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南部地区发起代号为"复兴行动"的打击,此次战役中乌军损失惨重,统计数据显示阵亡人数高达3460人,300名军人被俄军俘虏,262辆坦克报废,7个炮兵阵地遭到摧毁。
行动区域位于库尔斯克南部要地,该区域地形以开阔平原为主,间杂丘陵地带,具备重装部队大规模机动作战的地理条件。
行动前期,乌军在该区域部署多支精锐部队,包括"雷电"特种作战旅和"钢铁"装甲师。同时在周边地区构建临时军用机场、野战医院和弹药补给站等后勤保障设施。乌军还在行动发起前两周内,派出大量无人机对俄军防线进行持续侦察,收集战场情报。
战役筹备阶段,乌军在主攻方向投入5个机械化步兵营和3个坦克营的兵力,配备现代化通信设备和战场管理系统,试图实现各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作战。
此次战役中乌军投入总兵力约2万人。装备配置上除大纲提到的300余辆坦克外,还部署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在内的远程火力打击武器,以及最新型号的"海王星"反舰导弹系统用于陆地攻击。其中,乌军坦克部队中的西式援助装备包括豹式坦克、挑战者主战坦克等,这些装备虽然性能先进,但由于维护保养和零配件补给困难,实际战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俄军方面除部署1.8万余名常规部队外,还配备"瓦格纳"等准军事组织人员约2000人。在防空系统配置上,俄军采用S-400、山毛榉-M和铠甲-S1等多层次防空网络。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在战前还部署最新型号的"凯撒"电子战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干扰乌军无人机和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俄军在库尔斯克战区还布设大量的反坦克地雷和诱导性假目标,这些战场设施在随后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复兴行动"于1月3日凌晨4时正式展开。第一波进攻由乌军第25机械化旅和第17坦克旅组成的突击群发起,采用"箭形"进攻队形,配合"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远程火力支援。然而,俄军早已通过卫星侦察获知乌军调动情况,提前在关键地段部署"角斗士"反坦克导弹系统。
战斗首日,乌军坦克部队在穿越第聂伯河支流时遭遇俄军精确打击,其中包括12辆豹2主战坦克和8辆T-72改进型坦克被击毁。随后的48小时内,乌军调整战术,改变为小规模装甲群突击,但仍难以突破俄军布设的"蜂窝状"防御体系,在突击阶段,乌军平均每推进1公里就要付出15辆装甲车辆的代价。
双方展开长达72小时的持续对轰,乌军利用M777榴弹炮的精确打击能力,试图压制俄军防空系统,但俄军2S19"植物园"自行火炮凭借其15公里的射程优势,成功控制战场制高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俄军在战役中首次使用改进型"龙卷风-G"火箭炮系统,该系统具备自动装填功能,极大提升火力持续性。
乌军投入包括"野兽"察打一体无人机在内的200多架各型无人机,试图通过"蜂群"战术突破俄军防空网络。
然而,俄军的RB-341V"雷达-M2"电子战系统展现出强大的干扰能力,使得大量乌军无人机失去控制。据俄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在战役第二天,就有超过50架乌军无人机被俄军电子战系统强制降落。
此次行动失利,乌军情报部门未能准确识别俄军主力部署位置,错误判断俄军预备队规模。俄军在主要突破点实际部署比情报估计多出约40%的兵力,包括1个完整的坦克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这导致乌军突击力量在遭遇战中陷入重围。
西方援助装备虽然技术先进,但并不完全适应当地作战环境。例如,豹2A4坦克虽然火控系统精良,但其履带系统在泥泞地形中频频出现故障,机动性大打折扣。据战场维修人员反映,平均每行驶100公里就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保养。
乌军指挥部过分依赖教科书式的战术打法,未能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例如,在遭遇俄军重点防御区域时,仍然坚持采用常规正面突击战术,而未能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开展迂回作战。战后分析显示,若采用小规模特种部队渗透配合主力迂回的战术,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