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入朝,把我军本来已经快取消完的兵团机构重新建立起来了。

以兵团为单位负责某一个作战方向的指挥,是志愿军作战的一大特点。

由此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广大军迷朋友比较感兴趣的,各大野战军战斗力的比较。

入朝的几个兵团,主要在运动战期间有比较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战时空环境和对手高度类似,我军的作战样式也基本相同,方便对比,有量化指标。

既然是比较,必然会有最强、最弱之分。

一、各大兵团谁最弱

大众印象里哪个兵团最弱呢?

坊间颇有一些人——包括一些资深研究者,认为最弱的要数华北部队,也就是十九兵团。

重申一下,这个最弱最强的比较,局限于第一次战役至第五战役。阵地战阶段我们另说,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本号。绝不爽约。

十九兵团参加第五次战役,确实有一些地方打的不是很好。

比如下述这两个战况:

1.第一阶段进攻作战,十九兵团强渡临津江受阻,除了打掉一个英军格罗斯特郡团第1营,其他基本没有什么作为。六十四军、六十五军强渡临津江后组织的不好,遭遇重大杀伤。

2.第三阶段,回撤收兵,十九兵团有些部队组织的不好,六十五军阻击时间过短;六十四军擅自撤退未通报友军,致使友军三兵团六十军180师侧翼暴露。

我们不搞为尊者讳,必须承认不足。

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十九兵团是各大兵团中实力最弱的。用水果刀杀牛,肯定不得劲啊!

我们有必要详细观察一下截止第五次战役,入朝各大兵团的客观实力。

1.十三兵团。

四野是军委最早选定的入朝部队。第一批入朝部队为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军。志司机关就是以十三兵团为基础组建的。

该兵团前4个军实力非同凡响,尤其是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都足以在全军竞争三甲,实力强到爆炸。这种组合,也符合中央军委的意图,既然要入朝决战,第一波部队肯定要上最强的。

四十二军系后组的东野五纵升级而来,万毅带的老部队。曾有一段时间在东北搞农垦。但在前三个军带领之下在朝鲜打的也不错。


尤其要说的是老四野的两个领头羊的良性竞争。东野时期一纵、二纵两个,各自代表了山东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最高水平,升级成主力纵队之后一个比一个硬,各擅胜场。三纵自韩先楚当司令员之后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上升为头等主力,虽说名头没有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响亮,但韩先楚在海南岛建立的功勋世人皆知。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这3个军在朝鲜打的时间最长。第五次战役发起时,三十九军、四十军已经打了半年多将疲兵累,兵员不齐,但彭总仍然非常倚重,让这两个军留下来,在九兵团编成内继续作战,在战线中部实施战役突破。

如果非要说谁是志愿军的定盘星,那非四野部队莫属。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引起误会。笔者其实是资深粟大将支持者,对华野感情更深。但越是深入对比,越是看实际战斗力,对四野部队越敬佩,论打硬仗恶仗,论顶级部队的数量,四野绝对是顶尖。当然,三野也确实不逊多少。

2.九兵团。

这是也是热度非常高的兵团,长津湖的光环效应太强大。

九兵团部队系第二批入朝的。三野对这个兵团进行了强化调整,把三十军打散,以师为单位配到其他军。二十七军调入,每个军配成四个师,总实力多达十五万人。这和其他兵团扩兵员不扩建制、继续延续三师制有区别,塞进来的新兵多,而九兵团是把原建制部队打散重编,老兵多。好处是什么,一个军级单位的攻击力更强。

九兵团四个军本身就是顶级主力。二十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当年华野老一纵、八纵、九纵,粟裕大将曾评点过华野的顶级主力(一、三、四、八、九、十纵,所谓的六大主力,不过笔者认为,粟大将把十纵也列进去,恐怕是照顾了宋院长的面子),这三个军都在其中。

二十军能力最全面,乃是当年粟裕在华中时一手调教出来的超一流主力部队,攻守全面,机动灵活,干啥啥行。八纵、九纵都是攻坚主力,打重要战役时,都作为某一个方向的核心主力,有点类似于当年国军所谓的硬核桃。

我们不能因为长津湖的重大伤亡就把三野部队一票否决,第五次战役中九兵团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打的也相当不错,后撤阶段,西线和中线的十九兵团、三兵团都出现失误,三兵团甚至出现一个整师被击溃打散的悲剧,九兵团方向却基本无甚大问题。

3.三兵团。

三兵团若论总实力,自然要比十三兵团和九兵团逊色几分。但人家也有自己的强点。

比如说兵团指挥机关。三兵团兵团部是二野原四兵团的底子,陈赓一手带出来的过硬班底。抗战胜利之初就形成了雏形,上党战役是其起点。1947年7月陈谢集团挺进豫西,兵团部基本班底形成,见的世面多,指挥功力比较扎实。

再比如说部队战斗力,也有硬核桃。三兵团三个军,十二军、十五军、六十军。十二军是刘邓的老六纵,与三纵齐名的中野头等主力。论其凶猛程度,旅长的老四纵都要略逊一二。六纵在中野的地位,相当于二纵在东野,一纵在华野。顶门大弟子、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十五军相比十二军略逊一分,但军长秦基伟是林中之象、水底之鲸,成长潜力巨大,不亚于后面提到干电池将军。

六十军挺有意思,本身是刘邓南下后留下守家的二流部队八纵,但徐帅去晋冀鲁豫之后点石成金,悉心占拨,培养出来一个临汾旅,一下子给八纵提了档次。入朝前夕,西南军区又从六十一军序列把181师调过来。181师即皮旅,又是一个会的。


六十军总体来说很有特点,战斗力说不上多么高,比十二军自然不够,但自有其过人之处,尤其是独立性强,善于面对危局。做个不是很准确的比喻,徐帅点拨八纵,有点像黄药师暮年收了程英做关门弟子。虽然略显稚嫩,但在同年龄段、同等资质的人中,绝对是一流的存在。

二、十九兵团实力有限

唯独十九兵团显得弱一些。

十九兵团是志愿军各个兵团唯一一个没有调整部队主要领导和战斗序列的。

所辖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军,就是当年华北二兵团的三纵、四纵、八纵。

三纵的代表性漂亮仗是新保安战役,郑维山指挥三纵挡住傅系三十五军,以一纵之力前挡强敌后顶强援,为杨得志大部队赶到赢得时间。四纵的代表性战役是清风店战役打主攻,歼灭第三军。

至于八纵,系地方部队后组之纵队,战斗力苦不甚高。

抗美援朝战场上各军的表现,基本就是当年在华北的实力档次。

为什么没有补强呢?华北部队没有比三纵更强的了。

为什么不调整领导指挥机关?华北诸将除了杨得志也没谁了。

主要是十九兵团客军入陕,一野穷得很,没人可给老杨哥补。

没有调整部队,没有补强新鲜血液,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反正挺矛盾的。

好事怎么说?维持原领导机构、原部队序列,有利于军令顺畅、合作默契,没有阻力。不是好事,指的是部队容易形成路径依赖、经验依赖、眼光受限,容易按以往的惯性指挥。这种情况在国内作战不成其为问题,但出国与新的敌人作战,就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十九兵团入朝初战没打好,可以理解。部队战斗力弱一些,比不上其他野战军的顶流部队。

但十九兵团有潜力,潜力点主要看两个人。

一是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二是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郑维山。

前者杨上将极具大局观,指挥风格如其情商极其稳当,不会出现大漏招,行事基本都在正确轨道上。

这个素质一时一地一事看起来不怎么亮眼,这个层级的战将,对大部分事情做出正确判断是基本素质。但杨得志将军贵在一直走正确的道路,做基本正确的判断,从不跑偏。可怕就可怕在这里,人家基本不犯错,时间线拉得越长越有优势。

后者郑维山中将,是一个极富成长性的将领。给的平台有多大,就能折腾出多大动静。即使在怪咖云集、猛将层出不穷的红四方面军将领群中,郑维山也是独一份的。

什么是成长性呢?最初在抗战时期,在聂帅手下做教导团长,也能干好。后来当纵队司令、兼任军区,同样能干好。尤其到了平津战役期间,郑维山几乎无师自通很快适应了大决战的强度和节奏,张家口别人一个兵团拦不住三十五军,他就能。

优势就在善于学习战争、适应敌人。

三、究竟如何翻身

所以大家看,杨、郑二位初到朝鲜,打美军其实有点摸不着头脑,虽然有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先去志愿军总部带回来的经验教训,但别人的教训终归自己没法全部体会运用。当然这也是世之常情,读一万本书、看别人一亿条经验,也不如撞一次南墙好使。这种常情在军队同样适用。十三兵团和九兵团之前踩过的坑,十九兵团和三兵团又踩了一遍。

比如非常执着地使用穿插分割战术,但没有很好地察知敌情,结果穿插战术被美军破坏掉。细节就不多讲了,我们后续的系列推文会展开说。

再比如后勤供应,明知九兵团饿肚子打仗出现大量掉队,但十九兵团也没什么根本性扭转的办法。为啥没扭转,即使想干也没办法,志愿军的后勤供应落后是体系性、时代差地落后,非一时一地想方设法所能改善,后期是集志愿军和东北军区之力一起改变了体制,才适应了朝鲜的节奏。

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不足,真不能作为苛责杨得志、郑维山的依据,换谁来也是这样。有的网友讨论说如果101指挥会怎么怎么样,502指挥会怎么样怎么样,毕竟两位绝世高手都没去,我们不能乱作无据之论。

十九兵团越到后来,打的越有状态。


郑维山是唯一一位在朝鲜战场上,从兵团副司令员提拔到兵团代理司令员位置上的,后期指挥华北老兄弟兵团二十兵团,像阵前三千人大埋伏、像夏季战术反击作战等等,非常出彩。

杨得志将军与郑维山不同,在战术端的敏锐性或许不如郑维山,但他胜在出众的大局观和稳如泰山的大将风度,后期表现赢得中央军委的信任,从十九兵团位置上升任志愿军主管作战的副司令员,让邓华从分管军事工作中解脱出来,专一从事谈判其他后方准备工作。尤其是彭总经常回国不在指挥位置时,老杨哥实际负责的就是整个志愿军的作战指挥。

这份功力,其他的兵团司令怕是无人能及,即使韩先楚,恐怕也不能说比杨得志强多少。

作为华北部队的代表队,十九兵团并没有丢聂帅的脸。华北部队必须要感谢杨得志、郑维山二位,正是他们卓越的指挥,拉着十九兵团从低谷爬上来,进入阵地战时期,和其他大区出来的一流主力并驾齐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