义感的第一步。
留白的艺术
当我们感到无力和疲倦时,不妨试着将学习和休息分开。休息的时候允许自己无负担地做喜欢的事情,发掘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在追求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发现“意义”的线索
我们不妨尝试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再依靠单一的评价标准和模板,而是寻找属于自己的特点与优势,成为更加独特的自己。
例如,尝试接触不同领域,如参加社区服务、慈善等助人活动;在没接触过的领域中感受创造性带来的快乐;为喜欢的事物而努力;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享受成就感,不再局限自我……
意义不是数学题,没有标准答案,它需要时间探索。所以,我们在找寻意义时,不妨放轻松一点,也许寻找和思考的过程,也是人生的意义之一呢。
撰文 | 宗涵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张丽涵
运营编辑 | 张丽涵
质量审核 | 业蕾
❖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在迷航中探索归路》❖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