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耗材追溯信息监管逐步向医药产业上游覆盖。

1月16日,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在会上表示,计划向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采集药品耗材追溯信息,相关企业应上传三码映射关联信息、大中小包装级联信息、生产缓解追溯信息至国家医保局信息平台。

截止本月15日,国家医保局已经累计采集国家医保药品追溯信息158.06亿条,接入88.09万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率达94.7%。过去一年,信息采集以连锁药店、医疗机构等零售终端为主;今年,信息收集工作逐步向医药产业上游覆盖。按照部署,4300家药品生产企业,1.1万家药品流通企业都要接入药品追溯信息系统。

付超奇表示,尽管药品生产企业等不涉及基金结算,时效性不强,但对于掌握每年600亿盒医保药品信息的流向来源,意义重大。

今后,中国将建设统一的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平台。健识局获悉,该平台将按照实现国家级、省市两级开展采集、部署、调用等工作,服务管理部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定点医药机构、参保群众5类主体,将对串换倒卖“回流药”、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开展精准打击,加大处置力度。

  • 大部分试点企业积极参与


医保药品追溯信息起始于2024年7月,当时国家医保局发文明确,定点医疗机构以及连锁药店采购药品时严格落实扫追溯码,做到“逢采必扫”。



向上游批发、生产端衍生,是药品流向追溯的应有举措。国家医保局要求:生产、流通企业主动每日上传追溯码、医保编码、商品码及包装关系至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业内认为,这将形成自上而下、统一规范的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体系,让所有的违法违规行为都无处遁形。

在国家医保局的发布会现场,贵州信邦制药公司作为首批上传药品追溯码的企业代表分享了经验。公司负责人表示:信邦的信息部、营销部、生产部、仓储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积极参加国家医保局的调试,完成从生产、流通到医院的全程测试。

药品追溯码全过程集采之后,药企可以很方便了解到不同渠道、不同终端建立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合理安排采购、生产、流通等经营行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药控股在完成追溯信息上传工作之后有相同的感受。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0月,公司成立专项小组,着手推进流程变革,信息系统升级,力求实现应扫尽扫、能归尽归,能用尽用。

从第一批上传药品追溯码的企业反馈信息来看,信息采集工作实现企业和政府的互惠,大部分参与企业都十分愿意配合完成信息采集工作。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药品生产及流通企业上传药品追溯码,意味着监管部门将对整个药品流通产业进行全流程监控,促使各环节参与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 从源头堵住违法行为

付超奇认为,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上传药品追溯信息是划算的。“生产企业用上游1%价值量的信息,换取了终端99%价值的信息。”



健识局梳理发现,近期媒体曝光倒卖“回流药”、欺诈骗保等违法行为,大多数都出现在零售终端关键,上游的生产企业并不知情。但要从源头堵住就必须生产环节做起,让生产企业了解产品流向,进行精细化的渠道管理。

中国生产医保药品的医药企业有4300多家,涉及医保药品有24.7万种,每年生产各类医保药品600亿盒。一盒药品从生产企业出厂到患者手中,平均会经过3-5个流通环节,粗略统计全国一年会产生1800亿-3000亿条追溯信息。

这些数据的价值含量不可小觑,它背后支撑着中国一年医药产业2.9万亿元产值。数据全部上网后,不但能够确保医保基金安全、促进相关机构精细化管理、保障药品耗材质量安全,也会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国家医保局表示,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通过药品追溯码可完全掌握药品的流向,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截止目前,国家医保局正会同人社、卫健、药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文件,协同推进药品追溯码在医保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努力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应采尽采、应扫尽扫、能接尽接。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王苗嫦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