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这是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

1月16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来自环境资源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房山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孙爱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具备显著优势,拥有一批研发水平较高的团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阶段性挑战。

孙爱华建议,在完善技术评价体系上,北京主导制定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同时,加大对人形机器人核心共性技术平台的投入,提升整体产品竞争力,避免低水平重复研发。制定科学的检验检测方法,构建可实施、可度量、可扩展的评测基准,并打造权威检验检测机构,完善评测配套工具。此外,组织实施产业配套人才培养计划,完善相关学科布局,在高校试点建立人形机器人学院,扩大相关学科博士、硕士招生规模。

为拓展应用场景,孙爱华提出,依托北京高精尖产业优势,试点人形机器人供需对接、成果转化及应用机制,鼓励企业先行先试,推动其在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行业的试点应用,并向新能源、光伏等新兴领域拓展。支持企业进行高端产品开发与核心技术攻关,引导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

在孙爱华看来,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未来5—10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与广泛应用。例如在核电站,核辐射环境对人工维修作业难度极大且危害人员健康,而人形机器人能够进入这些特殊环境,执行核电设备的维修维护任务,保障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日常生活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同样潜力巨大。孙爱华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失能老年人的陪护需求日益增长,家庭陪伴机器人应运而生。它们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还能给予情感陪伴,这一市场空间极为可观,也正是国内外近年来纷纷加大该方向研究力度的重要原因。

孙爱华介绍,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共性技术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系统、材料研究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以人工智能算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例,如何通过算法实现机器人的协调运动、维持平衡,以及在翻转后找到着落点等,均需依赖大量的模型训练来完成。因此,在研发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孙爱华建议,高校与企业应加强协同作业,特别是在产业化应用、应用场景选择、材料选择、生产装配以及金融资金整合等方面,需要建立更紧密的协作关系。

从产品应用角度来看,孙爱华提出,站在用户立场,他们在生产实践或日常生活中对使用人形机器人仍存有顾虑。因此,亟须政府发挥桥梁作用,搭建试验场景,使企业产品在不断试用中得以优化迭代。

北京商报记者王寅浩/文 张笑嫣/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