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万众瞩目看两会,凝心聚力谱华章。在2025年辽宁两会召开之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辽宁法院服务振兴发展的担当作为、“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守执着、打造过硬队伍的不懈努力……

近日,我们推出一组媒体观察报道,立足辽宁法院过去一年忠诚履职的实绩实效,展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记录司法审判工作蓬勃发展的鲜活印记。本期刊发辽宁日报1月16日整版报道的工作通讯《立足办案主责主业 展现司法担当作为——2024年全省法院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工作纪实》。敬请关注。


▲《辽宁日报》2025年1月16日21版

立足办案主责主业 展现司法担当作为

——2024年全省法院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工作纪实

核心提示

2024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全省法院立攻坚之志、聚攻坚之力,立足司法办案主责主业,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围绕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和“八大攻坚”重点任务,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升级“服务三年行动30条司法举措”,全力保障攻坚必胜;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升级“1+7”专项行动,对43.53万件涉企案件开展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及时为2.71万户企业修复信用,努力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判处惩罚性赔偿898万元,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一项项有力举措、一组组亮眼数据,是全省法院走过攻坚、走向决胜的生动注脚。

回首2024年,全省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坚决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指向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01

打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组合拳”


▲辽宁高院就全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视频调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省法院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理念,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升级“1+7”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努力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促进国企民企外企竞相发展。

沈阳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享有多项国内领先专利。但因欠付货款有8起案件被诉至法院,案涉标的总额达3000余万元。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受理系列案件后,立即启动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据办案法官张云介绍,“被告企业正处于改制关键期,如果简单判决结案,被告企业将因资金链断裂而面临倒闭破产风险,8家原告企业也将面临货款无法快速全额收回的风险。”为此,法院决定对8起案件一并进行调解。

经反复沟通,原告同意在被告先期给付部分货款的情况下,给予被告一定还款宽限期,8起案件成功调解。目前,调解协议约定的货款已全部履行,既保障了原告资金回笼,又缓解了被告的资金压力。

“如果一纸判决下来,后果不堪设想,非常感谢法院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该公司负责人连连道谢。

全力以赴服务保障攻坚必胜,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省法院升级实施“服务三年行动30条司法举措”,指导全省法院聚焦“八大攻坚”重点任务,更新审判理念、提升审判质效,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

为将司法行为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降至最低,全省法院强化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将评估的要求嵌入审判管理流程,以最大限度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优解”。秉承善意审慎文明司法理念,对43.53万件涉企案件实行生产经营影响评估,采取“活封活扣”、财产置换等方式盘活资产,并及时为2.71万户企业修复信用,帮助一批市场主体在企业招标投标、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扫清障碍。

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全省法院整改不规范终结本次执行、超标的超范围“查扣冻”案件229件,保障企业资金回流和生产要素顺畅流通;清理积案2155件,助企纾困、暖企安商。

此外,全省法院还充分发挥打击保护和服务效能,审理侵犯市场主体人身财产安全等犯罪案件150件225人,追赃挽损15.35亿元,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审结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案件199件288人,清除企业“蛀虫”。组织法官常态化进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帮助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维权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须下好的先手棋,是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必须拿下的关键仗,也是代表委员监督履职的焦点。

在2024年12月31日省法院召开的代表委员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谭锋对辽宁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一年来,辽宁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让诚信守法企业在辽宁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让违法企业在辽宁没有市场、寸步难行,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02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添法治“动力”


▲ 沈阳知识产权法庭邀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旁听知产案件庭审。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一年,全省法院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做深做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破产审判工作,以法治之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某公司技术秘密案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严格保护,判处惩罚性赔偿898万元,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依法严惩仿冒混淆、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某电子商务公司不正当竞争案入选最高法院典型案例;沈阳知识产权法庭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为推动打造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聚集地,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落户辽宁,全省法院还开展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专项活动,通过司法裁判助力形成尊重原创作品、鼓励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经济氛围。同时,省法院联合省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辽宁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裁决办案程序指南》等文件,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在东北地区首创支持跨链协同的知识产权“司法区块链+”平台,指导沈鼓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区块链存储证据2708万条,有效破解知识产权纠纷取证和固证难题,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在破产审判实践中,全省法院从夯实支柱产业链安全、重塑企业发展动能大局着眼,做实做优战略投资人引入、产业整合、技术研发等对接融合工作,以赋能产业优化升级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4年12月30日,象屿铝业入驻辽阳启动仪式在辽阳市举行,标志着象屿集团重整投资忠旺集团进入实质阶段。从破产重整到开启全新征程,离不开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法治轨道上稳妥推进重整计划执行。

原忠旺集团拥有良好的产能基础,是电解铝、铝板带箔、铝型材等材料的核心供应商。2021年,集团生产经营陷入困境,2022年9月,沈阳中院依法裁定受理忠旺集团系列企业破产重整案件,在法治轨道上稳妥推进忠旺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法院指导下,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和有利于实现企业重生为出发点,争分夺秒,高效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助力企业成功招募投资人。

“面对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在重塑传统产业上再发力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依法稳妥推进重点企业的破产案件,有效回应新质生产力新命题。”省法院民二庭庭长任延光表示,全省法院将充分发挥破产审判“重整救治”和“及时出清”功能,更好地以法治之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统计,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9521件,审结破产案件309件,切实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03

开启服务对外开放和海洋强省的

“法治引擎”


▲ 大连海事法院法官到利勃海尔机械(大连)有限公司了解企业法律需求。

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全省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使其合法权益得到坚实保障。

2024年,全省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结涉外商事海事案件1752件,按下了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坚定不移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加速键”。数字背后,是越开越大的国门带来越来越多的司法需求,是平等保护原则得到中外当事人的广泛认可,是涉外商事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优势深入人心的有力印证。

“我们是承运人的受雇人,且货损发生在承运人掌管货物期间,为什么要我们承担责任?”不久前,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海事法庭受理了一起港口作业纠纷案件。里德公司(化名)进口的收获机在到港后的拆装吊装作业时遭受损坏,陆码物流公司(化名)与外盛公司(化名)作为承运人受雇人,与原告里德公司就责任划分、赔偿数额等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致使案件审理陷入重重困难。

大连海事法院法官多次组织各方进行调解,并委托专业机构对货损价值进行精准评估与确定,最终成功促成各方达成调解协议,案件顺利结案。

这种平等保护的司法实践,公正地化解了中外当事人心头的“愁事”与“难事”。正如大连自贸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王久飞所说:“海事法庭自成立以来,积极为区域司法服务量身定制‘海事方案’,切实为自贸区与航运事业筑牢了坚实的司法根基。”

如今,到中国法院解决商事海事纠纷成了越来越多中外当事人的主动选择。2024年9月,来自智利、土耳其、新加坡的3家公司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产生纠纷。出于信任,3家公司放弃约定管辖,选择在大连海事法院进行诉讼。经过公正严谨的审查以及耐心细致的组织协商,各方达成和解,3家公司对法庭判决均表示由衷的认可。

案例背后,是辽宁法院国际司法公信力的厚积薄发、日益提升。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蒋跃川评价,这是一件打造涉外纠纷解决优选地的生动范例,更要持续提升涉外司法能力,在处理涉外案件时,无论当事人来自何方,其合法权益都能在辽宁法院的司法体系中得到坚实保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相应的司法需求也与日俱增。2024年8月30日,大连方元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揭牌,这是东北地区首家涉外商事调解机构,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大连海事法院与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立案、受理、调解、司法确认或裁决确认的标准化办案流程体系,共同推进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2024年12月4日,由大连、上海、青岛、宁波4家海事法院共同发起,大连海事法院主办的司法服务“冰上丝绸之路”工作座谈会也圆满举行。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并非现实中那片寒冷的“冰海”,而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片充满希望与机遇的“蓝海”,它对于拓展亚欧美海运航线、推动北极地区合作以及促进全球互联互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做好“冰上丝绸之路”的司法服务保障工作,是助力海洋强省建设的有力举措,是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有力支撑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一系列举措正持续为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和开展海洋强省建设的辽宁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有力推动对外开放事业和海洋经济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

04

为美丽辽宁建设绘就

法治“底色”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辽宁法院以环资审判服务,为守护自然遗产筑牢司法屏障,推动美丽辽宁建设。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西部,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24年8月14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蛇岛老铁山司法保护基地设立标识牌,发布全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司法保护令》。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非法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砂等活动,禁止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非法实施引入外来物种等人为干扰、威胁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等行为……《司法保护令》结合保护区实际,明确八大方面“禁止令”,为守护自然遗产筑牢司法屏障,成为辽宁法院以环资审判服务美丽辽宁建设的生动缩影。

辽宁坐拥2800万亩黑土区,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也是全省优质粮和绿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省法院高度重视耕地司法保护工作,召开司法保护耕地及保障粮食安全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6个依法保护耕地典型案例,并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签订环境资源保护框架合作协议,设立黑土地司法保护基地,精心部署黑土地暨耕地保护专项行动,为辽宁实现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巩固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在季某辉、李某非法占用农用地一案中,二人以承包、置换方式取得耕地后,组织人员取土挖砂并对外销售,致使54余亩基本农田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影响了粮食生产,还因洗砂活动给生态安全带来了威胁。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分别判处二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追缴二人违法所得。该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依法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

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涉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的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448件,以最严密法治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一审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案105件,有力保护耕地“大熊猫”。此外,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判决补种复绿28.77万株、增殖放流5659.57万尾、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赔偿金1853.65万元。

生态环境保护是系统工程,加强协同配合,形成环境保护合力至关重要。

京津冀辽鲁5地13家法院共同发布环渤海生态环境一体化司法保护倡议书,共同提升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及候鸟栖息地保护水平;与水利、林草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合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今年是省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5周年,我们将不断提升环资审判专业化水平,积极打造环资审判工作品牌,以司法之力守护辽宁‘高颜值’。”省法院环资庭庭长李云波表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

昂首阔步新征程,奋楫扬帆开新篇。在新的征程上,辽宁法院将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进一步找准服务保障的结合点、落脚点,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辽宁日报

审核丨黄艳辉

责编丨严怡娜

制作丨李 雪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