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铺天盖地关于大卫·林奇去世的消息发了出来。想到这个电影导演,关于他本人和作品的标签会比较一致,这些形容词也都比形容他的作品要更清晰,比如怪咖、神秘、晦涩、抽象,但又不失华丽,甚至还有阴郁和诡异的意象,总之会附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然后总结为,他的作品是很难看懂的。



但为什么要懂呢?这个问题是十年前一个朋友的发问。当时在北京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有一场关于大卫·林奇穆赫兰道的放映活动。在资料馆念研究生(后从事出版行业)的朋友帮我弄到一张票,她和她的同学好友及学妹学姐坐在我的前排。



她问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吗?我说是二刷,因为之前没看懂。于是她就反问了刚才那句话,为什么要懂呢?她认为面对《穆赫兰道》这样的作品,没有什么懂与不懂,觉得好看就行。其实一知半解才是正常反应,如果谁说自己看懂了,反而那个人才有些奇怪吧。

就连《与火同行:大卫林奇谈电影》的作者克里斯·罗德雷也在书中这样写道:林奇不愿或不能(其确切的比例就只能猜测了)去分析这部影片,因为他知道,如果将“事实”披露出来,那个叫“穆赫兰道”的梦境就将死去。



所以,这部林奇最难懂也最著名的电影,成为一部不可言说的神作。虽然网上有很多人试图将其揭秘似的层层剖析,最终其实离电影本身会更远。这种过度阐释最后更多展现的是剖析者本人的诉求和某种所谓的能力,但已经和解读本片关系不大了,毕竟这部作品不是那种有迹可循的推理故事。

和大多数人一样,除了这部神秘色彩浓重的代表作,在20年前的淘碟岁月里,《蓝丝绒》也是当时令人惊艳的作品。但是和《穆赫兰道》一样,如果现在不去重看一遍,我也想不起任何剧情。总之对林奇真的只能用“印象”这个词来回忆,因为关于他的作品,总是留给人一个大概的印象,即使当下认真观摩,也不一定有准确的结论。



在以上两部提及的电影之外,还有两部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一个是1990年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我心狂野》,那也是林奇电影意象里个性独特的一部,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五星私藏之作。那时候的凯奇,身上的不羁与狂热,也是未来作品里很难见到的。



而另一部拍摄于1999年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的分数不低,但不太被提到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和林奇一贯乖张诡异的表现风格相迥异,是安静下来讲述故事的温情之作,是林奇向观众展现的另一个自己。



以上看过的林奇作品之外,其他类似《双峰》的剧集应该都没有机会尝试,因为总想着,他的作品会很费神,要找个适当的机会才可能进入那个烧脑的世界。但是没想到一等就等到了林奇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些未敢触碰,一直安静躺在网盘里的电影合集,也许是时候去唤醒它们了。

截止到现在,关于林奇的著作,无论是自传还是他人所著,也差不多有十本左右,也许足够帮助我们去了解林奇和他的电影作品,但真的如此吗?也许大卫·林奇被人称道的地方,恰恰就在于对他作品的某种不确定性。



想起当年看过关于林奇的纪录片,里面展现了他如何创作绘画作品的,他甚至会把动物干枯的尸体直接固定在画作中。记得将动物尸体邮寄过来的送货员当时还吓了一跳,以为林奇做了什么非法的勾当。现在想来,这也许是他电影作品呈现诡异气质的源头所在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