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三年时间,其实有两年都是国军在正面战场一直占据优势地位,解放区持续被压缩,我军的处境非常艰难。

第一年全面进攻,第二年改成重点进攻,主要就是国军在不断进攻,我军处于防守的态势。

东北,虽然集聚了我军的精锐力量,但局面一度非常严峻,林总都做好去苏联打游击的准备了;



华北,傅作义在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重创我军,夺下了我军在华北所占最大城市张家口,我党关内与关外的陆路联络被切断;



华东,陈毅特别艰难,六战五负,毛主席都打算换徐帅前往山东收拾局面了。

其后,我军不断地寻觅机会,想要逆转被动挨打的局面,试图掀起反攻的序曲。

但这个序曲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能强求。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我军发起孟良崮战役,虽然战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整编第74师三天就全军覆没。但这个战果其实没有改变战争走向,自打完孟良崮战役后,华野一年多几乎没大的动静,而且还被分兵了,分为内外线两个兵团。



其后,中央想要改变战争只发生在解放区的局面,1947年6月30日,毛主席决定让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但战果也不尽如人意。刘邓大军从晋冀鲁豫军区出发时的12万人,第二年转出大别山时已不足6万人,装备也损失严重,重武器几乎全部舍弃或炸毁,只能说在战略上扰乱了敌人,算不上反攻序曲。



唯有粟裕在1948年6月组织的豫东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九万四千余人,解放了大片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军失去了在中原战场上实施战役进攻的能力。

豫东战役,就是国共双方大兵团真正地硬碰硬对决,国军也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而我军在几乎已经步入死局的情况下,硬是“刚”赢了。

此战代表解放军开始主动大兵团发起对国民党的进攻,也让毛主席发现我军原来已经具备歼灭敌军大兵团的能力,是解放战争反攻的序曲。



反攻开始以后,我军陆续发动了大型的晋中战役、济南战役、以及大名鼎鼎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还有摧枯拉朽的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成都战役等。

其中,对于解放战争反攻的终章到底是哪个战役?有三个战役,得到网友的呼声最高。

一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我军赢了,我们就有了大后方,大片解放区连成一线,那么,国军失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这个时间很不好说,国军在华东、华北、华南还有很强的机动兵力,如果拖至1950年,在国际形势大变化的背景下,解放战争的局势到底怎么发展,真的难以预料。



二是渡江战役。这场战役我军在军事上占领了南京,政治意义非常深远,代表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终结。但实际上,渡江战役在军事上不是终章,这场战争规模很大,但连“三大战役”的门槛都没进。

三是淮海战役。规模庞大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是优势在我,势在必得;平津战役更是大军压城,大势所趋;唯独淮海战役是粟裕的临机决断,险中求胜。因此,笔者认为,解放战争的终章是由粟裕主导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后,“海陆空大元帅”老蒋这才发现,原来他真的打不赢解放军,几乎所有的国民党机动野战兵团全部被消灭,再也无力回天,此后,老蒋再也没能组织大兵团级别的战役。

从某种程度看,解放战争的序曲以及终章,都是由粟裕完成的,也难怪不少网友觉得粟裕可以评为元帅,因为最起码,他在军功上是接近元帅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