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春节你回家吗?——四代人一起聊《春运》
时间:1月18日(周六)14:30-17:00
地点:西城区阜成门外北礼士路135号新华书店总店
嘉宾:杨登峰(工人日报社摄影部主任)、欧阳红(中华书局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王铭基(中华书局美术编辑)、王伟伟(工人日报社记者)
《春运(1954-2024)》不仅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是一幅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的艺术画卷。这部书以春运为视角,以影像方式回望过去70年中国人过春节的节奏、方式,出行的频率、人次,出行的时间、目的地等。你是谁?你的老家在哪里?你是否还记得离家后第一次踏上归途时的心情?那些年,那些时光,你经历了怎样的春运故事?今年过年,你还回家吗?1月18日,我们找了四个年代的春运经历者,陪你一起聊聊《春运》那些事儿。
北京|动物如何治愈生活——《驴子医生和它的朋友们》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张越(主持人)、乐竞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胡圣楠(图书策划编辑)
与动物接触,我们能够感受到不依赖于外表、行为或认知能力的被接纳和被理解。在变化迅速和充满压力的世界中,动物作为人类不说话的朋友,有着珍贵的疗愈作用。1月18日下午,我们邀请知名主持人、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理事张越,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委员会、《驴子医生和它的朋友们:动物如何疗愈人类》译者乐竞文做客SKP,围绕新书《驴子医生和它的朋友们》,探究动物对人类身心的疗愈作用,以及“动物辅助治疗”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并展示这种疗法对抑郁症、孤独症及多动症等疾病的疗愈效果。
北京|拈花惹草:一个收藏家的十年——《春风最随美人意》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2F
嘉宾:王帅(收藏家、作家)、老树(中央财经大学教师)、郭彤(中国嘉德副总裁兼书画部总负责人)、李克(美食主理人)
收藏家、作家王帅通过十多年涉猎中国书画市场与研究,已颇具心得,独抒机杼。他的视角不同于学院派的学术性分析,更多则是将个人的人生经历融入到对画、事、人的解读与感喟中,以颇具个人风格的文字,道尽十几年来对近现代书画、手稿收藏前后的始末,试图读尽画内的旨趣,叩问世间的美。1月18日晚,让我们相约PAGEONE五道口店,一起畅聊关于热爱、关于艺术、关于生活的话题,迎接春天的到来。
北京|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对话爱尔兰作家希内德·格利森
时间:1月22日(周三)19:00-20:3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主讲人:希内德·格利森(作家)
为了纪念布里吉德这位强大的女性守护神,也为了庆祝像希内德·格利森(Sinéad Gleeson)这样的杰出女性,爱尔兰人将每年的2月1日作为圣布里吉德节。后来爱尔兰将2月1日作为新的国家假日,在全球举办各种庆祝女性创造力的活动。1月22日晚,在圣布里吉德节即将到来之际,爱尔兰大使馆特别邀请知名当代作家希内德·格利森来到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与中国的读者们一起分享她在中国出版的随笔集《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以及文学创作的经历和感悟。
上海|我们与恶的距离:法律和教育如何面对校园霸凌?
时间:1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李辉(律师)、曹柠(播客主播)
校园霸凌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面对校园霸凌,法律与教育能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做?学校、家庭、教育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事件处置中又会遇到哪些难题?1月17日晚,我们邀请到日本神户大学法学博士、上海丰兆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辉,与播客“咸柠七”主播、b站知识区up主“边缘人小曹”曹柠,一起探讨以教育与法律之眼,透视校园霸凌。
上海|飞往任何想去之地——《未知的爱:伊丽莎白·毕肖普传》新书发布暨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4: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嘉宾:胡桑(诗人、译者、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厄土(诗人、译者)、来颖燕(《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伊丽莎白·毕肖普,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以其细腻、精准同时又不拘的诗歌风格,跨越地理与文化的边界,触动了无数读者。近期新出版的《未知的爱:伊丽莎白·毕肖普传》,带读者走进这位诗人的生活与创作,揭示她如何在个人与周遭的因缘流变中,成就了那些伟大诗篇。1月18日,我们特邀诗人胡桑、诗人厄土和青年评论家来颖燕,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和读者一起走进伊丽莎白·毕肖普的一生,透过她的诗歌与文字,探索她如何将孤独、失落与深情凝结成永恒的诗篇。
上海|时空的旅行:梦回洛阳寻伽蓝——新译本导读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一楼
主讲人:龚文静(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古代文献,被誉为北魏洛阳的“百科全书”,其作者杨衒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结构,将北魏洛阳的繁华与变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洛阳伽蓝记》不仅记录了北魏时期洛阳的佛寺兴衰,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资料。1月18日,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该书译者龚文静将在艺术书坊举办“时空的旅行——梦回洛阳寻伽蓝”新译本导读会,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洛阳伽蓝记》,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学特色、艺术结构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上海|宋氏家族与法兰西文化
时间:1月18日(周六)14:00
地点:徐汇区漕溪北路158号徐家汇书院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段炼(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宋氏家庭成员从宋耀如到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包括宋氏三姐妹,甚至女婿孙中山、孔祥熙,接受的都是美国式教育,深受欧风美雨的浸润。其实,中法战争之际宋耀如在美国街头发表演说痛斥法兰西崇拜者散布的“弱者该打论”,孙中山高举法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大旗创立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宋子文幼年曾就读于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圣芳济学院,执掌财界后又与法国人蒙内筹划中国建设银公司;宋庆龄留欧期间与弟弟宋子安寄情于法国巴黎;宋美龄仿效法国农村教会学校的模式在浙江奉化建设武岭学校……宋氏家族的成员多多少少都与法国和法兰西文化有着丝丝缕缕的交集。1月1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段炼将带来专题讲座:宋氏家族与法兰西文化。
上海|手艺人与流水线:机械复制时代的人文艺术
时间:1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江(乐评人)、周紫峰(音乐制作人、吉他手)
耶鲁大学人类学教授凯琳·达德利在其著作《吉他匠人:工业化时代的手工艺者》一书中,如此形容手工乐器的独特性:如同吉佩托为木偶注入灵魂,使非生命的木头拥有灵魂(即匹诺曹)。所以,手工乐器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它和流水线制品有什么不同?1月18日,我们邀请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知名乐评人王江、著名吉他手周紫峰三位人文与艺术领域的嘉宾,他们将从吉他这个大众普及率最高的乐器谈起,从手工乐器,到文化产品,再到人文艺术,为我们解读工业化时代中,手工艺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上海|从马可·波罗到耶稣会士:14至17世纪欧洲地图中的中国
时间:1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演讲厅(黄厅)
主讲人:柏恪义(香港科技大学地图学史和科学史高级讲师)
讲座将基于主讲人的专著《早期西方印本中国地图》(Regnum Chinae The Printed Western Maps of China to 1735, Leiden Brill, 2022),讲述马可·波罗旅途计划中的地理、地图和路线信息,并探讨他对16世纪之前欧洲印刷的中国地图的影响,以及耶稣会士地图中的中国新形象。
上海|魔都上海:历史与人文的对话——熊月之、居平联袂读书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4:30
地点:徐汇区龙华中路759号绿地缤纷城1楼钟书阁
嘉宾: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居平(作家)
上海被称为魔都,是阴性的,魔性十足;但同时又是阳性的,柔中带刚。上海史专家熊月之、作家居平,与您相约中国最美书店徐汇钟书阁,进行一场史学家与作家面对面的交流,历史与人文的对话,共同为大家揭开魔都上海神秘的面纱!
上海|诸葛亮北伐得与失——《出祁山》读者见面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9: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主讲人:袁灿兴(文史作家)
三国已远,围绕出祁山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被千古传唱。诸葛亮鞠躬尽瘁,试图力挽狂澜,兴复汉室。可汉室之兴,与万千底层民众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周六晚,著名文史作家袁灿兴将携新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与知名主持人、文化博主江冉对话,聚焦北伐困局,探讨北伐得失。
上海|中西并流·近代营造——《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9日(周日)13:00-16: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宿新宝(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华霞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姜鸣(近代史学者、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历史建筑修缮保护专家宿新宝,长期对老建筑营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技术理性视角为它们撰写了“传记”——《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看似不起眼的砖瓦、楼板、门窗、壁炉等是本书的主角,从最初的舶来品到后来的优质国货,以及西方营造技术的本土化创新,它们成就了上海近代建筑百花齐放的盛景与传奇。1月19日,宿新宝将携本书来到上生新所茑屋书店,对上海近代建筑营造技术“西风东渐”的历程展开一场回溯之旅。他作为上生·新所更新项目的主持设计师,还将带领读者们进行上生·新所Citywalk,现场讲解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的有趣知识。
上海|《马可·波罗寰宇记》的主要抄本和中文译本
时间:1月19日(周日)14:00-15:3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演讲厅(黄厅)
主讲人: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马可·波罗的旅行记在热那亚写成后,很快以抄本形式流传,并陆续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目前能够见到的早期抄本或刻本还有一百四十多种。经过一百多年来学者们的整理,这些文本大致有六个系统,不同之处很难说哪个接近原文。早期中文译本受时代局限,不能翻译这些文本的整体面貌。目前我们正在努力翻译慕阿德和伯希和的英译本,这是包含各种文本信息的“百衲本”。
上海|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记——从西方新传记史学的转向谈起
时间:1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陈茂华(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刘佳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西方新传记史学作为新史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是一种崭新的学术研究范式,而非传统人物传记之复兴。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新传记史学出现了多个转向,比如无名氏传记的崛起、群体传记的复兴、历史学家的自我书写运动等,这些积极的转向也都在证明,正是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个体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有温度,有触感,有脉动。一直以来,国内学界对传记史学非常关注。国外一些最新的传记作品往往会第一时间在国内出现中译本,而且销量都非常不错。同时,国内很多有影响力的学者也在“躬身入局”,以口述史、自传等方式,开展中国的历史学家“自我书写运动”。AI时代,传播途径多元化,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陈茂华教授在新书《西方新传记史学研究》中提出:这是一个人人皆可创造历史,并且人人皆可、也应该书写自身历史的黄金时代。
上海|何谓庄子的逍遥游
时间:1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三楼
主讲人:方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庄子》难也不难。纵观两千多年的庄子学史,魏晋士人最能体贴庄子的用心,他们虽然大多未曾注《庄》,却以其身心诠释了庄子的精神世界,成为庄子就是阐释庄子的最好办法。这也是“已中了庄子的一些‘毒’”的方勇教授寻到的秘密。1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勇,将携新书《庄子内篇讲录》,在艺术书坊与读者分享其研究《庄子》四十余年的心得,畅聊“何谓庄子的逍遥游”。
上海|从光速不变推演出宇宙大爆炸:说说相对论——《漫画相对论》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9日(周日)15:3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主讲人:吴京平(科普作家)
时间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能跨越未来吗?我们能回到过去吗……这些触及我们灵魂深处的问题,越思考越能重塑我们的宇宙观。它们都和一项跨时代的理论有关,那就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1月19日下午,知名科普作家、科学声音团队核心成员吴京平老师,将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和现场读者一起揭开相对论的神秘面纱。
上海|口述历史中的城市记忆与生活碎片——《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分享会
时间:1月19日(周日)16:00-17:30
地点:徐汇区漕溪北路158号徐家汇书院三楼报告厅
嘉宾:陈丹燕(作家)、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保平(媒体人、出版人)
武康大楼是一座百年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更是人们生活的舞台。《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通过对武康大楼居民的口述访谈,生动展现了这座地标性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汇聚了历史文化名人与普通居民的故事,构成了上海百年建筑的独特记忆。1月19日,陈丹燕、严飞、陈保平三位作家和学者,将围绕“口述历史中的城市记忆与生活碎片”这个主题,在徐家汇书院举行本书分享会。三位嘉宾将讨论武康大楼的独特地位,以及在当今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如何保存与传承这些珍贵的记忆,探讨城市中的每个普通人如何用自己的生活故事构筑共同的城市记忆。
上海|桃花与雪花同在——木叶诗集《乘一根刺穿越大海》分享会
时间:1月19日(周日)19:00-20:30
地点:黄浦区皋兰路16号思南书局·诗歌店
嘉宾:木叶(诗人、批评家)、张定浩(诗人、批评家)、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王苏辛(作家)
《乘一根刺穿越大海》是诗人、批评家木叶新近出版的一部诗集。1月19日晚,他将带着这本诗集,与张定浩、黄德海、王苏辛三位好友一起做客思南书局·诗歌店,分享他的诗歌创作。
上海|《酱油:独有的中国味道》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9日(周日)19:00-21: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李昕升(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王宏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继专著《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和普及读物《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之后,东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昕升推出了最新著作《酱油:独有的中国味道》。该书不仅记录了酱油从古至今的演变史,更展现了酱油这一调味品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作者勾勒出了酱油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田间种植到餐桌调味,从传统酿造到现代工业,每一滴酱油都蕴含着中国历史的厚重与中华文化的精髓。1月19日,我们邀请到李昕升副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古人的生活世界》作者王宏超教授做客上生新所茑屋书店,共同梳理各个历史时期关于酱油的故事,借由一部中国酱油史探究人与自然的互动史、人与社会的史诗,尝试从这“吃吃喝喝”的历史去触及中国历史的真正内核,在全球史和日常生活史等多重视角下,审视中华文明是如何形成、发展和传播的。
天津|最孤独的英雄,最坚实的守候——长篇小说《驻站》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4:30
地点:河西区大沽南路362号天津图书大厦
嘉宾:晓重(作家、编剧)、颜慧(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张楚(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徐福伟(百花出版社副总编、《小说月报》执行主编)
《驻站》讲述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基层警察——驻站警察的故事。这部热播的电视剧,改编自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小说《驻站》。驻站警察的工作究竟是怎样的?书中鸡飞狗跳的生活素材来自于哪里?作者是如何发现这些创作宝藏的?1月18日,我们邀请到了《驻站》作者晓重,以及作家出版社副总编颜慧,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张楚,百花出版社副总编、《小说月报》执行主编徐福伟,作家出版社编辑、《驻站》的责任编辑宋辰辰,齐聚天津市图书大厦,与读者分享《驻站》中那些最孤独的英雄,最坚实的守候。
天津|一曲大明王朝的挽歌——王彬《丰泰庵》内山书店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6:00-17:00
地点:和平区南京路189号和平大悦城4F内山书店
嘉宾:王彬(鲁迅文学院研究员)、岳南(作家)、范伟(天津师范大学学者、评论家)、段守新(天津师范大学学者、评论家)
著名学者、作家王彬的长篇力作《丰泰庵》构思宏阔而又活泼多姿,笔力纵横虬劲,语言典雅细丽,不仅描绘了大明本土,而且将笔触伸展到欧洲与南美,在大航海时代,波澜壮阔地展开了独具特色的历史画卷,极具风云激荡与人物悲辛的震撼之力,而令人掩卷长思。本周六下午,王彬将携《丰泰庵》做客内山书店·和平大悦城店,与您共探书中宏阔与幽微兼蓄的历史场景。本次活动,作家秦岭担纲主持,作家、《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天津师范大学学者范伟、段守新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广州|批判性思考:方法、路径与人格塑造
时间:1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楼35号铺方所
主讲人: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数字时代,信息爆炸,套路五花八门。大家都可能迷失其中,也都可能因为自身需求和欲望而被带节奏,损失金钱和时间。那么,如何在汹涌的观点之流里保持人间清醒,不被带节奏,不被情绪和利益裹挟,就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苏德超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也提供了简单可操作的批判性思考技巧,带领读者跟着苏格拉底、穆勒、爱因斯坦、罗素、费曼他们一起思考。穿越变化,洞察谬误,直击本质。但批判性思考,不只是一种思考技巧,更是一种人格修炼。这种修炼让我们涤除妄念与成见,养成谦逊开放的态度,形成稳定的精神内核,活在真实的世界上,并与人为善。1月19日,苏德超将携新书《韭菜生存指南:极简批判性思考入门》来到广州方所,与读者朋友们聊聊批判性思考的方法和它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南京|王学森:心海导航,汪曾祺情爱小说的文学潮汐
时间:1月18日(周六)14:00
地点:栖霞区杉湖东路9号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负二楼阅读区
主讲人:王学森(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师)
本次“霞 WE TALK·缪斯”沙龙活动,王学森先生将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独特的文学视野,以汪曾祺1990年代的情爱小说为经纬,展开一场深度剖析。他将细致探索非常态伦理关系背后的心学意涵,揭示婚外恋情与德性美感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同时,也将审视小生产者家庭中的仁爱情感与范畴,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为饱满、立体的汪曾祺文学世界。
杭州|诗人、译者王家新谈诗歌翻译及俄罗斯白银时代对当代汉语的影响
时间:1月19日(周日)19:30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西侧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主讲人:王家新(诗人、译者)
1月19日,《诗建设》杂志社邀请到了诗人、译者王家新,携带他最新出版的译著《我们四个》与在杭的诗人们就翻译对写作的滋养及重塑、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对当代汉语的影响等话题进行对谈与交流。王家新是当代一位杰出的诗人、译者,近四十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当代汉语的第一现场,是当代汉语诗歌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近年旅居美国,此次短暂回国,他专程来到杭州,共赴这场诗歌的聚会。
成都|整个世界就是一瓶酒——《饮一杯城市之光》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6:00-18: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太古里负一层M68-70号方所
嘉宾:张丰(专栏作家)、范庭略(专栏作家、媒体人、出版人)
《饮一杯城市之光》为作者范庭略在FT中文网的专栏《浮光印记》近五年来的文章集萃。书中记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美食美酒以及文化艺术的独特观察、思考与感悟,彰显着时代特质与生活气息,它们是都市生活与美食文化的痕迹、掠影与脉络。1月18日,范庭略做客成都方所,与专栏作家、公众号“城市的地得”主理人张丰一起,评析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趣味转变,感受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文化热点的兴衰,讲述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与杯酒人生。
成都|做“淡人”家长更需要强大内核
时间:1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001号SKP购物中心二楼SKP RENDEZ-VOUS
嘉宾:黄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师)、宏业(书造社主理人、文化节目主持人)
2017年暑假到2022年春节,五年中,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黄灯跟随她的学生去过郁南、阳春、台山等地。五年的家访,纠偏了很多关于二本学生成见,坐在一家又一家普通家庭的屋檐下,黄灯意识到对更多年轻人而言,哪怕进入二本院校,除了自身的竭尽全力,同样离不开家庭奋不顾身的托举。她看到了年轻人身上与生俱来的生命力,意识到无论社会的缝隙怎样狭小,年轻的个体终究在不同的处境中,显示出了各自的主动性和力量感,并由此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否蕴含了一直被我们疏忽和漠视的地方?那些我们早已视而不见的日常,湮没在个人化话语中的定见,是否真的失去了讨论空间?在这样的困惑中,黄灯谨慎地提醒大家:我们需要心平气和地回到教育本身,任何群体都受制于时代大势所决定的趋势和路径,但从微观角度看,个体一直拥有社会夹缝中突围的可能,这恰恰是教育之于年轻人的重要意义。1月19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山大学中文系教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黄灯,以及书造社主理人、文化节目主持人宏业做客SKP,共同探索个体在社会夹缝中突围的可能性。
成都|浮世之隙——《行于浮世:日本俳意行走随笔集》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锦江区东玉龙街37号三楼半屋顶上的樱园
嘉宾:洁尘(作家)、王鹤(作家、媒体人)、萧易(作家、学者)
《行于浮世》是知名作家洁尘日本随笔系列的第三本,记录了她行走日本的15年。在这15年间,洁尘奔赴于日本的乡间和山川、城市与原野,在一步一步的丈量中,她逐渐积累关于日本的认知与体验,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她透过双手去感知日本这片土地被浸透的美的肌理。1月19日,洁尘将携新书做客屋顶上的樱园,与读者分享日本的俳意行走。
长沙|跟着《诗经》去徒步——《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4:30-16:00
地点:开福区新河三角洲滨江文化园内长沙市图书馆217报告厅
主讲人:三书(专栏作家)
专栏作家三书带着新书《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来到长沙,于1月18日在长沙市图书馆和读者见面。这本书是三书的个性化采风手记、读诗随笔,她历时一年,重访了2500年前《诗经》先民生活的故地:周朝古都、黄河流域、渭河平原、汉水……行走山川,与村民闲谈,探寻《诗经》与现代生活跨越千年的奇妙共鸣,再现《诗经》先民在古老大地的诗意栖居,由此开启我们跟随《诗经》的灵魂漫游之旅。
长沙|寻找歌谣的住址和前程——《诗经》采风行读分享
时间:1月19日(周日)15:30-17:00
地点:芙蓉区五一大道826号湖南新华大厦5F不吝书店·虫二展演厅
主讲人:三书(专栏作家)
作为专栏作家,三书已出版两部读诗随笔——《春山多胜事》《细雨湿流光》,她以“闲言三两,意境汪洋”的独特叙述方式,获得了一众忠实的拥趸,被她文字打动的读者们口口相传,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自发表达对她的喜爱,纷纷呼吁她再出新作。这次,她带着新书《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来到长沙,于1月19日在不吝书店和读者见面。
武汉|一个时代,两条故事线,四代人的青春——《朋友,新年进步》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刘宇(武汉美术馆原副馆长、历史文献研究者)、邓鼐(武汉市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芳草》杂志副主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曾经历过一次影响深远的院系调整,这次调整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大学格局,也深刻影响甚至塑造了今日中国大学的面貌。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贺年片风靡中国大学校园,成为传递情谊与时代风貌的独特载体。1月18日,我们特别邀请到武汉美术馆原副馆长刘宇,武汉市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芳草》杂志副主编邓鼐,做客SKP,围绕《朋友,新年进步:贺年片上的中国大学(1952-1988)》,进行一场以“一个时代,两条故事线,四代人的青春”为主题的分享活动。两位嘉宾的对话将围绕“大学×贺年”交织的历史记忆展开,对于在创作时如何处理两条故事线,如何挖掘图片中蕴藏的历史信息,他们将提出自己的看法。
西安|春节的起源、历史变迁与国际化——《春节简史》新书分享会
时间:1月19日(周日)14:30-16:0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9楼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张志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者)、焦凌(编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首席编辑)
何为春节?春节从何时开始?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天南海北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为什么从冬至到春节,会由一个个祭祀构成?民俗学者张志春先生积累了十余年,撰写了《春节简史》这本书,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指出春节源头所在,为我们勾勒出春节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脉络。1月19日,我们将邀请张志春与编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首席编辑焦凌,共同做客西安SKP,一起聊聊春节,聊聊那些中国人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情。
西安|文博人的三秦talk餐——1208看展计划年度圆桌漫谈
时间:1月19日(周日)14:30-16:30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 park商业街区1F方所·设计力实验室
嘉宾:纳兰朗月(博物馆从业者)、马攸宁(历史博主)、罗巍(民航工程师)、汉唐三三(丝路考古网编辑)
1月19日下午,我们邀请青年考古学者纳兰朗月、知名历史博主马攸宁(@雍州节度使)、陕西历史文化使者罗巍、知名历史博主汉唐三三(张姗姗)四位考古文博专业嘉宾做客西安方所,在设计力实验室畅聊最新的考古发现,还有嘉宾精彩讲解片段返场,互动游戏,客人提问环节,一起迎接乙巳蛇年。
附:线上活动预告
不近人情的母亲——谈埃莱娜·费兰特《暗处的女儿》《页边和听写》
时间:1月22日(周三)19:30-21:30
地点:豆瓣App
嘉宾:陈英(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译者)、林垚(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
在过去八年的时间里,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小说持续、深入广泛地影响启发了中国读者对女性经验和女性叙事的认知。勒达这个复杂的母亲形象,尤其是费兰特对勒达内心世界不留情面的揭示,让我们能够超越传统的母亲僵硬的道德规范和角色想象,去接近家庭关系内部夹杂着温情与冷酷的真相。1月22日,我们邀请埃莱娜·费兰特的译者陈英、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林垚,一起来讨论《暗处的女儿》《页边和听写》。两位嘉宾来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将以不同的方式坚定推进关于性别、权利、家庭议题的讨论。他们将从各自的背景进入这部小说,共同分享小说对我们进行的情感和伦理教育,以及费兰特的创作观念对我们进行相关公共讨论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