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浏览过滤大量的碎片化资讯,无时不刻都在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信息,这看似是我们掌握了更大的信息选择权。
但面对庞杂的信息库,我们的决策也变得更困难、更焦虑,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多更复杂的“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于信息的选择自由,到底是被放大了,还是被压缩了?
为了寻找答案,36氪在知乎的「互联网破局者」系列的特别策划中发起提问,并整理精选出了高赞回答。
在信息的洪流中,我们或许仍然掌控着选择内容的主动权,又或许早已被海量的数据和算法淹没。无论你的立场如何,希望这些答主的观点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知乎用户@阙根羽毛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家里没什么书,附近也没有书店,电脑手机更不会有。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乡下的小学连一间图书室都没有。
学校里最能熏陶学生的是每学期会有人扛着放映机、扩音器来放电影,大概每学期有两次。
全校一到六年级的孩子都搬着凳子去放映室排排坐好,大家都争先恐后往里冲,灯光一关,只留下放映机投射出的光束,坐得近的孩子就会站起来举起手来,让墙上印出一只只手影,直到正片开始,老师喊着让把手放下,才依依不舍坐到凳子上。
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文娱活动。
那时候我们下午3点40分下课,也没啥家庭作业,还有双休日,一放学就只知道玩。
所以我的童年是上山找兰花,下水摸鱼虾,平时村里听八卦,偶尔和人打架。
活脱脱一个野孩子,或者用我们的方言来说,连野孩子都不是,而是放山野猪我十几岁前,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能接收到的有效信息非常少,于是很喜欢听长辈讲他们以前的故事。
等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建在镇上,校园内有个图书室,小小的一个就建在音乐室隔壁,学校会给每人发一本借书证,每次可以借两本书。
当时的借书证还都是纸质,每次借什么书,图书管理员+会用手写好书名,归还的时候给你敲一个“已归还”的印章。
那时候我每个月都会去借书,各种名著小说、历史故事,我读得特来劲。每次还了两本马上再借两本。
等高中的时候,环境更好了,有专门的图书馆,一楼各种图书排满了书架,二楼是阅览室
但是我从来没收到过借书证,图书馆的大门是关着的,学校每周会安排一节阅览课,我们也没上过几次,而且40分钟的时间够看些啥呢?只能找本青年文摘+读读。
满满的书架就在那里静静地待着,学生们匆匆看完几篇短文,急急忙忙又要回到教室去了。
如今这信息过载+的世界就像是坐拥图书馆的高中时代,图书馆很大,书很多,但图书馆的大门是关闭着的。在图书馆外,大家有忙不完的活,偶尔有点闲暇时间,刷刷短视频就过去了。
是信息过载压缩了大家的信息选择自由了吗?
或许吧。
也或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无法再静下心来看更有深度的内容。
知乎用户@微调
放大还是压缩我觉得是个相对问题,而关键在于你是否懂搜索。
这个观点在搜索引擎为入口的时代是金科玉律,就是互联网的入口比如是谷歌,比如是百度(中文)等等,后面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在入口不作恶的情况下,你如果知道搜索的关键词,可以找到各种你需要的资源。同样一个入口,在不同人手里的效果可以说天差地别。
而在过去的时代,这种对于搜索引擎的优化和检索,其实是一项技能。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擅长信息搜索的人可能是吃到了很多信息红利的。
而在大语言模型时代,我倾向于对于搜索技能的需求实在降低的。因为大语言模型不在要求严谨的关键词上的匹配。
首先,我个人认为互联网正在进入以大语言模型为入口的时代。搜索的入口正在从传统的搜索引擎转向大语言模型为入口。
在过去,假设两个人掌握的搜索技能差别很大,可能A能得到很优质的内容,而B则不行。但在大语言模型时代,你可以提出很模糊的搜索关键词并不断优化,其实大家得到的内容反而可能更加同质化。在辅以现在的软件有越来越多关于我们的信息,在可预见的未来,推荐的精准度还可以更一步上升,我们搜索技能上的不同将被进一步拉平。
总结来看,我认为在大语言模型作为搜索入口的现在和未来(这个应该还有很多机会),搜索的质量会大幅度提高,你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自由是被放大的。但我们自己,或者说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奶头乐,也没那么大兴趣去做更多有意义的搜索,因此我们的信息反而是被压缩的。
达成了某种奇怪的辩证统一 :)
知乎用户@段小草
如果要评价互联网信息过载对信息选择自由的影响,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就好,你每天获取的信息中,有多少是自己主动筛选并获取,又有多少是被动地从推荐流中获取?
互联网看似为信息获取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实际上,这些选择往往是已经被推荐算法筛选过一遍之后才推送给用户。
信息过载对于信息选择自由来说,可谓是虚假的放大,真实的压缩。
如果只是推荐算法、信息推送,倒也问题不大。毕竟用户在面对算法推荐过来的内容时,依然是有「选择自由」的——你依然可以决定点开或不点开,或者点首页推荐的哪一条。当你一次又一次面对系统推荐做出选择时,算法也会不断学习你的爱好和习惯,给你更精确的推荐内容。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App 很懂我,每次点开首页都是我想看的,什么信息茧房,什么回音室效应,不过是个性化推荐的一点小小副作用,是用户和算法的双向奔赴罢了。
但是,当推荐算法叠遇到海量的低质创作,那就是真正的灾难了。
以前我们完全可以说「开卷有益」,毕竟在过去,公开表达是少数人的特权,能够著书立作、广为流传的,内容质量都不会太差。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出版版面尚且十分珍贵,大家主要依靠报刊书籍获取信息。
现在且不说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读书的习惯,点亮手机屏幕,绝大多数 App 推过来的信息都很难说是「开屏有益」了。
2024 年的牛津年度词汇是「brain rot」,在候选词中还有一个「slop」,都很契合信息过载这个话题,也说明这已经成为了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
所谓 brain rot(脑腐),指的是心理或智力状态的退化,特指因过度消费网络上的碎片化内容而导致的认知退化。这个词也可以指可能引发此类退化的事物。
说的直白点,brain rot 就是刷短视频、社交媒体刷傻了。
而 slop 也许更契合生成式 AI 浪潮下的信息困境,slop 原意是指「泔水、垃圾」,现在用来指代网络上的 AI 生成文本和图像,特指通过虚假内容填充互联网,以获取广告收入并操纵搜索引擎排名的垃圾内容。
slop 通常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同时引起了极大的信任危机。比如,有一张小女孩的图片在美国飓风期间广为流传,后来却被证实是由 AI 生成的,这使得最初转发这些信息的人感到被欺骗:
AI 生成内容太猖獗了,网上还有人开班教学,讲什么「AI 写作训练营」,教人怎么用 AI 低成本做内容农场。对这种行为我只能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低质低创的 AI 内容简直就是对创作平台的 DDoS 攻击,通过大量、泛滥的 AI 内容,去淹没那些正常的内容,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绝大多数用户不能正常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即便像知乎这种没什么流量油水的地方,我也能刷到无数一眼假的 AI 创作内容,更不要说百家号、头条之流了。
我对这种现状是十分悲观的,当互联网事实上成为一泡巨大的粪坑,充斥着低创的垃圾内容,信息选择自由还存在吗?还重要吗?
历史上每一代人都觉得下一代人是被毁掉的一代,被武侠小说毁掉,被电子游戏毁掉,被抖音快手毁掉。也许再过十年,我们会说下一代人是被 AI 毁掉的一代,又或者被 AI 圈养的一代吧。
知乎用户@白玉京
我觉得那种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信息」的时代已经不在了啊。现在人们面对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比较固定化的信息。
就怎么说呢。
例如,任何一个事件,人们都有一些态度、选择。大部分情况下,会有一种观点在很快的时间内被互联网的各种传播机制给推出来。
只有这样的,能获得更多的「点赞」、「流量」的信息才会容易传播。很快,互联网上关于这样的事件的信息也会极速趋同。
这样的过程,也会发生在好多事件之间。
人们接收不同的事件会发生比较,总会有其中的一件事情能过获得的关注超过其他事情。信息的传播也会自动的形成「榜单」。总会有最热、流量最大的事情、「热搜第一」的事情。
于是,面对看似过载的信息,莫名的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范围非常局限的答案。
打开互联网,总能有首页、有榜单、有第一热搜、有最高赞。然后所有信息资源,都会向着这件事情集中。人们的观点,甚至向着这样的事情压缩、扭曲,最终固定成几乎一样的模式。
相比之下,我觉得互联网的确存在过一个信息高度发达、选择贼多的时代。但是那个时代,反倒是互联网信息不饱和的时代。
因为信息不饱和,所以每个人发出的每条信息,几乎都会被传播。互联网里也不会「内卷」出各种排榜、信息传播、分发的机制。那个时代,才是信息丰富、可以自由得到信息的时代吧。
更不用说难道人们的选择不会带来利益么?
既然人们的选择会带来利益,那么在互联网里压缩、曲解、引导人们的选择,肯定就是一门生意。
比起来曾经信息不过载之前,现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形成利用「水军」甚至「AI」大批量故意制造信息过载、曲解误导信息。
与其说人们还有自由,不如说互联网信息已经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反向控制人们
知乎用户@Aurora
这个问题的答案基于“个人能动性”本身。看你是选择做“加法”还是“减法”,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解释一下个人能动性的定义:指个体在追求目标时所展现出的主动性和行动力。它能将想象力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驱动力。能动性体现在个体能够自主设定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不会被动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寻找和创造机会。
若是有目的性的寻找信息源,比如想学ps技能,那便可以在全网各个平台有针对性地去寻找信息。
因为各个平台的不同侧重属性,可以在B站学习系统操作攻略;在小红书学习便捷技巧;在百度经验和知乎平台等网站寻找一些难解操作的图文攻略,甚至你还可以去淘宝购买一整套ps的教程。
这些平台不仅让学习者多出了许多信息选择的渠道和途径,还可以从多维度学习知识,打破了单一的学习方法。同时,根据不同平台的属性,还可以按照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难点等需求进行有机选择。擅长做“信息减法”,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选择的自由一定是被放大的。
但相对而言,若只是为了获取娱乐性信息,大家不难发现,我们很容易从多个不同的平台刷到相似度很高的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不具备太深的内涵与高度,大多都是表面的“神似”,有些甚至只进行简单的替换文案,视频内容基本不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的选择自由一定是被压缩的,而且完全被动性地由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为你选择。
随着一个个视频的刷新,时间不断流逝,你的信息池没有丝毫的扩大,只是获取了部分情绪价值,这便是信息的伪“加法”,虽然进入脑海的东西不少,但真正有用的不多。
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和看待,这和“互联网是利是弊”这道论题是一样的,没法给出单一的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