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海巡署”的一则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两艘大陆渔船悄然驶入金门烈屿南山头附近水域捕鱼,这一举动让当地渔民大为惊讶,因为这些渔船的距离甚至不足10米,已经非常接近金门的岸边。



更引人注目的是,面对如此局面,台湾海巡艇却显得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渔船返回漳州方向。这一事件背后,究竟隐藏了哪些不容忽视的信号?

首先,这一事件醒目地暴露出大陆渔船能够轻易接近金门进行作业的事实。要知道,金门虽小,却是两岸关系的重要节点之一。大陆渔船敢于如此接近,意味着对自身安全的极大信心,或许也透露出对台湾海巡力量判断的底气。

其次,台湾“海巡署”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则显得十分无奈。海巡艇不仅没能有效处置,还几乎成了旁观者。对于长期关注两岸形势的人而言,这并非偶然,而是长期资源和装备不足的恶果。

装备问题长期困扰着台湾“海巡署”,几乎已成公开的秘密。以执行远海任务的千吨级船只为例,海巡署目前仅有14艘,与大陆海警的实力相比,实在显得微不足道。



在小型装备及人员训练方面,台湾同样捉襟见肘。防弹衣、头盔等基本装备的缺乏,使他们在面对大陆船舰时,常处于劣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台湾“海巡署”部分人员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老旧步枪,射击训练更是稀缺。如此落后的装备与训练水平,不仅让人对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心存疑虑,也让内部人员感叹预算紧张,希望政府能转移部分军费以改善状况。然而,即便资金到位,若想在短期内提升战斗力,也绝非易事。

这场风波还揭示了台湾当局在资源分配上的窘境。尽管意识到“海巡署”装备落后的问题,他们仍优先将大量预算用于军队建设,而忽视了对海巡能力的提升。这种策略显然存在风险,尤其是在两岸复杂关系背景下,有限的资源更应合理去配置。



台当局对两岸关系的政策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巡署”的发展。长久以来,他们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谋求“独立”,但这种单方面改变两岸关系的策略不仅缺乏实效,也使得台湾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孤立。

对于台湾“海巡署”来说,要走出当前困境并非易事。即使当局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愿意投入资金采购国外先进装备,交付时间依然可能遥遥无期,难以迅速改善现状。真正解决问题,恐怕需要更深层次的战略调整和长期规划。

台湾需重新审视其在地区内的角色和战略定位,寻求更多的合作与沟通,而非一味地强化军事对抗。正视与大陆的关系,在处理海洋事务上找到共识,或许是破局的一条途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