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初,陈毅奉命赶往米脂杨家沟,参加中央的重要会议。
原本按照计划,他于月底就该返回部队,向众人传达毛主席最新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思想。
结果在临行之前,毛主席却突然派人将他叫到了跟前。
两人见面后,毛主席便递给了他一封电报,并皱眉问道:“粟裕同志这是什么意思?”
陈毅接过电报一看,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粟裕究竟在电报上写了什么?这件事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
主席的构想
抗战刚一结束,老蒋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内战。
随后他便调集了全部兵力,开始全面进攻我军的各地解放区,并狂妄地叫嚣着,要在三个月内“一统全国”。
但随着我军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取得节节胜利,国民党的有生力量逐渐被一点点消磨殆尽。
老蒋又急又怒,随后便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红色政权的中心——山东和陕北两地。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缓解两大解放区的作战压力,毛主席随即便提出了一个伟大构想——刘邓挺进大别山,往敌人心脏上狠插一把尖刀。
然而,老蒋心有不甘,他为了对付刘邓大军,专门成立了由白崇禧指挥的九江指挥所,总兵力高达三十万。
即便如此,他还怕不够,又调了邱清泉的第五军以及胡琏的第十一师前去增援。由此可见,他“亡我之心”是异常坚定的。
反观刘邓大军,此时只有十万之众不说,又因为国民党在当地防空严密,我军很难建立起群众基础。
这样一来,我军的弹药和补给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作战效果并不佳。
眼看刘邓大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毛主席立即展开了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随后,他便给华野发去电报,命令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挺进江南,接近老蒋统治的核心地带,迫使他不得不调兵南下。
这样的话,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刘邓大军的困境。
毛主席的考虑无疑是深远的。只要刘邓和陈粟两军一直在敌人的腹地转战,那么老蒋必定会夜不能寐,从而乱指挥一通。
那么我军就能在运动战中寻求战机,将敌人一点点消耗干净。
然而,粟裕收到电报后,却并未在第一时间领命。对于这一作战策略,他持有不同的意见。
粟大将“直谏”
他认为,若是要渡江到江南水网作战,必定要像刘邓当初渡过汝河时一样,要抛弃大量重型武器。
到时候我军的战斗力将会大大减小不说,还可能会陷入和刘邓一样的险境。
况且江北敌军部队大多都是机械化的,即使老蒋下令,他们自己也很有可能不愿意消耗自己的实力,前往江南。
因此,他认为,比起冒着风险到敌占区作战,还不如节省兵力,在中原地区与敌人进行决战,这样对打开战局更有利。
于是不久后,他熬了几个通宵,写出了一封两千字的电报,上报了中央。
他在电报中详细地陈述了南下的利弊,并斗胆直陈“暂不过江”,先与国军在中原进行决战,若是形势不好再渡江南下。
并且他表示,他们在作战的同时也会积极地准备南渡,并且绝不松懈。
而这就是著名的“子养电”。
毛主席看了之后,瞬间皱起了眉头。恰巧当时陈毅来中央开会,于是主席便将他叫了过来,询问他粟裕真实的想法。
其实两人作为常年的搭档,陈毅非常了解粟裕的想法,他也持赞同意见。
只是他没想到,对方竟然敢直接电报中央,这相当于“违命不从”。
好在毛主席并未生气,他只是担忧粟裕太过乐观。毕竟凭借我军如今的兵力,还不足以与敌人进行决战。若是稍微出一点差错,部队将会落入艰难的处境。
陈毅说话很委婉,他细心地替粟裕解释了一番,并表示自己也认为不下江南更有利。
华野两个军事主官都有这种想法,那就很有必要引起重视了。
于是毛主席立即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专门研究此事。最后众位领导得出的结论,依然是按原计划施行。
第二天,毛主席便让陈毅立即回华野,向粟裕传达中央的最终指示。
结果,粟裕得知后,还是不愿放弃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再次向上级提出了异议。
当时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下级向上级提出异议不能超过三次。
粟裕这样做,无疑能体现出他的决心。
这次毛主席并未立即反驳他,而是陷入了沉思。他在将粟裕的作战分析又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遍后,最终批准了粟裕的提议。
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后来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
那么主席究竟为何会突然改变想法,同意他的意见呢?
主席的深明大义
其实这不是两人第一次在作战时产生不同意见了。
在解放初期,粟裕在国军大举压境的情况下,打出了七战七捷的好成绩,从而威震全军。毛主席也从此开始对他大加赏识。
但有人或许不知道,这场战役原本是不会发生的。
那时老蒋刚发动了全面内战,各大解放区都陷入了险境,距离南京国民政府最近的苏中解放区更是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保全兵力,毛主席便命粟裕暂时放弃苏中,率部到淮南外线作战,策应南下的山东野战军作战。
但粟裕认为在内线作战更有利,或许可以先打一仗试试再转移。
毛主席一开始也有些担忧,但他还是同意了粟裕的想法。
就这样,华中先打了一仗,结果胜利了;然后又打了第二仗,一看第二仗又胜利了,于是主席便有把握了。
之后粟裕便继续打了第三仗、第四仗……最终来了个七战七捷。
虽然部队最后还是选择了转移,但这七次战斗却大大提高了我军的士气,削减了敌人的斗志,也为我军后来的节节胜利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从毛主席与粟大将的两次分歧来看,两人虽然都是出色的军事家,但在作战风格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毛主席在全局战略上深谋远虑,而粟裕则在用兵指挥中异常大胆。
毛主席从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他总是能在大规模的运动战中寻求消灭敌人的战机。
正因如此,他才指挥出了震惊世界的“四渡赤水”,在红军身处绝境时力挽狂澜。
这也是为何,他会在中原解放形势一片大好时,依旧让粟裕放弃战果,前往江南作战。主席的眼光从来都是长远的,他从不只留恋眼前的三分地。
但是粟裕却不一样,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创造了大量苏中战役这种以少胜多,优势敌军反击战的战役,每次战斗都打得极为艰辛。
因此,他不愿放弃来之不易的阵地,也就情有可原了。
像毛主席这样在长远中寻求发展,和粟裕在风险中寻求战机,都是非常优秀的战略思想,也没有对错之分。
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要想统一行动,就必须有一个人选择让步。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上下级出现分歧,最后结果必定是下级服从上级。
就像老蒋那样,张学良不围攻红军,他就飞到西安亲自命令他;卫立煌不同意他的作战策略,他就直接飞到东北调兵遣将。
但毛主席却不一样,他在与下属有了不同意见后,让步的一方大多是他。
从抗战到解放时期,他只是坐在一方小小的窑洞中,每天写文件、发电报。
即使各野战军有了不同的作战安排,主席也不会飞过去强硬命令他们。
从这方面就能看出毛主席与其他领导人的不同。
他只负责总体战略安排,具体该如何落实,他给了其他指挥员充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即使与其他人产生冲突,主席也会选择让步,尊重他们的想法。
这也是为何,数万优秀将领甘愿追随主席那么多年,并对他心悦诚服,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