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傅蔚冈/文 1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公众热议的民航选座额外收费问题发声,指出民航“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惯例。所谓的“加价选座”,是指一些航空公司在选座这一服务中引入加价机制,锁定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要求消费者以积分或现金等形式支付额外费用。中消协认为,这一做法侵害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并呼吁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监管。
中消协的这一声明引发了社会讨论,一时间航空公司也成为众矢之的。但笔者看来,在讨论“加价选座”这一行业惯例是否合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确定“加价选座”基本的经济逻辑。
商业常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加价选座是航空业的普遍做法。许多国际航空公司早已采用类似的差异化服务策略。通过加价选座,航空公司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国际航空市场的实践表明,加价选座不仅能够提高航空公司的收益,还能提升乘客的旅行体验。
加价选座实际上是差别定价,或者说是价格歧视最原始的版本。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支付意愿,对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简单来说,价格歧视就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购买情境,设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
在商业史上,对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收取不同价格,在那些因地理或可区分顾客类型而分隔的市场中是一种常见做法。电影院、公交车、火车、甚至游乐园和餐馆,都在通过为儿童、学生或老年人提供折扣,进行某种形式的价格歧视。
航空业则将价格歧视发挥到了极致。航空业最大的特点是高固定成本与低边际成本:前者是指飞机购买和维护的成本很高,后者指增加一名乘客的成本很低。
通过价格歧视,航空公司能够覆盖高固定成本,并向不同支付意愿的乘客提供不同的票价,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今天,同样一条航线,不仅不同航空公司的票价有差异,即便是同一个航司,也会随着出发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同一个航班影响票价的并不只是经济舱和商务舱,同时还包括其他因素。
加价选座属于动态定价系统中最原始和简单粗暴的做法。通常来说,航空公司会对同样一个航班提供不同折扣的票价,对应着不同的服务。当有乘客在抱怨自己在选座时需要加价,这就意味着他购买的机票并未能覆盖全部座位。设想一下,一个2折票的乘客如果获得的服务和8折票甚至全价票的服务是一致的,谁还会买全价票?
合理的定价策略
也许有人会说,能不能将价格固定在同一个水平,从而让所有乘客都能获得同样的服务?就像中消协所说的“先到先得”,即乘客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选座,而不是按照价格条件来选择。
这种做法听起来是保证了公平交易,但最终的结果却将会损害所有消费者的利益。
设想一下,加价选座模式下存在两种价格,一种是可以选座的,需要全价支付;另一种是不能选座的,只需要对折。对支付能力较弱的用户来说,他只需要以对折的价格就能买到机票,而对支付能力较高的用户而言,他支付了这个价格就能确保更为舒适的座位。这个定价体系下,乘客端不同支付能力的用户都满足了其需求;供给端的航空公司则通过更低的价格吸引到了更多用户,实现了乘客和航司的双赢。
如果改成“先到先得”的模式,航司就要实行统一定价模式。很多用户的需求也将因此无法得到满足:支付能力不高的用户可能无法支付机票而放弃出行,有支付能力的用户却不能通过支付更高价格的方式来获得更舒适的位置。这样的做法既不能增加航空公司的收入,同时也影响乘客利益。
也有人会说,航空公司已经通过商务舱和经济舱的区别提供了差异化服务,为什么还要在此之外提供如此多的折扣?是的,商务舱和经济舱是航空公司提供差异化最大的服务,但还有更多的差异服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价格提供给用户。即便是在商务舱中,也存在不同折扣,甚至在很多时候,商务舱的价格会低于经济舱的全价票。
航空公司面对海量用户,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不一致。航空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有权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营成本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加价选座是其经营自主权的体现,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绝对公平的陷阱
其实,中国的航空市场已经上演过以“公平交易”为由而统一定价、最终消费者利益受损的先例,即机票的退票费。
2018年之前,我们在购买机票时,经常会出现退票费与机票购买价格持平或高于购买价的尴尬情况。比如,5折以下特价机票在飞机离港4小时(含)前的退票费为票面价格(全价)的50%,飞机离港后不得退票。换言之,若购买的折扣机票价格低于机票全价的50%,大概率将出现退票价格超过实际购买价格的情况。
很多用户由于买了这种机票却没能赶上飞机,就到消协投诉或在社交媒体曝光。主管部门国家民航局也从善如流,在2018年下发了《关于改进民航票务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航空公司要合理确定客票退改签收费标准,退票费不得高于客票的实际销售价格,要制定机票退改签收费“阶梯费率”,即根据不同票价水平和时间节点等,设定合理的梯次收费标准,不能简单规定特价机票一律不得退改签。
阶梯费率指按照退票时间来确定退费的比例,退票时间越早则退票费越少。在此之前,航司是按照购票金额和退票时间来综合确定。通常来说,全价票可以随时免费退改,特价票则可能会出现退票价格超过机票的情况。
表面上看,高昂的退票费对消费者不利,但实际上却满足了那些支付能力差的用户需求,可以以很低的折扣获得机票;同时,可以随时退改的全价票也让部分群体受益。
在改为阶梯退票费后,特价票的利益固然获得了保护,但全价票的用户却因此受损,因为他们无法获得全价退改的机会,也必须支付统一的退票费。
确保定价的透明度
飞行里程超过99%用户的乘客当然希望能够保留加价选座,这样就可以增加机动性:在有的时候能够获得更为低廉的价格,有的时候可以为舒适性埋单。
今天,对于加价选座的争议和当年的退票费神似,尽管我们知道加价选座并不必然侵害消费者权益,但这不意味着加价选座必然会被保留,就像当年的特价退票费一样。尽管有利于很多用户,但最后在汹涌的民意下,主管部门也不得不发文取消。
笔者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航空公司要确保定价的透明度和信息的充分沟通,向公众说明其运作机理。只要消费者在购票时能够清楚了解加价选座的规则和费用,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就得到了保障。航空公司应确保加价选座的费用和规则透明,避免消费者在购票时因信息不对称而做出错误选择。
就在本文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一则报道,2024年中国最挣钱的航空公司是以便宜著称的春秋航空。这家航空公司除了机票价格便宜外,飞机上的所有服务几乎都要收费。或许春秋航空的成功,能够让公众更好理解加价选座的经济逻辑。
傅蔚冈经济观察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