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记者 罗娟)为推动劳动科学和工会理论研究的深度交流及协同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劳动科学和工会自主知识体系,1月16日上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数智时代劳动科学与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新年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上,8位劳动科学和工会理论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围绕劳动经济、工会研究格局、劳动法治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劳动和工会领域热门话题展开研讨,呈现了一场充满思想碰撞、研究视角交错融合的学术盛宴,为劳动科学与工会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罗娟 摄

据悉,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都阳,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陶志勇,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徐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文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林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丽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路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珂等研究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处长肖竹主持。

杨志明提出,数智赋能人力资源正呈现出三种趋势性变化: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新增劳动力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三是一大批新生代、网生代投身新业态。他强调,数智赋能人力资源需要勇于创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并进一步提出数智赋能人力资源的五个创新,即加快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的机制创新、数智赋能的技术创新、产业融通和智慧场景的创新、数字经济的人才创新以及数据要素聚集的环境创新。

都阳在会上表示,技术进步速率不断加快,这要求我们拥抱新技术革命,同时确保就业增长机制不受破坏。

林嘉介绍了数字时代劳动用工的变化,包括:用工方式多样化、资源整合平台化、劳动组织扁平化、劳动管理算法化、劳动关系去管制化等。她强调,数字时代劳动用工的变化给劳动法带来了挑战,要坚持变与不变,既要坚持劳动法的固有立场,又要积极回应数字时代给劳动用工带来的挑战。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